一、出生
约公元984年,在风光秀丽‘’奇秀甲江南‘’的武夷山脚下,一个对中国古典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婴儿出生了,他的父亲为他取名柳三变。
这个名字出自《论语》中子夏的一句话: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他的父亲和家人希望他能够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
但长大后,他的愿望不是做君子,他只想像一条鱼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他爱好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从不以俗世的眼光度量一切。
他小的时候在家乡武夷山看到过一首《眉峰碧》的词,如痴如醉,从此后再也无法忘却,经常一个人站在山间看着美景发呆,连连写下歌颂武夷山美景的词作,被称作“鹅子峰下一支笔”。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做过官,也算是官宦世家了,少年在整个家族所有堂兄弟中排第七,也叫柳七,我们就叫他柳七公子吧。
二 出发与出名
19岁的柳七公子从老家武夷山出发,由钱塘入杭州,再经苏州到扬州,最后来到帝都汴京开封赶考,他居然用了六年的时间。
不是路途太遥远,而是他对俗世美景一路让他沉醉。他天生对一切美好的免疫力就低。
这个初次走出大山的少年,每走到一处地方,都要迷醉那里的湖山美好、风俗各异,沉醉于听歌买笑、勾栏瓦肆之中。
他一路在寻找,他生命中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他将为谁沉醉,留连忘返,然后绽放生命的烟花?
首先打动他的,是杭州的美景。
杭州的美景和富庶,使他年轻的心激烈地跳动着,迫不及待地要用文字为这座城市、为这块城中的最胜景——西湖,喷薄出他内心的画面:
《望海潮﹒东南形胜》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年轻的柳七公子,用他对美的热爱、灵动的文笔为人世间描绘出杭州这天堂般的美景与繁华。
于是,一词名满天下。
后来有人这样形容这首词引起的轰动: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一百多年后金主完颜亮在北域看到柳七公子的这首《望海潮》,不禁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描述所打动,南征之念顿起,不顾一干王公大臣的反对,提兵前来侵宋,要染指这般美境。
虽然这次伐宋失败了,但是柳七公子的这首《望海潮》却一直流传了下来,而那句高度凝练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也成为了杭州的名片。
三 偏离体制的出走
一词名满天下,此刻的柳七公子,踌躇满志,他喜欢悦纳一切美丽,但倘能在这最繁华的王朝考取功名,他就一定可以在整个大宋发光。然而25岁的柳七公子还不知道,等待他的命运竟是要落魄一生。
一个夏季清凉如水般的夜晚,他形容美好,一袭白衣走在汴京还有些温热的街道上。街边歌舞楼馆传来莺莺燕燕,梦幻般的哀婉弦歌,还有那轻俏婉转的莺声燕语。
他忽然听到有人在唱他的曲子。脚步不自主地迈了进去,这一步,他一脚踏进一个风情万种的世界,他看见了那些花朵般的姐妹,那些在深夜在他梦里窗前摇曳的身影。
在世间,她们是人人不耻、备受欺凌的歌妓。为了白天能感受温暖阳光、晚上能看见漫天星斗,她们活成一朵花的模样,即便有千般不屑,万种肮脏的踩踏,仍努力挺直脊背,迎风开放。这些美丽的小野花啊,在每一个自我疗伤的夜晚,都自我绽放着美丽,向着漫天星斗尽情歌唱。
而如今,他来了。她们所有的泪,所有的花语,只有他懂。
懂她们,就用心用笔为她们赞美吧。恍惚中,他像是遗落在北宋王朝的一滴眼泪,仔细聆听她们的美丽与内心沉重。每为她们一人写一曲,便全城传唱,于是菱歌有价,美人无价,每一朵相逢的花都绽放在柳七公子带来的春天与荣耀里。
看,这是才子为花朵们写的:
他夸她歌唱得好!
何当夜名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木兰花》
他夸她舞跳得棒!
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柳腰轻》
他夸她会写诗!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凤衔杯》
他夸她声音好听!
言语似娇莺,一声声堪听。——《昼夜乐》
他夸她眼睛长得漂亮!
