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我想和你谭谭 ✦✦✦
建立这个号已经两周了……
然而我还没想好以怎样的方式开端才是完美的开端。大抵所有天秤座都这样,总在思考如何到达完美,却终究没有行动。
因而我翻着七八年前写的东西,相当佩服当年的自己。
能坚持着书写,并且将悲伤传达得如此让人不爽,也算是一种能力。管他完美不完美,开卷词就从7年前这首悲情诗开始罢了……
夜凝,风静,凉指尖。
眉垂,目阖,热眸眼。
血灵飘洒,绽如繁花,腥甜咸。
绯绯火焰唇,苍苍雪花颜。
仰首间,飞瀑是发,墨夜落心田。
瓷色甲,扣胸前,丝丝千千结,靡靡绕耳间。
一颗空落心,两行霜冰泪,欲诉,欲休。欲难酬。
纵有长开眼,难得未展眉,心诚,心切。心何求。
恨,不能,
罢,不休。
今宵酒,昨日恩,杯杯满注空怀想。
小轩窗,难思量,新人已着旧人裳。
梦仍好,不忍醒,暂借笑一场。
独台戏,唱古今,台下人散尽。
看透轮回,何其不易。
待回醒。
流水尚欢腾,落花已无影。
风舞衣裳,故人难倚。
梦,已秋。
夜依然,凉亦然。
指尖殇,早成痂,艳丽作黯淡。
葬花吟,传天际,何处归香颦。
泪成流,心灰烬。
火水难容,冰冷入发际。
枯颜易湿,恸声无力。
孰留,孰离?
半是相思,半是罹…
何若涸海?何若崩峦?何若合乾坤?
纵有舌千,道不尽生死十年!
且让灵空寄。
斫情枝,断孽缘。
忘沧海,遗巫山!
心若有感,心寒。
泪如枯竭,泪阑珊。
血花凋残,坟头土,未翻。
血祭往昔,泪淹深情…
夜在,风在,泪尚干…
——《血泪祭》,作于2010年1月
不知道此时你的感受如何,彼时看过这首诗的人都说,未免太伤情。其实今日的我读来,也有着字字泣血的感受,并不舒服。(大约我上了年纪,已然承受不住这种伤春悲秋的文字了)
写这首诗的我年方双十,这个年纪谈悲伤,算是“为赋新词强说愁”队列。但我还记得,当时那种悲伤何其真切,全然不是造作。
20岁的年纪,能悲伤的事情无非情爱二字。当时我执拗地追求琼瑶剧中那种用生命燃烧的爱情,也深信“愿得一心人 白头不相离”的誓言。无奈现实回以耳光,恋爱初期的争吵和赌气,像一锅沸腾的水,浇在心头,无比煎熬。
躲在朋友那里疗伤,也不愿倾述,表面仍做出开心的模样,却在夜深人静时辗转难眠、低低哭泣。于是,便有了这首用手机码出的悲情诗。那种放眼全世界的孤寂、悲伤与绝望,就变成了悲情诗中的肝肠寸断。
当我上了研究生,想要再提笔写点悲情诗句、情爱小说,却突然发现已没有能力再落笔。我才得出这样一个认知:“悲伤催生文采”!
当一个具备文字能力的人心有悲情却无处倾泻,大多愿意将自己的情绪化为有力的文字。这中间的典范人物,不得不提曹雪芹,因着自己家道中落受尽世态炎凉,便将一腔悲情写成了一本《红楼梦》。用小学语文曾经教授过的一个专业词汇来形容,这便是“移情”。
现实带来的悲伤催生创作灵感,给予写作动力,但也极易让人早逝,代表人物是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可谓是他最出彩也最出名的作品,却是他卧轨自杀前写就的。
也许只有怀有一点忧郁,才能写出动人(吓人?)的东西。而年轻人关于情爱的那点悲伤,确是文章的灵感源泉。
愿你们珍惜,还能书写悲伤的超能力。
✦✦✦ 2017,我想和你谭谭 ✦✦✦
原创文字,转载请联系授权,喜欢请尽情在朋友圈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