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公馆
1、思考历史保护街区的景观小品的特点,景观小品的设计如何体现该区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答:沿着复兴路走向思南公馆,两旁种植法国梧桐作为行道树,树影中可以看到周围的建筑,都有明显的历史印迹和时代特征,暗示着一段历史。沿途也可以看到很多地方设置有标识牌,垃圾桶,路灯等小品,都营造出一股欧式复古的氛围,与当地的建筑风格相呼应。据资料显示,思南公馆区域中共有49座花园洋房,体现着上海历史文化和建筑。除了石库门和高层公寓两种形式外,思南公馆区域囊括了独立式花园住宅、联排式住宅、联立式花园住宅、新式里弄住宅、花园里弄住宅、现代公寓式住宅、外廊式住宅、带内院独立式花园住宅8种住宅类型,堪称“上海历史建筑博物馆。”
思南公馆里的一栋栋建筑,都是老上海历史的再现,在上个世纪,英美法三国在上海设立租界,上海大量建筑也是仿照当时的欧洲建筑所建造的。现在的思南公馆,历经上百年,还保留着当时的风貌。
思南公馆当时吸引了大批的军政要员、企业家、专业人士和知名艺术家迁入,使该地区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居停和会聚之所。现在的宴会厅和花园洋房,也看出了着当时上流社交的奢华。
在宴会厅区,设置有一些桌椅,也仿照着欧式风格。还设置一些小型的喷泉或跌水,显得幽静典雅。
作为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个以成片花园洋房的保留保护为宗旨的项目,“寻根”和“再造”贯穿于思南公馆十数年的保留保护改造之中。红瓦屋顶、卵石镶壁、郁葱古树以及老洋房那种由岁月积淀出来的厚重和寂静优雅的氛围是不可复制的。
徐汇滨江开放空间
1、具体分析滨水绿地如何处理好水与陆地的关系,如何保证景观与防洪要求的统一?
答:滨水绿地面积大,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变化设置起伏的绿化带。根据空间开合的变化设置不同的景观。临江设置亲水平台,江水就在脚底下,让人体验江水的浩荡。离江远的地方设置抬升的平台,将人的视线抬高,可以更好地观江景。水陆衔接得当自然,让人无论在哪都可以感受到不同角度的景观。徐汇滨江的开放空间完全打破了传统防汛墙的理念,不砌水泥防汛墙,而是将沿江路基从原本的4.5米标高,抬升到6.5米标高,这样一来,既节省了防汛墙的空间,拓宽了视野,美化了景观,还能俯瞰江水在脚下拍岸的奇景。
2、举例说明该开放空间如何做到传统文脉的尊重与传承?
答:滨江开放空间对原有的工业废弃进行再利用,将过去与现在相结合,相当于是时空的连接。
南边原本是南浦火车站,现在改造成火车餐厅,一天中偶尔会有汽笛声,还有火车雾喷对周边的植物进行喷灌,是一种生态的做法,也是对废弃铁轨的充分利用,设置成一个铁道花园,在铁轨上种植观赏草。北边是北漂码头,以前用来运输煤炭和材,码头边有高架景观带。现在则利用这条景观带,让高架带变成观景步道,让人感受当年工人在上面操作的情景,再现那段过往,是历史与现代的融合。
滨江步道上,还有很多将原有的构筑物进行保留与改造的景观,有红色的塔吊,与周边植被形成对比,还可以让游人攀登到制高点,在不同高度设置不同景观,有不一样的体验。沿江步道还设置有一些小品,构筑物,也是利用工业废弃物进行改造,设置成一处景观。
在滨江步道另一个方向上的一处抬高的场地,设置有景墙,皆是上海的工业历史进程的展示。例如上海造船厂,北票码头,实宏纸业,龙华机场,旧工业废弃等,展示了上海旧工业的往昔。
3、观察该开放空间中的空间处理,举例说明滨水绿地如何更好地吸引公众参与?
答:开放空间的交通系统由景观大道、休闲自行车道、亲水步道组成。滨江步道正对后滩公园,与城市结合,成功地将市民生活融合进来,很多市民在健康步道上健身,跑步。设置满足游人活动的场地,例如北漂滑板广场,还有攀岩设施,都是根据地形,因地制宜。但其缺点是,整合滨江步道底下没有土壤,不能种植树木,夏天会比较晒。
在很多地方的树池和草坡都设置有座椅供游人休息,江边还有自行车租赁点。沿江长条形规划,以红色跑步道为轴线将各个节点连接起来。结合市民应用,结合旧工业,维持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