柳街灯市花好多,尽让美琼娥。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西施》
她的不幸他切心关心:
“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往事,暗心伤”;
……
一时间,汴京的烟花巷陌,到处都在传唱柳七公子的词。包括皇宫,后来也在传唱柳词。
自古文人多风流,可没有哪一个像柳七公子这样放肆地用他的文字向世人宣告:
我在这世上经过,我就是爱这些花朵般飘零的姊妹。
有人说:真名士自风流。
可是,风流可以,怎么可以说出来呢?那些道貌岸然、表里不一的男人们,终于送了柳七公子两个字:浮靡。
志在闪耀整个大宋王朝的柳七公子,三次科考接连失利。皇帝没能给这样一个浮靡的人功名。柳七公子内心极其纠结,我不过是怜惜她们而已,我不过是说了我心里想说的话而已,我有错吗?好吧,既然不能遂你们的意,我又何必去讨好不喜欢我的人?
于是,他拿起笔墨,挥毫写下: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写罢,他唇角微扬,嘴角挂着一丝淡淡地笑,他白衣飘飘,挥一挥衣袖。我自才子词人,我自白衣卿相,我自偎红倚翠,我自风流狂荡,我自浅斟低唱!与他人何干!
第四次科考,当仁宗皇帝在榜单上看到他的名字‘’柳三变‘’,愤然用重重的笔墨在榜单上划去了他的名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他彻底绝望,拿来一块匾额,在上面写下龙飞凤舞的七个大字:
奉旨填词柳三变。
我不求人富贵,人需求我文章!我的人生我做主,与他人何干!人生不就这一遭么,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可是那些“浮名”真的能够堪破么?
那时的他也许没有想到:
水流花开无人赏,浅斟低唱万古扬。
四 词宗的突破
此时的柳七公子,画檐深处,醉卧花丛,全身心地投入到词的创作中去,开始大量填写慢词。
所谓慢词,就是在原来小令的基础上,曲调变长,字句增加。
不要小看调子比以前长了、字数比以前多了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变化,这是宋词朝前发展的一大步!
词的节奏放慢了,音乐变化多了,演奏起来更加悠扬动听,而复杂变化、曲折委婉的情感也更适合用慢词来表现。
多情如柳七公子,小令怎能让他酣畅淋漓地抒发他的多愁善感?
柳七公子在宋词上的革新,后来的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哪一个没有受到柳七公子的影响?
就是当朝很看不起柳七公子的晏殊,那个写下著名的非常小资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成相识燕归来”的宰相,他也用过柳七公子开创的新调。
柳七公子所用的词调比晏殊多三倍,比欧阳修多两倍。
宋词880多个词调,有100多个都是柳七公子首创!
那时的柳七公子,宛然就是宋词的掌门人。教坊乐工,只要有新腔,一定要求他填词,才敢拿出来传唱。
然而花自盛开水自流,一晌贪欢,醒来怅然,红尘滚滚,柳七公子终究还是没有看透。
浅斟低唱,不过是一场灿烂烟花,转瞬即逝,而柳七公子要的,仍旧是那难以堪破的“浮名”,他要闪耀整个大宋的天空。
兰堂夜烛,百万呼庐,画阁春风,抵不过亲人对他鄙视的目光,爱恨离愁,莫不过满目青山空怀远。
柳七公子,背上行囊,他要独自个、千山万水,指天涯去,来一场寂寞的逍遥游。
离别凄惨,注定要在万般深情的眼泪中纠缠。
当柳七公子的红颜知己虫娘追随到江边,面对着秋日的凄风冷雨,想到多少年华如梦,曾经万紫千红随风吹过,怎留踪影?他不禁拉住虫娘的手,滴滴眼泪从腮边滑过,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想到了唐玄宗入蜀时在雨中听到铃声而想起杨贵妃,命人作曲“雨霖铃”,禁不住悲从中来,古往今来,只有把“情”字看的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人才能体会生离死别的痛苦!
