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难得回家早,所以陪老妈一起睡前散步,刚出小区就碰到陌生人问路,而我们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换乘方案:我的是就地骑共享单车去换乘地铁,她的是步行一段距离去坐可以直达的公交。
我相信我们都给出了自认为最优的乘车方案,毕竟我的快捷高效,她的经济实惠。只是由于各自考量标准的不同,所以结论也天差地别。
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我几乎都是通勤时间出门,自行车+地铁的方案永远在时间上最有保障,自然是不二之选。已经退休的老妈一般会故意避开早晚高峰出门,而且能溜达就不坐车,能坐车就不乘地铁。倒不单是为了省钱,而是她特别怕吹空调,而地铁里的空调比公交车上还凉。
而这两个我们眼中的最优方案,哪一个才是路人的最优方案呢?经过深刻地复盘,我看可能都不是。首先,会来问路的,大概不是本地人,而我俩道路名称加东西南北的描述方式,可能对方根本没太听懂……其次,会在马路上拦住别人问路的,应该更多是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人,我的共享单车方案对他们来说也许过于复杂。再次,当时已经过了晚上10点,老妈提供的公交线路是否仍在运营,我们都不太确定。
你可以说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我俩不够用心,如果当时我带了手机,用地图APP展示给对方几种可选方案,就不会存在以上问题了。也有一定道理,因为指路毕竟是个简单任务,一定可以经过分析得出绝对的最优方案。
但如果碰到复杂任务呢?比如对方带了大件行李,那么推荐有外置行李舱的郊区线路,就比市区线路省下全程行李票的开销。比如对方扶老携幼,那么站点更紧凑、服务更体贴的小区车线路可能就更合适。比如对方行动不便呢,那么在推荐线路的同时,还要注意选择附近无障碍设施完备的站点。比如对方需要先给公交卡充值或者给自己买个水呢,那么会路过便利店的路线自然就会排序上升。那若是以上的种种比如同时发生呢?你还依旧可以笃信唯一的最佳方案是存在的吗?
以上,我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给别人提供的任何建议,可能最终都不是本人的最优路径。反过来说,我们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进步,可能也并不会一如自己期待得那般顺利。
毕竟经验的机械复制,即简单模仿,会受到各种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掉入胜任力陷阱限制创新,并最终发现经验其实越用越没用。而从经验中深度挖掘因果关系,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指导以后的行动,也没有看起来那般科学合理。因为现实世界永远比既有框架复杂得多,根本不存在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公式。
一如詹姆斯·马奇先生在《经验的疆界》一书中所描绘的,无论个人经验还是集体经验、历史经验还是当代经验,人类的经验始终是有其疆界的。我们需要在复盘经验、利用经验的同时,小心不要被既有经验蒙蔽和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