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努尔哈赤:从部落弃子到开国雄主,一个被低估的“狠人”如何逆天改命?

导语

 “十三副遗甲起兵,三十余年兼并女真诸部,一生未尝一败”——这是史书对努尔哈赤的标准描述。  

但真实的他,是背负杀父之仇的流亡少年,是游走在大明与蒙古夹缝中的枭雄,更是用血腥权谋重塑东北亚秩序的规则破坏者。  

今天,让我们撕开“清太祖”的神化外衣,还原一个在丛林法则中崛起的努尔哈赤。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努尔哈赤的父亲是明朝后期女真建州左卫领袖。

尽管身处贵族家庭,但努尔哈赤的童年并非一帆风顺。在他十岁那年,母亲喜塔喇氏病逝,继母对他很刻薄,这使得年少的努尔哈赤早早地学会了独立和坚强。

万历五年(1577年),19岁的努尔哈赤被迫分家生活,仅获得少量家产。从此以采参为生,常到抚顺马市进行贸易。然后拿到抚顺关马市与汉人、蒙古人交易。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生存能力,更让他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尤其是汉语和蒙古语。他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籍,从中汲取军事谋略和政治智慧,这些知识为他日后的征战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万历十一年(158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改变了努尔哈赤的命运。这一年,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攻打古勒城(今新宾上夹河镇古楼村)。觉昌安和塔克世为了营救被困在城中的孙女(努尔哈赤的侄女),进入城中。不料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暗通明朝,趁乱喊道:“李太师有令,谁杀死阿台,谁就做古勒城的城主!”城中大乱,明军趁机攻城。努尔哈赤的祖、父死于战火。

噩耗传来,让努尔哈赤悲愤交加,但他深知自己势单力薄,无法与强大的明朝军队正面抗衡。于是,他向明朝辽东当局讨要说法。明朝政府自知理亏,为了安抚努尔哈赤,归还了他祖父和父亲的遗体,并赐予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封龙虎将军,复给都督敕书”。

尽管得到了这些补偿,但努尔哈赤心中的仇恨并未消除,他决定以父祖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开始了统一女真各部的征程。这一年,努尔哈赤年仅二十五岁,他所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局面。女真各部林立,各自为政,且内部矛盾重重,既有部落之间的利益纷争,也有亲族之间的权力斗争。但努尔哈赤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毅然踏上了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他首先将矛头指向了带路的女真人尼堪外兰,誓言报仇。

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率领部众去攻打尼堪外兰,攻克图伦城,但是,努尔哈赤原约诺米纳率兵会攻图伦城,而诺米纳背约不赴。尼堪外兰又预知消息,携带妻子离开图伦城,逃至甲版城。努尔哈赤攻克图伦城后胜利而归。八月,努尔哈赤攻打甲版城。然而,先前背盟的萨尔浒城主诺米纳见尼堪外兰有明朝做靠山,势力较强,便偷偷地给尼堪外兰泄露了风声,尼堪外兰闻风辗转逃往抚顺附近的鹅尔浑城。努尔哈赤再度扑空,遂收尼堪外兰部众后而还。不久,诺米纳与其弟鼐喀达约同努尔哈赤会攻巴尔达城,努尔哈赤深知机会来了,便佯许盟约。战前,努尔哈赤请诺米纳先攻,诺米纳不从。这时,努尔哈赤便使用预定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诺米纳。

