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商标来袭》

第一次遇见《商标来袭》的时候,是在2016年6月份。那时,我刚刚毕业,在一家知识产权代理所处理商标申报等工作。青涩如我,懵懂而未谙世事,工作虽不拼命,但也兢兢业业,认真负责。

但也许是因为初出茅庐,对这世界还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于是每天都谨小慎微,生怕出一丁点错误。可是,即便如此,工作上还是会因为粗心和大意,枝节横生。我知道,这是出于对工作整体流程的不了解和不熟悉。于是,当时的老板,人称"栋哥",就在公司一排排的书架上抽出了一本老旧的"破书",递给了我,"来,回去把它看完,到时给我写篇读后感"。

当时的我,诚惶诚恐。大学上了4年,读过的完整的书本屈指可数,写过的文字也多是矫情之作。如何能读懂并写出一篇不矫揉的读后感像是一条斜在心上的杠。

下了班,倚在地铁的墙壁上,施施然翻开了这本老旧的书籍。

这是我第一次翻阅这本书时的心理状态。

第二次遇见这本书,是我铁了心要学习商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想再看一下这本书。于是,从孔夫子旧书网那里找到并购买了它。

脑海里对这本书最初的印象是,它把商标的重要性以及一些重要概念都植入了故事里边,让人轻轻松松地就从故事中懂得了商标的大体流程。

再次翻阅,看到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这两个概念被作者糅合成案例进行讲解区分时,突然觉得这两个概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混淆。集体商标,是由组织申请,组织成员共同拥有和使用,非组织成员不得使用。证明商标,是由组织申请,组织以外的企业使用。

其实,单单看《商标法》、《商标审查指南》这些条文,看着看着就很容易被晦涩的文字带跑,然后不知所云。所以,《商标来袭》以小说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商标在现今企业布局中的重要性,把商标法的重要条文运用进案例里,虽然时间过去,法条已有所更改,但是概念性的东西还是没有变改。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事知识产权行业,学习商标的过程中值得一翻再翻的好书。虽然我的读后感写的不太客观,也不太扣书的内容,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的闪光之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张爱玲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致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
    稻草摆渡人阅读 281评论 0 1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趣味三两人阅读 537评论 0 0
  • 以我食指的味蕾 触动你心潮起伏 幽谷深䆳 看若隐若现昙花一现 想像你兰心惠质 结缘循藤而上 我迎风直面青岩峭壁 脚...
    当代诗人云烟阅读 264评论 0 1
  • 新需求: 需要匹配 360浏览器 然后....然后......大家都懂得.. 让360强制默认使用 急速模式.....
    yisky阅读 1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