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把《道德经》读得滚瓜烂熟了,一个小时不到就翻了一遍,原来觉得深奥难懂,突然间觉得简明至极,内容也少得很。
第一,给道下定义,进行描述。大概说谁也说不清,反正万物背后是它运转着。如第一章讲道说不清,它的形态可以是无,也可以是有,一切都这么奇妙,生生死死都玄妙。第六章说它是天地之根,第十四章说道的特点就是恍恍惚惚说不清,第二十一章仍然说道恍惚,第二十三章说天地不可长久第二十五章说先天地生,独立存在,周行不殆,第三十二章说道虽朴虽小但天下莫能令它臣服,三十四章说道可大可小衣养万物而不居功。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二及万物。
第二,懂道了,你就懂阴阳转化了,你就懂得辩证思维了,你就可以事事成功。如第二章讲到美恶难易长短前后高下,故无为就能成就有为,有为就能成就无为。第十五章说懂道的人具有谨慎恭敬淳朴洒脱等各个优点,第二十二章说曲全枉直敝新的道理,讲做人不能自伐自夸,第二十七章懂道了,你就干什么事都擅长,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救人。五十四章说还善建善抱。六十八章还说道善为兵士善于打仗善于用人他们不呈勇不大怒甘为别人之下。六十九章依然表达这个意思,不轻敌而取胜,反客为主,哀兵必胜。第二十八章你会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三十八章说大丈夫懂道知玄德就会处实去华,处厚去薄。四十章说懂道你就会重视反和弱的作用,它们正走向正和强呢。四十一章说懂道了你就不担心黑暗崎岖受辱庸俗半世无成,因为有了它们才能走向正面。四十三章说柔怕啥,至柔才可以战胜至坚,达到至坚。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大盈若空,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是这个道理。六十四章说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也是强调了渐进到飞跃的过程和质的转换。七十六章说柔弱战胜坚强也是辩证思想。
第三,懂道了,你就可以明白好多你觉得奇怪的事情,其实一点也不奇怪。第十一章就讲到车的条辐是为了车子运动服务的,建筑房屋是为了住,第二十四章讲到为什么自夸的人反而建不了功勋,成就不了领导者。第二十五章说明白了万乘之主以身轻天下原因是重生。君子们不看重物质燕居超然是轻利。四十七章说他们足不出户,而心知天下,不窥牖,见到天道。
第四,懂道了,你做事情就周全了,就冷静了,就有计划有步骤了。你不会冲动了,也不会无动于衷。如第四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如第八章你就知道善的好处甘为人下的好处,如第九章你就懂得金玉不可久保,功成身退的道理。第十二章你就不目盲耳聋心发狂了,第十六章说懂道可以终身不遇危险,第二十章说我坚守昏昏闷闷,在别人眼里是个异人,可我明白这样才好。三十三章说懂道的人有自知之明知足常乐有能激励自己做事情。五十二章五十六章都说和光同尘意思同于第四章。
第五,懂道了,就会做人了。五十二章说要走光明大道,不要走小路,所谓的小路就是一条贪欲之路,五十四章说懂道的人就明白要修身修家修国修天下的道理。五十六章说这样的人为天下所贵,不考虑亲疏利害和贵贱,一心向道。七十九章说只要做个善人,天道就会光临带来好运。
第六,懂道了,你就可以成为智者,做圣人了。“智者”这个词有时候指俗人眼中的所谓智者,是自以为智者,其实没有真正懂得道理的庸人“贤者”也是这样使用的,如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是假贤者,是俗人眼中的所谓贤者,非真贤者。如同一章说“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也是假的。第十八章“智慧出有大伪”此句的智慧是俗人眼中的假智慧,越出越乱,第十九章“绝圣弃智”圣与智都是假的,是俗人的所谓圣智。六十五章说“民之难治,以其智多”这里的智是假智是世俗的眼前的小聪明,不是办成大事的大智慧,所以要不得。有时指老子心中的懂道懂理的真正的智者。第三章的圣人是道家圣人,懂得让百姓虚心实腹,第二十七章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中的圣人是真圣人。第二十八章中“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中的圣人是真圣人。