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感悟与思维变化#
通过惠惠同学@该奋发了的介绍,有幸聆听了易仁永澄老师的“海比特训练营-如何养成一个持久的习惯”,短短五天的时间,让我开始从心理解习惯的真正内涵,开始确信无疑的感受到习惯的养成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审视自己,找到内心期待的真实而完美的自己,如何定义核心习惯,采用抓手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何制定弹性计划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有效规避风险。
思维变化1:习惯只是简单的个人习惯而已,无关乎别的->将习惯与个人成长相关联,习惯不仅仅是个人习惯,习惯更是个人快速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我必须要好好利用。个人成长是一个人从起点到目标达成的过程,而习惯是目标达成的保障和加速器。
思维变化2:只要严格要求自己,现有条件下尽力做到最好即可,对现在和未来的自己没有明确期待和定位->重新审视自己,找到期待中的完美自己。利用心目中的榜样寻找自己期待的优点和缺失,能够给自己未来习惯的养成提供参考。
思维变化3:计划制定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试图一次性养成各种好习惯->将习惯与目标关联,寻找核心习惯,采用抓手思维,带动其余习惯的养成。执行计划时不吃力,不会造成混乱而压力巨大,最终养成多个习惯。
思维变化4:追求习惯养成的完美主义,采用“每天”的思维,容易因突发事件而破坏完美,最终计划夭折->弹性机制、豁免权
思维变化5:早起早睡,坚持一两个月小case,但是天天月月年年如此,天,我要疯了,还是算了吧->早起早睡天天月月年年如此毫无压力,小case。分清习惯与习惯化、表层习惯与元习惯的区别,积累元习惯,获得每阶段控制表层习惯、玩转表层习惯的能力。
思维变化6:计划每天6点起,6点必须起床,必须,必须,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制定有范围有战术的弹性计划+豁免权+奖励
思维变化7:晚上11点,我玩手机的时候要停下来,克制自己睡觉,我应该能做到(结果:11::20分…继续刷微信中…)->规避风险,设置自动开启免打扰模式,10:50将要手机上操作的做好记录,第二天继续做。
思维变化8:有些事情只要我心里懂了就行,没有必要成果输出(作品声音)成果输出,这样还需花费时间->成果输出(作品声音)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精进,可以让自己更深入的思考问题,避免掉入寻常训练状态。拒绝自动完成。
最后,非常庆幸能参加海比特训练营的习惯养成训练,感谢永澄老师的无私分享和认真负责,永澄老师和群里的很多伙伴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积极主动,正向,时刻保持一颗向上成长的心。真希望自己能和大家出去走下去进入高阶班,和大家一起成长,向目标进发。
#每课感悟与实践经验之复盘#
1-罗列
标签:榜样、期待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养成的好习惯和改掉的坏习惯
以前也有给自己罗列优缺点或者好坏习惯,但是总没有一根主线支撑,因而罗列出的是零散的自己。不仅不系统而且没有看到内心的自己。这次课程,将五个榜样的优点聚焦在一个人身上,通过榜样的罗列来寻找和挖掘自己发自内心想要的和欣赏的优点最终找到那个内心深处完美的自己。回过头看,我觉得这门课是五天训练中最为关键的一课 ,他是后面课程的奠基石。这门课也是我花了最多时间去思考的一门课。
课程过后断断续续足足花了断断续续四五天的时间去重新审视自己,总结自己现在的状态、优缺点,好习惯和坏习惯,对自己有了一个更深入彻底的了解,一切习惯的养成最终都要诉诸本心。罗列习惯看似简单,其实我更觉得它想头脑风暴,通过头脑风暴,不断的挖掘自己最终在高出审视自己。永澄老师的比喻尤其形象,一个人的理性要想驱动一只大象向自己的目标进发,只有发自内省的Trigger才能持久注入能量,一旦驱动成功,就能本能的产生惯性,最终进入一个螺旋式良性循环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寻找完美自己的重要性。
对于列举榜样的体验:以身边的熟悉的人为榜样更佳,这样可以让榜样变得更加真实而形象具体。对于好坏习惯的列举则越多越好,这样可以从更高的层次审视自己,有可以为以后习惯的养成提供一个参考。
2-精选
标签:习惯与目标相关联、抓手思维
对于一个对自我要求较高、最求完美主义的人而言,每次自我总结,设定目标后将所有的计划任务及相关和不相关的习惯罗列,眉毛虎子一把抓,试图一次性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最终因为压力太大无法承受重负,实施过程中计划只能一次一次的被更改,最终目标也无法达成。这是也我由来已久的困惑和障碍。
永澄老师的课实在太精辟了,一语道破我的痛点。将习惯与目标想关联,将最关联的习惯定位核心习惯,然后用核心习惯带动其余习惯(抓手思维),这样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抓住了重心又理顺了习惯,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重负和压力,一切都不凌乱了。
结合我半年的目标,我将微笑、放慢语速、立即行动 不拖延,遇事抓重点理清思路 要事先做、提前准备和完成(拒绝踩点)、解决问题时遇到障碍不能逃避、工作和生活的记录与复盘并输出成果、早6晚11作为自己最亟待养成的习惯,最终找到了我的核心习惯:早6晚11,由此可以带动我的相关习惯,如立即行动不拖延、提前准备和完成(拒绝踩点)工作和生活的记录与复盘并输出成果、微笑。
总结:永澄老师的 ①习惯与目标相关联②抓手思维 完美解决我的困惑和障碍,秒赞!
