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短说(五)

      说到养儿育女,咱们的“独生子女”,比我们那时候,有更多的难。我们的那时候,挣到手头的钱不多,月薪能有个50元、60元,就已经不算少。工作实行的,是周六工作制,加班加点常态,基本都是做贡献。那个年代的人,虽然有小家,但觉着整个人,都属于大家。这个大家,不是大家族的家,而是国家的家。     

    人是国家的人,当小家与大家,有了孰轻孰重权衡时,都会义无反顾倒向大家。双职工的夫妻,整天忙乎“大家”的事,小家孩子该咋办?孩子大点的,上幼儿园,早、晚接送即可,耽搁不了上班;上初中、高中的,随身带一把回家钥匙即可。如果家里有老辈,居住在大地方、好环境,稀奇着孙辈的,放心往那一送,那就再好不过。当然孩子所需费用,每月只多不少;关切孩子,靠忙里偷闲、频繁往来书信。虽然也苦、也累、也情感煎熬,但内心执念坚定,只要孩子好,所有付出都值了。     

      咱们的“独生子女”,已经人到中年,曾经背负“娇生惯养”虚名,当下所处社会背景是,就业竞争尤为激烈,早就没了所谓“铁饭碗”;看似收入几大千、甚至过万,但在啥都要钱、啥都涨价的困境中,手头的那几个钱,随时都会捉襟见肘。现在生育政策,确实放开了,生两个、三个,都允许。可在自个生存焦虑、压力面前,传宗接代早就后继乏力。愿意生一个已属勉强;生两个、三个的,近乎奇迹;不想生的更是多了去。生育孩子不容易,养育孩子更是难,光有爱心远远不够,还得靠真金白银来支撑。自己养活自己都犯难,要养育好后代,无异于天方夜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