此情此景,月为灯光水为舞台,十里长亭杨柳岸、千里烟波远行舟为背景,而满脸凄楚泪眼朦胧的柳七公子和亭亭玉立的虫娘,他们把分离的场景,演绎成了千年的经典,而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的画面,也成就了柳七公子的万古痴情。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是啊,多情自古伤离别!至此,“雨霖铃”始为词牌。
你不是东坡,你吟诵不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那样豁达的诗句,你心中怜惜、疼爱那些花朵,你为人生为她们的眼泪是一世也流不完的。
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人世间有人喜欢东坡的豪放,就会有人喜欢你的婉约;有人喜欢看关西大汉拿琵琶铁板唱“大江东去”,就有人欣赏十七八岁女孩儿拿着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正如有人喜欢恒久闪耀的星光,就有人喜欢灿烂一瞬的烟花。
千年过去,宋朝的风沙还在刮,而千年以来,有多少人一个一个溺死在他的情海里,不能拯救。
他们读着柳七公子、唱着柳七公子,也念着柳七公子。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
五 仕途的浮名
当50岁的柳七公子终于通过科举,终于换来了“浮名”。在那远离繁华帝都的浙江宁海晓峰盐场里,昔日翩翩少年,如今干瘦老儿,谁还能看出他就是当年那个才华横溢的柳七公子?
唯有他为盐工艰辛流出来的浊泪,我们还可以看到,他的多愁善感,一丝未减。
由于他在老百姓中的口碑甚好,被后来的很多县志列为名宦,甚至在整个宋朝三百年间只有四人入选名宦的元代《昌国州图志》,柳七公子也占据一席之位。
只是他沉默寡言,哪里还有当日“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狂傲!他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只是希望能得到一次升迁机会,而最终,他也只是做到了“屯田员外郎”而已。
当他久困选调、终于游宦成羁旅的时候,他想到了那些昔日的红颜知己,不知她们现在是否还好,她们是否也会想到我,愁倚阑干,登高望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那如烟似的乡愁、那羁旅他乡的哀怨,还是交给这《八声甘州》来替年老的柳七公子诉说吧!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苏轼最为欣赏的画面,他虽与柳不同路,却由衷地为他的才华折腰。
柳七公子并不知道这一切,他终究还是后悔了,他想到了自己曾经写下“我不求人富贵,人需求我文章”的誓言,想到了“我要做我人生的主角”的豪气冲天,然而,都没有做到。
追思往昔年少,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如果能得永久,何必一生三变!
他默默地把“柳三变”改为了“柳永”,把字“景庄”改为了字“耄卿”。
人生何其短暂,只有超越时空,把握住当下,才能和天地同在。
他终究没有多活几年,约1054年,柳永死去了。
六 吊柳七
我们不知道他具体出生于哪一年,也不知道他具体死于哪一年,甚至连他的墓葬在哪里,到现在人们还在争论不休。
宋代的《国史》里载满了文人墨客,却容不下旷世才华的柳七公子;多少庸庸碌碌的人群在《宋史》里川流不息,我们却看不到柳七公子一个黯然转身的背影。
只是知道他死的时候孤苦无依、穷困潦倒,是歌妓们凑钱安葬了他。
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虽没有得到帝王的垂青,却得到了这些人间卑微女子的真爱,他是人间的“无冕之王”。
让我们来听听歌妓们是怎么唱的吧: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黄金屋,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还有什么比得到人的真心更难的事情了吗?
柳七公子,你做到了。
当所有人都不把她们当作一个“人”来尊重的时候,你尊重她们;
当所有人都把她们当“野草”一样来践踏的时候,你把她们当作最美的花捧在手心;
当所有人无视她们“独倚阑干愁拍碎,惨玉容,泪眼如红雨”时,只有你会痛感“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你死了以后,每年的清明时节,阳春三月,歌妓们纷纷来为你扫墓、烧纸钱。
她们为你流泪,恨不早与你相逢,相逢在有你置身的风景中。
不能和你相遇,就和你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不能和你在同一片天空下呼吸,就年年清明时节“吊柳七”。
此后,居然形成了风俗“吊柳七”。怪不得有人这样说: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这个习俗直到南宋才逐渐停止下来。
柳七公子,他值得她们为他留下的每一滴眼泪,看完这个伤心欲绝的男子用生命在为她们歌唱的身影,你一切都会明白。
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醉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七公子,生命不过一场灿烂烟花,有人看到了,有人欣赏了,有人记住了,谁说它不能天长地久?
几十年后,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手捧这位白衣卿相的《乐章集》泪水涟涟:“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她接过柳七公子的衣钵,潜心钻研,终使“词”这一不受文人正眼相看的“诗余”在宋朝站稳了脚跟,并和“苏辛”并肩站立,使“婉约词”和“豪放词”一起在大宋的天空绽放出最绚丽的烟火。
柳永,终成——
一代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