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日记的习惯,我是小学就养成的。然后断断续续的,从初中到大学,写日记的习惯就没有断过,直到工作之后,日复一日的生活让我对写日记产生了厌倦,还有写了这么多日记万一被人偷看了怎么办的莫名其妙的担心,就断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没有写日记的那段时间,似乎成了人生的空白,很多事情都回想不起来,才断断续续的开始重拾手写日记的习惯。直到2019年底,才算是捡回了每日一记的习惯,但为了省事也为了更好的隐私度,从手写变成了线上记录。
所以,对于写日记的好处,自我感觉算是有一点话语权的。
就不说写作可以锻炼遣词造句、提高表达能力这些人尽皆知的好处了。就谈一谈,对我自己而言,最深刻的三点好处。
首先,留存生活的印记。有这么一句话,“没有记录的人生,似乎没有存在过”。因为有了写和不写的断层,所以对这句话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的记忆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精准,常常因为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喜恶而做出变更,如果没有实时的记录,多年以后,你记忆中的未必就是真实发生的。
或许有人说有些事情忘记就忘记了,记不记得又有什么关系。确实,记日记一段时间看不出什么差别,但是就我自己的感受来说,长年累月地坚持,等到回过头再看以前的日记突然会发现,生活的好坏原来都是有意义的。当下让你难受、愤怒的事情,或许后来促使你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而当下让你开心快乐的事情,却让你耽溺沉迷,反而让自己耽误了很多。你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怎样生动的在生活中体现出来的。而经历这一番之后,你才会在未来更平和的面对生活的“好坏”,人生的起落。
其次,整理杂乱的思绪或情绪。曾经有一段时间,看过几本关于冥想的书,也尝试着用冥想来整理心里杂乱的想法,但收效甚微。我也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可以让自己沉浸在一个问题里不断深入不走神,然后冥想过后达到神清气爽的状态。于我而言,这个过程真的很困难。虽然在冥想前也会设定一个主题,但思绪就像充了气的气球,一有风吹草动就四处飘散,然后就会转移到各种无关紧要鸡毛蒜皮的问题上。
但是写作的时候不一样,当你一字一句写下或打下文字的时候,手、眼、心、脑都集中于一处,没有开小差的余地。想要精准地表达,就要不断地在脑中检索最合适的词句,而这样一个过程,更能让我理清心中真正的所思所想,反而比冥想的效果更好。
最后,抒发郁结的日常,保持良好的心态。没有人的生活是十全十美的,总会碰到一些让人生气的鸡零狗碎、蝇营狗苟,但又不是每一次都能义正言辞的拒绝反击,或者倾诉他人。有些事情,说给别人显得自己小鸡肚肠,放在心里又让自己如鲠在喉。这时写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纾解方式。
有一本书叫做《手写人生:改变焦虑、抑郁和悲观的习惯》。作者通过各种实验,阐述了写作对于缓解抑郁、改变焦虑有很好的作用。我的亲身感受是,很多事情即便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或者无力改变现状,但只要写下来了,就好像找到了一个临时的存放点,就不用再郁结在心,让自己能更轻松地面对第二天的生活。
再退一步说,记录的过程,相当于给了自己一个反思自省的机会。在事情发生的当下看不到的部分,事后你才能看到。比如和人发生冲突,当下只有生气、争吵,但是回想的时候,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会发生冲突,真的全部都是对方的责任吗?自己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冲突的发生大部分情况下都离不开两个人的“功劳”,然后你才会自省做出改变。等下次再遇到相同的事情,才可能避免或者有更好的应对。
所以,如果可以请坚持写作,最终时间会透过你的记录告诉你各种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