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本身,就好比一盘散沙。
如果不整理好知识,散沙始终是散沙,不成系统。
但整理好的知识依然没用,因为砌成砖块的沙子,只不过是砖块,不是楼房。
所以你听再多罗辑思维也没用,那是人家的,不是你的,你只不过知道了“世界上有这么一种思考方式和思考结果”,但此事和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读书,然后平时喝酒聊天的时候倍儿有料,出口带典,闭口有证,吸引目光无数,到哪都是焦点。
但细细听来,说得无非是某某人认为,某某人觉得,即便深略了某某人,那些想法你事后去网上一搜,嘿,还是找到了某某人。
这叫知识搬运工,将知识从Wiki或者某人博客搬到了饭桌上。
我仿佛能看到无数小矮人背着砖块在赛博和真实之间不停奔走,好不倦累。
一个人,即便把羽毛球高手心得背得滚瓜烂熟,也依然不会打羽毛球。
一个人,即便把乔布斯传看得倒背如流,理解分析能达到职业评论员的顶级水准,他依然不是乔布斯,只是个死跑龙套的。
所以,知识即便成了体系,你不用,没有实际使用经验,这些知识依然只是沙子堆成的砖块,啥用都没有——有的只是潜在的使用价值。
你要去用,不断地用,以各种方式去用,用出经验,用出感受,这时候砖头才不是砖头,而成了地砖,成了墙壁,成了天花板,最后成了一栋属于你自己的房子。
而大部分人只停留在:哦,这事我知道,就是那XXXX,符合YYYY,只要OOOO,就能SSSS。然后一做起来,隔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