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前门大街寻找“天安时间”:文化与商业的变奏

前门大街寻找“天安时间”:文化与商业的变奏

——《后奥运,新北京》之十


(这组图文编写于2008年末,收于此作为纪念)

29日中午,来到前门,一是看看重新装修过的前门大街,二是找找凤凰电视台曾经介绍过的“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到北京后有人向我推荐这个当代艺术馆,说很有格调,应该值得一看。两天前他们曾去了一趟前门,没有找到,后来网上查到的地址是:前门大街23号(其实也不确切)。前门大街现在看到的样子,其实是翻新过的古貌,或者说,是翻新过的传统、翻新过的文化,这项工程 当然希望能给这个地区带来更多的商机。还费了一个多小时,几经周折,才找到的“天安时间”,其实就坐落在天安门中心区一个宽敞安静的院落里面。看完了里面的两位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展,细细品味半天来的经历和体验,大脑里总想找到一个词表达心里的感受。几天后,整理相片时,突然浮现一个词,“变奏”:商业与文化,两个鲜明主题的交织与变奏!

变奏中让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带来丰富和多彩……

(1)前门大街:翻新过的古老文化

从珠宝市街进大栅栏。一直也弄不明白,这后两个字,老北京念的总与字典不一样。

家家都要搬弄自己的历史。

都是老字号。

中医药行当里的金字招牌。

观光的多于购物的。

老字号的茶叶店,不妨进去看看。

我们这边的大多数茶叶店都已经采用锡纸真空包装,这家店还是坚持用纸包装。

技术非常熟练。

符合绿色环保的潮流。

这可不是一般的老字号。

各式各样的料子。

对子不错,诚信为上。

也是一种商业中的文化。

中间这句就很有政治背景。

招牌把光绪都搬出来。

卖手机的店,装修也要向老字号学习。

转入前门大街。据推荐者说,天安时间就在前门大街,很低调,要仔细找找。

“都一处”,乾隆皇帝帮衬过的点心店。

想尝尝,还要排队。

现在,在北京,谁都知道这家吃什么。

排队的人特别多。

正阳门的箭楼。

翻新过的旧时代楼房。

这些楼房,过去都是很有来头。

四周走走,前门地区这种翻新还在继续,工程浩大。网上也有不同声音。

按大街上的门牌数,这附近在就是前门大街23号,还是没有找到“天安时间”。同行者掏出手机上网找找,原来地址搞错。应该是:前门东大街23号。

有轨电车也重现了。

一个老外向志愿者大妈问路,我们也去问问。“天安时间”?大妈说没听过,前门东大街在那边,她指了指东面。

只好绕着正阳门去找东大街。

(2)低调而从容淡定的“天安时间”:

商业时代的文化追求

我们继续往走,转入一个路口,走了一段,觉得不对。一问,一位大叔告诉我们,这是前门东路,到前门东大街,得倒回路口往右转。终于看到前门东大街的路牌,往东走,又发现门牌号越来越小,已经到了6号。一问,单号在马路对面,23号还要倒回去。从北京城市规划博物馆前的地下过街通道往对面走,上来就看到了就看到大门前的旗子和迎面一扇墙上写着:前门23号。但看不到任何有“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字样的标识。正如一网位所说:

藏在深宅大院里的艺术馆......

做事非常低调.....

没有任何的宣传....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

绝对不会找到这个地方的......

在原美国公使馆的一个小楼里......

门口只有一块铜牌......

我们将信将疑往大门里走去。很有意思的是,站在大门斜坡下的那位保安,用非常严厉的声音拦住我们:进去干什么?里面是私人的地方!我们问:天安时间艺术中心是不是在里面。这位很帅的小伙子则立刻转换口气,用只有在飞机上空姐、空哥们才有的那种亲切热情的语气:去艺术馆,请进去往右转。当我们靠近大门值班室时,里面保安也用同样严厉的语气盘问,此时,下边先前那位帅保安则大声告诉他:他们是去艺术馆的!值班室的保安立刻转换同样亲切热情的语气,还走出值班室,上前为我们指路。叫人好生奇怪!

顺着门口保安所指,往进里面走。

终于见到这块很不起眼的牌子。

两位艺术家都曾留学和旅居海外。

以下是展厅所见,问了工作人员,允许照相。

进门后是中间层,底下有一层,顶上还有一层。

迎面的第一幅作品。

题名《自行车》

旁边的作品也相类似。

上了一趟卫生间,发现标识也很艺术。

《自助餐厅》

还是《自助餐厅》

《麦当劳》

底下一层迎面所见。许多纸折的小船悬挂其中。

看看这个介绍。

还有绘制的地图。

大致上可以明白小船是怎么回事了。

多台投影机同时播放这几条河流的画面。音响播出《红河谷》等有关河流的音乐。

两边墙上展出这几条河流的风景照片。

动与静,虚与实、声音与影像构成的艺术。

艺术与科技的结合。

另一些作品。

这是一组作品。

旁边的标签:《捏瘪的罐子》、“相似之物只有在被‘毁’之时才能重获新生”。

《捏瘪的可口可乐罐》

还是《捏瘪的可口可乐罐》

《妙不可言》。

来到顶层的展厅,欣赏另一位艺术家的作品。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

到这里,有了云山雾海的感觉。

工作人员很尽职地为展品和展厅保洁。

看了半天,只能从依稀可辨的字迹中找到一点感觉。

她天天对着它,是否弄明白了?

更换射灯,多来了一位帅小伙子帮忙。展厅里的工作人员就比我们观众还多。

她们还在工作,我们就离开了。

周边看看,环境和景色都不错。

大院里的指示牌,低调?雅致?

进入这里,会有更多的从容与淡定。

大院门口用这扇墙作为独特标识,也阻隔了外面的喧嚣,保持了一大片安详清静之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希望有个如你一般的人,如这山间清晨一样明亮清爽的人。 我想写一篇关于我的爱情,可是我却不知道从何写起,因为...
    a3cacff96d78阅读 467评论 1 1
  • 图片发自简书App 火凤凰———神话思绪梦飞妙舞,如夜《山海经》中述,“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飞梦续老子...
    三荷听雨声阅读 2,691评论 0 3
  • 引言 游戏开发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服务端和客户端的逻辑很相似,但是服务端更多在于数值计算和校验,客户端更多在于面向...
    Geons阅读 995评论 0 8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支队、大队层层动员、厉兵秣马,各项整治行动如火如荼相继开展。 为配合文...
    市中特勤阅读 5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