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气和”
黄岐之
(一)
人体生理活动中,物质的运动与生命的活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之“吃喝拉撒”与“生老病死”是密切相关,这是远古医学与现代医学,东方医学与西方医学的相同观念,也就是生命的研究是建立在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础上。然而,至今人类只能在地球上看见生命,说明不是有物质就有生命,生命的存在与物质的种类及存在,甚至存在的方式都是密切相关的。
对于物质的认识,现代科学着眼于从整体分化出的个体物质成分及作用,让人类从宏观深入至微观,从物质微粒的性质了解到物质的结构,认识到物质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个体物质的相互作用或反应决定物质的变化。由此,对生命体的认识形成了“原子,分子,细胞,器官,生理系统”等的结构学说。
在中医理论中,物质称之为“气”,气是物质(含成分复杂的整体)的各种性质的表现。例如,五味是食物的辛、咸、甘、酸和苦;气候有寒热湿燥风暑六气。在气一元论的学说中,气的变化运动是阴阳关系所至,一气生阴阳。如物质的变化是由于内部存在矛盾,矛盾有诸多方面。人体生理之气是由阳气和阴气构成及变化而推动,人体之中气又分五脏六腑之气,一气中含有诸多气。
万物都是气,气含阴阳,阴阳关系推动气的变化。气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相生相克,制化气的变化。
人之生气是阳升阴降,一气周流,一气又含五脏之气,具体表现在十二经络之经气的流注。
中医的“气”物质观,是建立在物质(含成分复杂的整体)宏观性质基础上,物质的表现是阴阳五行关系的体现,这种关系是互生、互存,气中含有诸种气,气有五行,五行相生相克,互相制化为“气和”。
“和”的本义为和谐,引申到平和、温和、柔和的意思。气之和是气中诸气五行互存,相生相克的结果。“和”为表现,“和”有诸“气”互存的生克关系,反应了现代哲学观点,事物皆存在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气和”是生命存在的条件与状态,生命的存在依赖五脏(五行)诸气的互存与生克,并不是此消彼长至有此无彼,而是从一种“气和”的状态到另一种新的“气和”的状态。
气是从宏观性质认识物质的方式,是古老的哲学思想的运用和发展。现代科学实践告诉人们,与生命有关的物质,其(微观性)认识难以穷尽。从分子和细胞的微观角度来说,分子和细胞的复杂性及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是不同的。有的能让我们捕捉而知晓,有的是相互作用的“中间体”;有的含量高,能有效地测量,有的含量极低,难以检测;有的在分子群或细胞群中,表现“活性”,有的离开生命体环境,就丧失了作用;有的个体独立活动,独立作用明显,有的个体作用不明显,与其它难以区别。因此,从气的物质观去认识和表达生命活动是很有必要,十分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上千年的实践证明了中医理论及观念的有效性及正确性。这是为什么中医从物质整体性认识人体生理的原因,及与西医根本不同的地方。
综合上述,人类对生命物质的认识方式不是唯一的。物质对生命的作用有其复杂性,了解其中的奥秘与认识角度及方式有关。
(二)
大家知道,任何科学认识都是建立在基本原理之上,能量守恒和质量不灭是现代科学物质观的基本原理。从气一元论学说去看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遵循的原理是什么?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一气产阴阳。人体由气而生,阴平阳秘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阴平阳秘是阳气与阴气处于“气和”的状态。
气含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人体中五脏为五行,五行五气生克制化维持生理平衡,即“气和”的状态。
“六气五行,皆备于人身。内伤者,病于人气之偏,外感者,因天地之气偏,而人气感之。”人体有六气,处于“气和”的状况是无病,“内外感伤,总此六气”,“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摘自黄元御《四圣心源》)
“中医治病之法,不外乎调气而已”,这是对中医治疗的一种合理的理解。调人体之气,要基于“气和”,因而,不能见气治气,见痰治痰,见血治血,需要考虑如何恢复人体“气和”。治病求本,以平为期(此“本”为“和”),这是中医的医治原则。因而有“攻邪扶正”、“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等。
(三)
人体中气和是生理变化的根本。 “气和”是中医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可以称为:气和原理。是“气”物质观的科学认识基础,气中诸气是相互依存,共生,相生相克制化而气“和”,气因和而生。中医的治疗是利用诸气的这种关系调气之和,因此,药方讲究配伍,因人而异,才有效果。
(《医学随想》文集为原创系列,版权所有,转载和引用时,请说明出处,否则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