3-万全
标签:明确习惯与习惯化的概念、表层习惯和元习惯的区别
这算是我在训练营接触到的最精辟的一节课了,已经完全颠覆了我对于习惯养成的理解,这得益于永澄老师神一般的理论:习惯和习惯化区别、表层习惯和元习惯。
习惯化:对应表层习惯,如早起早睡,早上喝一杯水,每天学习1h英语等。即可以落地的行为习惯
习惯:对应元习惯,如刻意训练,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精进、刻意训练等类似的思维习惯。
表层习惯是一个阶段性的习惯,可以被执行也可不被执行,不可以积累。而元习惯是一种可以不断积累不断强化的习惯,它可以通过表层习惯的执行反馈而获得提升,但是不因表层习惯在某一阶段未被执行而弱化,它是发至本真的思维化。是控制表层习惯能不能被执行、在什么阶段被执行的能力。
如果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没有分清以上概念,则会让自己的习惯执行异常吃力,最终由于突发事件而放弃习惯。我也来举个栗子吧。
痛点经历:时间推及到两年前的研一,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每天坚持早起学习日语2h,坚持了大概一个月,这一个月虽然比较痛苦,但是还是收获了慢慢的充实,然而偶然的突发事件(熬夜赶任务)让我没有实现既定计划,这样渡过了几日,突然觉得自己的计划已经被破例,没有办法实现,对于我这个追求完美主角而言,即使再进行下去已没有意义。瞬间已经形成的计划土崩瓦解,一切目标荡然无存,就这样放弃了学习日语的念头,这…是活生生的被习惯化而习惯化的经历。现在想想,如若当初当初懂得习惯化和习惯、表层习惯和元习惯的区别,现在的我或许也能讲一口岛国的语言了吧。
学日语失败的原因分析:错把表层习惯当成元习惯。以为每天早起2h学日语就是最终习惯。想想要每天执行这一习惯,谁能风雨无阻的每天都执行呢?正真要达到学习日语的目标其实大可没有必要每日被执行,只要把握好发自内心的元习惯即可(刻意训练之精进,本质导向),这样就算一两天表层习惯没有被执行,依然可以用元习惯控制表层习惯的执行。这样既能增加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弹性,亦可满足内省的完美定义。
4-计划
标签:弹性计划、防范风险、豁免权与奖励机制
习惯养成分三个阶段:
第一:反抗期(5-10天前):改阶段耗能较大,设定标准值时要小步快跑,弹性大:开始2-3天先给一点挑战,然后后三天放松一点(如晚起15-20分钟作为奖励),后面又进行挑战,再奖励3天晚起……
第二:无聊期(7-21天):需要寻找乐趣
第三:具备习惯化感觉,没什么阻力了,需要一些高难度挑战:21-24天调低指标,再拉一点高度回来进行挑战
元习惯是不断积累的,而表层习惯是可以分段的,比如永澄老师用一个月时间计划养成习惯,然后3-4月没有习惯养成计划,搁几个月有计划习惯。
原则:慢慢来,持续做
表层习惯特点:可以自己控制自己早起时间,当不想早起时,可以停下来,不早起。可以变动,比如冬天来了(冬藏),可以调整迟一点起床。训练自己拥有一种弹性调整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想干就干,不相干就不干了。
弹性机制:可以降低沉默成本,不会因为一两天没有完成任务没有打卡,后面就放弃
豁免权赋予:10和20天前面每一天都做到了,则可以获得一天豁免权。奖励机制应该采用 强化内在动机的方法,外部动机不能挤走内部动机
总结:一个有弹性的具体计划是表层习惯能否被执行的关键。只有具体的计划才能被更好的落地,永澄老师的表格就算具体计划的体现。给自己的计划设定一个范围区域,然后在自己的设定的区域内玩转,自己和自己比赛竞争,从中获得习惯养成的乐趣与成就感。
5-启动
标签:规避风险、激励
在计划启动以后,随着习惯养成第一阶段新鲜期的度过,随之而来的是平淡的无聊期,无聊期的和后续阶段的痛点问题“我为何要这么辛苦的做这些呢?执行这些真的有用吗?”,想必很多人都很遇到这个问题,那么应该办呢?
先看一则故事:传说伊丽莎白女王一世要甄选全英国最好的马车夫,最后有三人入围。女王只问他们一个问题:“若是我的马车要经过一个悬崖边,你们如何保障我的安全?”第一个人说马车就算只离悬崖边1尺,也绝不会有事。第二个人自称驾驶技术更好,马车离悬崖2寸远也不会翻落。第三个说:“陛下,我不走悬崖边,我绕道走大路。”结果,第三个马车夫获选。因为聪明的女王知道,保障安全的最好方法,不是靠陷于险境时的解围技巧,而是避免置身险境。
回到正题,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这个痛点,根源在于没有看到未来的自身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的客观存在性,没有规避这些风险的措施并激励自己继续往前走。
可以采用方法如下规避风险:
✔主客观激励+if than 思维模式+口号激励的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自己在遇到风险问题时放弃执行,让自己回到初心,回归最初的自己,最终打消放弃的念头。
✔评估可能出现的所有客观困难,并一一给出规避该风险的办法:例如计划是晚11点入睡,而我又时常有躺床上玩手机的习惯,为了规避此风险,规定躺床上只能玩10min手机,让后让手机自动进入免打扰模式,采用收藏功能必须处理的内容推迟到第二天。
✔奖励激励机制:奖励机制激励方法需与内在动机相关联(绑定自身价值相关联的东西),这样可以使奖励机制得到良性循环。
总结:计划的实施贵在行动,在行动中尽早发现风险,然后规避它并及时激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