万历十二年(1584年)正月,努尔哈赤向李岱驻守的兆佳城(今辽宁新宾下营子赵家村)发动攻击,取胜并生擒李岱。

万历十三年(1585年)二月,努尔哈赤在对苏克苏浒部、董鄂部取得胜利之后,又剑指苏克苏浒部左邻之哲陈部。努尔哈赤以披甲兵二十五、士卒五十攻打哲陈部界凡城,但因对手准备充分,努尔哈赤无所斩获。当回师至界凡南部太兰冈之时,界凡、萨尔浒、东佳、巴尔达四城之主率四百追兵赶来。玛尔墩城之战的败军之将、界凡城主讷申、巴穆尼等率先逼近,努尔哈赤单骑回马迎敌。讷申将努尔哈赤马鞭斩断,努尔哈赤回马挥刀砍中讷申后背,将其劈为两段,又回身一箭击毙巴穆尼。追兵见主帅阵亡,呆立一旁。努尔哈赤亲自殿后,用疑兵之计与其部属七人将身体隐蔽,貌似有伏兵一样仅露头盔。对方失去主帅,军心不稳,又担心有伏兵,因此不敢再追。四月,努尔哈赤再率绵甲兵五十、铁甲兵三十征哲陈部,途中遇界凡等五城联军八百。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努尔哈赤的五祖包朗阿之孙札亲和桑古里卸下身上的铠甲,交给别人,准备逃跑。努尔哈赤怒斥二人后,与其弟穆尔哈齐、近侍颜布禄,兀凌噶四人射杀敌军二十余人。敌军虽众,但畏于努尔哈赤一方之勇猛,士气大衰,纷纷溃逃。努尔哈赤追至吉林崖,大获全胜。

万历十四年(1586年),努尔哈赤攻克鹅尔浑,尼堪外兰逃到明朝领地。努尔哈赤请求明边吏押还尼堪外兰,并将他处死。

复仇之后,努尔哈赤并未停下脚步。他深知,只有统一女真各部,才能在乱世中立足。他运用“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策略,开始了长达三十余年的征战。

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再攻哲陈部山寨,杀寨主阿尔太,又派额亦都攻打巴尔达城。至浑河,河水因涨潮无法淌过,额亦都以绳将士兵相互连接,鱼贯而渡。渡河后,额亦都夜袭巴尔达城,守军没有防备仓促应战,额亦都则率领士兵奋勇登城。额亦都身中创伤五十多处,依然不退,最后一鼓作气攻克巴尔达城。额亦都因此战获赐“巴图鲁”勇号。随后努尔哈赤领兵攻打洞城,城主扎海投降。至此,哲陈部完全被努尔哈赤吞并。

万历十六年(1588年)九月,苏完部长索尔果、董鄂部长何和礼、雅尔古部长扈尔汉率三部军民归附努尔哈赤,使其声势大震。努尔哈赤厚待来投之诸部首领,以索尔果之子费英东为一等大臣、将长女许配给何和礼、并收扈尔汉为养子,赐姓觉罗。后来,费英东、何和礼、扈尔汉与努尔哈赤刚刚起兵之时的麾下猛将额亦都、安费扬古并称“五大臣”,成为努尔哈赤政权中的中流砥柱。其后,努尔哈赤再战兆佳城,斩城主宁古亲章京。同年,努尔哈赤攻克完颜(王甲)城,消灭了建州女真的最后一个对手完颜部。经过5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相继征服建州5部。

从万历十九年(1591年)正月开始,努尔哈赤挥师东向,攻取鸭绿江路。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末,相继征服珠舍里路和讷殷路,将长白山部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进而,他出兵夺取东海部。

万历十五年(1587年)六月,努尔哈赤正式颁定国政,自称“淑勒贝勒”(意为“聪睿王”)。此后与海西女真关系紧张。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正当努尔哈赤率兵东向,征讨长白山各部的时候,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卜寨联合乌拉、辉发、哈达及蒙古科尔沁等九部向建州发动进攻。双方战于古勒山。努尔哈赤集中兵力,攻其主力,大败九部联军,阵斩卜寨,生擒乌拉部首领布占泰,从而为其征服女真的战争奠定了基础。由于海西势力强大,难以迅速征服,努尔哈赤遂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向明廷深示臣服、与朝鲜、蒙古表示友善的同时,重点拉拢势力较强的叶赫、乌拉二部。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努尔哈赤送回布占泰,支持布占泰为乌拉首领,又娶其妹为妻。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正月,又与叶赫首领布扬骨、金台石联姻,椎牛刑马为盟,逐步孤立了哈达部和辉发部。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努尔哈赤以背盟为由,灭掉哈达部,擒杀猛骨孛罗。首开兼并海西女真之端。同年,努尔哈赤采用了蒙古文字创造了满文。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建立四旗制度,规定每三百人设一牛录额真(亦称“佐领”),每五牛录设一甲喇额真(亦称“参领”),每五甲喇设一固山(gusa,即旗)额真,每固山额真左右设两梅勒额真。设有四旗,各旗以纯色作区分,分别是:黄、红、蓝、白。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迁都赫图阿拉。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借辉发部内乱,攻占其城,杀贝勒拜音达里。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经乌碣岩之战(1607年)削弱乌拉,最终攻陷乌拉城,布占泰逃亡叶赫,乌拉灭亡。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叶赫布扬骨贝勒把叶赫老女许配给蒙古暖免的儿子蟒古儿大,并捕捉建州六人。七月,努尔哈赤乘叶赫老女与蒙古成婚之机,发兵三千,屯驻南关旧地,准备一举荡平叶赫,由于明廷的再次干涉,努尔哈赤只好暂时息兵。

