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眼中懂礼貌、嘴巴甜的孩子会更讨人喜欢,尤其是逢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人人夸赞。但事实是,很多孩子往往不愿意主动和人打招呼。
很多人小时候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与父母一起在路上碰到父母的熟人,但自己不熟悉的情况下,父母通常会说:“xx,叫叔叔(阿姨)好。”如果孩子没有开口,父母就会补充一句:“我们家孩子比较害羞、胆子小、内向”之类的。
前几天在小区里遇到楼下一家人带着孩子出来散步,他们家小孩A比清清大了两个月。我平时上班,邻里之间比较少走动,就是上下楼碰到了会打个招呼。那天我主动跟小孩打招呼:“A,出来玩啦。”A父母立刻笑容满面的跟我回应,同时跟A说:“A,赶快跟阿姨说你好,说啊”,A一脸不乐意,A妈妈很坚持,一个劲的哄劝A“小孩子要有礼貌的,要跟大人打招呼的,这才是好孩子”……一通下来,折腾了将近五六分钟,小家伙最后都哭出来了,我赶紧说“没事没事”,没想到这几句话一说,A的爸爸反而按捺不住了,用有些责怪的口气说A“你这孩子在家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在外面打个招呼都没胆量啊!”被爸爸这么一凶,A哇的一声委屈的大哭起来。见此情景,我也不便再说什么,很识相的走到一边去了。
我心里其实很不好受,所以远远得看着他们一家,看他们接下来要做什么。A大哭不止,妈妈也哄不住了,大概跟他爸爸说了几句责怪的话,回头看看我,一脸尴尬的笑着,“我们先回去了,不好意思啊,孩子不懂事”。
看着他们三人逐渐远去的背影,我忽然有些百感交集,我小时候就有这样的心理阴影,因为不主动跟大人打招呼,从小被贴上内向胆小的标签。在长辈们的眼里,能说会道的孩子,总是最惹人疼爱的;在老师们眼里,口齿伶俐的孩子总是被多看重几分;甚至在一些公众场所,陌生人也愿意给外向的孩子更多的帮助……
在漫长的学生时代,我几乎都处于一种痛苦的自我否认当中,甚至演变成了一种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带着这种自卑,我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努力博得别人认可,引起别人关注,转移到了对自我的提升。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真正坦然接受自己的性格。
对父母来说,打招呼是最基本的社交礼貌,可是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1.陌生人焦虑
小孩对陌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婴儿在五个月大前,任谁抱都可以。但在六个月大前后,突然间,除了妈妈(主要照顾者)外,好像看谁都不顺眼,谁抱他,他就扭头大哭。我们通常都以“陌生人焦虑”,来形容这个现象。
虽然这个焦虑,会在一岁半后,逐渐淡化,但随着年纪渐长,在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刹那,他们会有一些直觉的警觉。他们会静静的看着陌生人,好像是在以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去观察“这个人安不安全?”、“他对我好不好?”。
这可以说是小孩子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透过那样的能力,逐渐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2.小孩子也有自尊
在过年这样的场合,有些亲戚一年只见一两次,对小孩来说,其实是陌生人。但是在小孩子还没准备好的时候,就要求他与大人打招呼,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大人就说孩子“没礼貌”,我深深能体会这种感觉,这是一种羞愧,也是一种挫败。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败的是自己做不好,让成人失望。
大人以为一句平常的责备而已,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伤害和心理阴影。伤害孩子的尊严,最大的影响就是孩子不敢正视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
♦️♦️♦️
父母应该明白,强迫孩子“打招呼”并不能教会孩子社交礼节,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抗拒心理,所以,清妈的建议是:
1.简化打招呼要求。在孩子刚开始学会说话、刚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时,怎么能一下分清自己的爷爷与别人的爷爷,自己的姥姥和全楼人的姥姥呢?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一律用“您好”来打招呼。这个时候,要的不是华丽的用语,而是礼貌的意识。
2.示范在先,从语言示范到姿态示范。其实家长在陌生人面前示范性展现,对于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你有没有上前一步,主动、热情报以微笑,真诚地向他人问好,其实都被小小的孩子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3.多带孩子参观访问。与人打招呼、交流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环境适应性的客观反映。当一个孩子去过了很多陌生的环境与地方,也就提升了他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多去拜访不同的人,他也就会对于陌生人的恐惧脱敏。
4、每次孩子主动完成打招呼后,及时对孩子进行中肯的认可和鼓励。
5、避免用“孩子害羞”、“孩子不懂礼貌”等负面语言,试着换成“我的孩子第一次来,需要一点时间来适应”。
清清大概2岁左右,引导他说“阿姨好”他会很乖的跟着说“阿姨好”,到了3岁多,即使在家里做足了功课,提前跟他说好,我们要去谁家,那里都有谁,等见了面要怎么叫,到了现场,也是不肯叫的。我从不强迫她,还被不少人称为“太惯着孩子”。
但是我知道清清并不是不懂礼貌,他只是需要时间来融入这个环境。他没有打招呼,但是会报以微笑,亲戚带他玩或者给他吃的,会主动说谢谢,结束以后,会快乐地和亲戚说拜拜。
对待孩子,我们需要更多善意和耐心,融入环境之后,孩子自己会主动去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