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小独”上阅读了两篇短文。 一篇作于西方,讲的是父母解答孩子对于“世间是否存在圣诞老人”的疑惑。文章用肯定世间存在圣诞老人的命题,以此告诫孩子人类智虑浅薄,不能只相信眼睛所见,否认一切不能理解的事物,那样会扼杀掉“世间的大美与荣光”。
另一篇则是作于日本,用一百多个字,娓娓讲述一个关于前世今生的爱情故事:今生重逢,陌生男子告诉女子从前二人并不美好的凄惨结局,女子仍不相信,笔锋一转,却是前世女子从梦境醒来,在了解的前世今生以后,两名女子同时迈出步伐,勇敢的去抓住尚未失去的爱情。没有任何华丽的修辞,读完只觉得美不胜收,让人迷失在无法理喻的爱情漩涡,分不清到底写的前世,还是今生。

这两则短文,对于从来以唯物主义者自居的我来说,绝对是极大的思想冲击。第一篇短文,正是唯心主义的“神仙”之说,只不过圣诞老人是西方崇拜的“神仙”;第二篇短文,也讲的是唯心主义的转世轮回。这和我的认知冲突极大,但却让我不得不称赞其笔下所绘之美。对于我这个唯物主义者来说,想破头也答不上孩子关于神佛的问题,咬烂笔也写不出如此婉转动人的凄美爱情。
读后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西方人没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却依旧能保持较高的个人素质和社会公德;为什么日本能从一个弹丸小国,逐渐成为一个人文素质叹为观止,国家文化绚丽斑斓的强国。而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却在唯物主义的指引下,逐渐成为素质趋下、创造力和想象力匮乏的族群;央央天朝上国,变成了只懂名利至上的国家?

我用唯物主义教会我的辩证法,辩证的思考一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到底孰对孰错,孰优孰劣,却发现:
既要用唯物主义的眼光去认知世界,也要用唯心主义的心态去对待世界;既要用”实事求是”的思想去待人接物,也要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信条来约束言行;既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要用儒释道等多元文化来思考世间万象,丰富我们无法解释的逻辑体系。唯物主义让人踏实理智,但过度的务实却让人精神空虚,没有信仰和惧怕的人类,比恶魔更可怕。违心主义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但却让人精神饱满,身心愉悦,同时唯心主义赋予人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既是探索和创作的动力,也是文明和文化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