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本是一件积极的事情,但是盲目地热血,很多情况下却是灾难的开始。1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曾盲目地热血,结果却给中国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记忆。而如今,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时,不知道能从中看到多少教训,又能从中得到多少指导呢?
共计172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123年前的一天,一封异常特殊的电报被送到了光绪帝的面前。当电报被打开之后,光绪帝的眼中突然冒出了闪闪的金星。原来,随着朝鲜国中内乱的升级,朝鲜军队已经越来越显现颓势。他们在危亡之际得到了清政府的军力支持,但就在此时,日本也随之派遣军队进入朝鲜境内。
很明显,日本的用意不在于帮忙镇压朝鲜叛军,而是为了借此和清军一决雌雄。亚洲东部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开始碰撞到一起,一场激烈的大战在所难免。
而这时,清朝出现了两个呼声:一个是求和,认为此时的中国国力尚不能和日本正面冲突,这一派的代表是李鸿章;而另一个,是决战,认为清朝应该通过和日本一战而逆转“破船”之论,让西方国家看到中国真正的实力,这一派的代表则是光绪皇帝。
两派各据论点,据理力争。而在曾经巡访东西各国的李鸿章看来,维新变法之后的日本已经重获新生。虽然大清王朝的人口和财力都不输给日本,但论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时动员能力,“体积庞大”的清王朝其实是远远不及当时的小岛国日本的。
而光绪帝这边呢?自从他登基以来就一直碌碌无为。由于清朝在对外战争中已经遭遇了几次惨败,他太迫切地需要一场战争的胜利去证明清王朝的实力,同时也是证明自己的能力。而就在他和李鸿章争执于朝堂之上时,有一个人发话了:
“大清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击败日本,把日本从地图上抹去。不仅如此,还要将日本变成中国一个省!”
说出这句话的,正是曾国潘的孙子曾广钧。在他这句话的刺激下,光绪帝更加坚定了和日本开战的决心。于是,当日本的军队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朝鲜半岛时,清朝这边也开始集结一支大军准备扬帆出发。
但是,在李鸿章看来,这场战争的胜算实在是太小了。作为晚清最有名的外交重臣,他与西洋各国交往多年,自然也和东洋的日本打了很多年交道。对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这数十年的变化,李鸿章可谓看在眼里,记忆犹新。而在他的考虑中,清朝只有避开和日本的正面冲突,将日本军队拖进持久战,才能有决胜的希望。
可惜的是,李鸿章的主见并不能左右光绪帝的决心。毕竟“圣谕不可违”,无奈的李鸿章只得全力备战,而后下令让他辛苦组建的北洋舰队出航开战。
此时,李鸿章心里想的,其实并不是如何让清军决胜千里,而是如何与日本的军队打个平手。因为随着战事的发展,李鸿章越来越看出一件细思极恐的事情:日本这次看似简单的趁火打劫,其实是它给清军布下的一个巨大的圈套!
果然,初战的结局确实证明了李鸿章的设想:先是平壤之战在占据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败北,后又是黄海海战一战损失水军精锐。清军一溃千里,黄海国门告急!
很快,日军又趁势夺下了鸭绿江,浩浩荡荡地杀进了东北。这下,光绪帝面临的,已经不是如何战胜日军的问题,而是如何守住京师的问题了!
而此时,李鸿章再次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清军应将日军拖入人民战争的汪洋,避开与其的正面交锋。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也许“拖敌”才是制胜的不二法门。
但是,自从日军攻过鸭绿江之后,金州陷围,旅顺城破。日军一路势如破竹,距离京师就只剩下几步之遥了。如要拖敌,那京师怎么办?要迁都,那肯定不可能!
于是,在这危机关头,光绪只能继续从各地调兵遣将,让其开赴前线。但是,由于光绪帝天天叫着“不胜则军法从事”,导致前线的军队士气大跌。结果,清军每逢一路兵马开过去,就败下来一次。而随着败报的堆叠,光绪帝终于失去信心了。
终于有一天,他叫来李鸿章,问他:“与日本谈和,是割地还是不割地?”
李鸿章斩钉截铁地回答:“割地不行!”
可是这时候,光绪还是没有听从李鸿章的意见。在史书中,有一句话说出了当时光绪的心态:“光绪之意,颇在速成。”看样子,光绪只想着快点结束这次战事,而不是争取更多的筹码。
结果,当日本的谈判书送到清廷案桌上时,朝廷官员无一惊呆惋叹。而此时,李鸿章又向光绪帝说了一次:“拒不割地,应将日本拖入持久战,定可取胜。”
然而,光绪帝还是没有听他的话。只见他用颤抖的双手提起桌上的墨笔,犹犹豫豫地写下了一个字:“允”。随后,命李鸿章携信出洋,前往日本马关与日本敲定停战事宜。
据说,就在李鸿章签下《马关条约》前的最后一刻,他还曾老泪纵横,对着谈判桌边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说:“万一谈判不成,只有迁都陕西,和日本长期作战……日本最后必败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