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门口有一个水果摊,卖水果的是位中年妇女,看模样应该有40岁左右。中午或下班时间准能看到她,皮肤又黑,胳膊粗壮,声音洪亮,笑容可掬。
每次路过,不管买不买水果,都会跟她闲聊几句。她会很热情地分享自己的故事,卖水果是她的副业,还有另外一份工作,说在深圳已经十多年了,过年都没回去。水果是在松岗批发市场拿的货,(离我们上班的地方其实有至少30分钟的车程)她说那里的水果便宜,质量也好。很多人都是去那批发的。我开玩笑地说,“你不怕我抢你的生意吗,告诉我这么多”。她很大度,“这个没什么,你有那个想法,不一定有这个精力去张罗。多一个伴也挺好的,不是?”
想必家里也不是很宽裕吧,否则,不至于打两份工。她说有两个孩子要上学,至于老公是做什么,似乎从来没提过。妥妥一个中年女汉一枚。
昨日下班,很诧异地发现她的摊子(小三轮车)两旁有2个小桌子,天还没黑,却亮着两个小台灯。右边是一个大约10来岁的小男孩,左边是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中间有个隔板把兄弟两个隔开的。他们在低头写着作业。是什么情况,两个小孩需要这样来写作业,他们的爸爸呢?往日里,如果没客人,地摊妈妈就自己拿着手机看下载好的电影。当我正纳闷时,突然地摊妈妈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不会做的看手机,考试的时候有手机可以看吗?” “让你专心写作业,你磨磨蹭蹭.......” 跟一般的家长别无二致,着急,上火 焦虑不安的情绪让她无法静下心来跟孩子耐心地沟通,小男孩耷拉着脑袋,撅着小嘴一声不坑,估计是一半委屈,一半内疚,还有一丝心酸吧。
我不知道地摊妈妈如果有丈夫的话,那个男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做如何感想。或许他也很艰辛,或许他不在他们的世界里。但我知道,这个世界有很多这样的地摊妈妈,又乐观又无奈又焦虑又坚韧无比支撑着孩子们的世界。活得真实而又刺痛骨髓的画面,让我觉得既温暖,又无奈。
做为一个旁人,能做的就是尽微薄之力,照顾一下她的生意了。忍不住感慨,女人的自我修养与选择之路何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