二十九章的圣人去甚去奢当然也是真圣人了。四十七章的圣人明白道能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自然也是真圣人了。四十九章说把百姓的心当作自己的心,自然也是真圣人了。真圣人就可以治理天下了。五十七章的圣人也是真圣人,明白无为无事无欲治理天下的道理。五十八章说的圣人为人正直而不生硬,锐利而不伤人,直率而有所顾忌,自然是真圣人了。六十三章说的圣人知道大源于小,易可以攻难,自然也是真圣人。六十四章的圣人把没有欲望当作自己的追求,自然明白道了,也是真圣人。六十六章的圣人知道先民而后身,在上位百姓不以为沉重,在前面百姓不以为有妨害,也是真圣人。七十章所说披褐怀玉的圣人当然是怀揣道这个美玉的圣人了。七十一章说的圣人天天追求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反思自己的缺点,结果把自己修炼成完人了,这自然也是真圣人了。七十二章的圣人不炫耀自己,不自显高贵,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也是真圣人。七十三章的圣人虽然难以表达具体的道理,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是真真明白的,是真圣人了。七十七章说圣人从天道上反思人之道,知道人道有违天道,做错了,自然不可长久拥有天下。八十一章最后总结圣人之道就是不争,不用说好听话,就看行动,真真是真圣人了。
第七,懂道了,可以治国可以为诸侯为帝君。第七章就讲到圣人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无私而成就自己的事业。第十章就说这样你就有玄德了,可以爱国治民了。第十三章就讲爱身者可以托天下,爱己就是爱别人,第十七章说最好的君主就如同道一样不说话但却让百姓自得其乐,第三十章和三十一说懂道的帝君是反对侵略战争的。三十五章说懂道了,天下人就归顺一起过太平生活,三十七章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九章说侯王得道以贱为本,则天下正,四十八章说取天下常以无事,还是说无为可以治理天下,五十一章说得道的人,德行也高尚,拥有深远玄妙的玄德,怪不得刘备取字玄德,原来要做高人啊。五十七章说以正治国,我无为而民自化。无事无欲则百姓自福自朴。五十九章说治国之人要吝啬即清净无为,这样可以早做有国的准备,还是要成王称帝。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是讲治国的方法,只有用道去治理天下,连鬼神也避而远之。六十五章说善为道者要愚民治国,当然这里的愚是道家的愚,是无欲质朴的意思。六十六章说道圣人欲拥有天下,要事事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前面,这样天下莫能与之争。七十四章反面告诫统治者,老百姓不怕死,不要去吓唬他们,赶紧去从正道引领吧。七十五章说百姓身上的毛病说什么是顽民是刁民,其实反思一下都是统治阶级自身造成的,你不让人家吃饱肚子啊!七十八章说要想当社稷主天下王,就有甘于承受所有的不幸和灾难,八十章描绘了理想幸福的小国小康社会,令人神往。
第八,懂道了,你就会看清物质享受,明白养生了。四十三章说甚爱必大费,名与货皆是身外的累赘,要知足知止,四十六章不知足贪得无厌会带来大祸大错。五十章说善摄生者不会遇到伤人的老虎和犀牛,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进入死亡之地,早都避得远远的了。五十五章说含德之人,连蜜蜂蝎子也不蛰他,猛兽也不抓他,恶鹰也不扑他,还是说他会自保,提早远离死地。第六十七章说我有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还是为了取胜有广财,
第九,懂道了,就还明白外交政策。要屈身谦和待人。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这一条都很必须。即使去拜见天子三公,也要明白进献道比美玉宝马都好。
第十,道其实是客观存在,老子对它的感情也很复杂。一会说它有功,一会说它不仁,就像我们对老天爷,下雨了,谁得利谁烧香,谁受灾祸谁骂天。如第五章说它不仁,视万物为祭祀用的刍狗,多章说它有功而不居。
翻来覆去。就这十个方面的话题,写成八十一章,弄得大家觉得高深莫测,望而却步。其实好多都是重复的。所以我说《道德经》的内容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