同年正式建立八旗,以初设之四旗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增设之四旗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每旗设固山额真(汉名都统)一,梅勒额真(汉名副都统)二,下辖甲喇(汉名参领)五,每甲喇辖牛录(汉名佐领)五。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一日,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及八旗贝勒大臣率群臣集殿前、分八旗序立。努尔哈赤登御座,众贝 勒大臣、率群臣跪,八大臣出班跪进表章,近侍侍卫阿敦巴克什額尔德尼接表,群臣尊努尔哈赤为“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努尔哈赤时年五十八岁。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伐明,首战攻陷抚顺、清河等城,俘获人畜三十万,震动辽东。

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1619年),明廷集结10万大军分四路围剿后金。努尔哈赤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策略,集中兵力逐个击破,歼灭明军主力4.5万,缴获火器马匹无算,此役成为明清兴衰转折点。  

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兴建东京城。

天启二年/天命七年(1622年),努尔哈赤攻打辽东重镇前在辽东散布造反口号,“有房同住、有粮同食、有田同耕”。

同年,努尔哈赤大败辽东经略熊廷弼和辽东巡抚王化贞,夺取明辽西重镇广宁(今辽宁北镇市)。紧接着后金连陷义州、锦州、大凌河等辽西四十余城堡。熊廷弼、王化贞率明军残部与数十万流民往山海关而去。

天启三年/天命八年(1623年),努尔哈赤遭遇到明登莱巡抚袁可立的水陆师攻袭并策反其将刘兴祚。

天启五年/天命十年(1625年)三月,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改称盛京)。在统治辽东期间, 推行“计丁授田”,将汉人编入庄田为奴,先屠无谷之汉人,再杀富户,诛贤人,致使辽人大面积反抗,辽东人口锐减。

天启六年/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发起宁远之战,努尔哈赤率军13万攻宁远(今辽宁兴城),遭明将袁崇焕红夷大炮重创,被迫撤军,此为首败,亦为生涯转折点。 

同年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七月二十三日前往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初,病势转危,遂决定乘船顺太子河返回沈阳,八月十一日,乘船顺太子河而下,病死于叆鸡堡(今沈阳市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终年68岁。临终未明确指定继承人,八子皇太极经议政会议推举继位。

崇祯九年/崇德元年(1636年),其子皇太极称帝之际,为其上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庙号为太祖,陵号福陵。后康、雍、乾三次加谥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小结:

努尔哈赤以军事天才与政治远见,统一女真、创立八旗、奠定满文,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基础。其手段兼具怀柔与残酷:对内凝聚部族,对外屠戮汉民。虽未称帝,却被尊为清朝“肇祖”,其战略遗产由皇太极与多尔衮继承,最终成就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
    漠北酒家阅读 4,661评论 0 2
  • 早年经历、 1559年2月21日,一个小部落酋长的家庭,努尔哈赤在今天的辽宁省新宾县境内的赫图阿拉出生。他的祖先可...
    慕容天羽阅读 3,214评论 1 2
  • 靠十三副遗甲起兵的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横扫东北,还敢叫板大明,他靠的是神勇无敌,还是智谋无双? 努尔哈赤,女真人,即...
    中华简体字阅读 2,498评论 2 2
  • 话说那日努尔哈赤看到爷爷和爸爸被接上脑袋的尸体的时候,不觉胸口一热,吐出一口鲜血,立时晕了过去。从这点看努...
    晓粥粥侃历史阅读 1,630评论 0 3
  • 第二位虎人费英东。费英东,瓜儿佳氏,满洲镶黄旗人。苏完部部长索尔果之一。一五八八年(万历十六年),随父率部归顺努尔...
    晓粥粥侃历史阅读 2,999评论 2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