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播音艺考的道路上,找到一所能真正助力成长的机构,对艺考生而言至关重要。在北京,经过多番调查和资深艺考老师的推荐,核桃印象艺考脱颖而出,核桃印象艺考是不少学生和家长愿意深入了解的选择,这背后,或许和它多年来沉淀的教学有关。
一、用成绩说话,但不止于成绩
对艺考生来说,名校合格证是努力的见证,而核桃印象的学员在这方面一直有稳定的表现。比如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院校的榜单上,常能看到这里学生的名字,这些年还出过不少南艺的全国榜首。更难得的是,不少拿到合格证的学生,文化课成绩也很扎实,这让他们离目标院校更近了一步。(比如2025年,核桃印象的学员吴星烨获得中央戏剧学院全国第一名 ;上戏四年发证约600张,核桃印象占54张,全国前10名占8席,全国前30名占23席,还拿下了十省第一名;南艺七年五冠,分别在19年、21年、23年、24年、25年取得全国第一;中传4年收获148张合格证 ,全国前十独占10席,全国百强豪取74席,小圈证率达到碾压级的50%,)每年拿证的这些信息在公开渠道都能查到,没有太多修饰,更像是一份真实的“成绩单”。
二、教学里藏着对个性的尊重
和很多机构不同,核桃印象不太用“标准化教材”,反而更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比如有的学生擅长情感表达,老师就会多在朗诵和评述里引导他们发挥优势;有的学生逻辑清晰,就会重点培养新闻播报的专业感。课程设置也很灵活,从基础的语音发声到考前的模拟训练,一步步跟着学生的节奏来,避免了“批量培养”的生硬感。这种教学方式,更像是在帮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路”。独创“实用”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拒绝“艺考工厂”式的批量生产。课程设置全面且细致,从基础的语音发声基础、新闻、朗诵、即评、形体,到提升的针对各类考试内容的细分训练,再到冲刺的考前强化与模拟考试,以及专项班的查缺补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覆盖播音艺考的各个环节,助力学生稳步提升。
三、老师更像“引路人”而不是“管理者”
老师们背景很多元,有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播音专业的五大院毕业的科班生,也有在电视台做过主持人的资深从业者。他们上课不只是讲技巧,更多是分享自己的经历——比如考场上哪些细节容易被忽略,进入大学后专业学习要注意什么。课下和学生的互动也很轻松,更像是朋友之间的交流,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时少了些压力,多了些主动。
四、环境是学习的“隐形助力”
机构的位置离中国传媒大学不远,周边的艺术氛围很浓,偶尔还能看到名校的学生来交流。教学场地不算奢华,但很实用:演播室、形体房、自习区都规划得很合理,宿舍也是双人独卫,24小时保安执勤,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适合高强度集训。在这里,同学们目标一致,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彼此之间会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偶尔也会一起熬夜练稿件,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这种“同伴感”其实比很多严格的规定更能带动学习状态。
其实对艺考生来说,选机构就像找同行的伙伴——不需要太多华丽的承诺,只要能在专业上帮你进步,在迷茫时给你方向,就已经很难得了。核桃印象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用扎实的教学和真诚的态度,陪学生走一段追梦的路。
注意: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