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塑造自我报告——知识优先级

大学生学习思维与元认知第六次作业

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电气2102谢启祥

指导老师:张淑娟

1.我学到了哪个知识点?(作答要求:展示一个新知识点,标出处)

知识的概念——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好处的那些信息——李笑来

哪些知识更值得学习——体系化的,长期有用的,有繁殖力的反脆弱的知识——《超越感觉——批判性思考指南》

2.我之前是怎么想的? (作答要求:调出自己的旧知识)

知识的概念——所有我接受到的言之有理的信息

哪些知识更值得学习——课堂上的,书本上的,或者能缓解燃眉之急的的知识。

3.我之前的想法怎么样?(作答要求:找出新旧知识间的不一致,更新自己的认识)

真正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而我之前的想法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点,只把正确的信息误解为知识;并且长期来看有好处,然而我的理解恰恰相反,且没有远见,所学只为解决当下。

对于什么知识更值得学更是不加思考,没有区分。看似我是主动学习这些书本,课堂知识,实际上也是被动学习,我课上教什么我就学什么,不加选择的去学习,所以不教的知识就没去学。精力是有限的,知识的范围是很广的,于是就需要用到“又尝饭饭”的标准来区分哪些知识更值得学。

4.我应该怎样想才对? (作答要求:展示你能关联到的一切,可解释现象、可关联其他知识、现象、议题、事实等,可比较、可分类、可找因果等)

对于个人来说,“知识”的范围比正确的信息要小的多。区分这点才能把知识与正确的信息区分开来,且避免少接触一些无用的自以为知识的信息。区分的要点主要两点,第一,这所谓的“知识”要对于自己有用处,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做出决策;第二,这些信息要长期有用,而不仅限于当下。依靠这两点来区分“知识”和“正确的信息”。

对于什么知识更值得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处于最高优先级,课本中的可能只是一个学生该学的“知识”。除了这个身份外我实际上还有其他身份,作为其他身份的我也需要学习很多知识,而不仅限于课堂,书本。甚至其他方面的知识更加值得学习。至于如何区分,参考“又尝饭饭”的标准。简单举例,如何做人的知识一定比考高分的知识更加值得学。

5.我怎样才能用上它? (作答要求:反思自己,优化决策,详细展示情景,参考5W2H: who, where, why, what, when, how, how much)

什么样的信息应该接收?什么样的知识应该置之不理?什么人说的什么话算是知识?又有哪些知识更加值得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不必那么深究?当时间不够的时候,我最优先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放在其次,什么样的知识不必要去学。

6.我是怎样用它的? (作答要求:用此知识点来评价自己的学习,说明哪些是需要保持的,哪些是坚决停止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为人处世>学会学习>专业知识>其他。这是我依据我现在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又尝饭饭”的原则所界定的当前阶段知识价值排行榜。

为人处世是身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人要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且不断升级,价值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举止,因此正确的价值观念尤其重要,于是放在最高优先级。学会学习毫无疑问是我上这堂课的目标之一,这我能够受用终生,因此放在其次优先级。专业知识自然是从就业角度看了,最近又在网课期间,这一认知的明确尤其重要。上课时切记离开手机,专注课堂。而不要本末倒置。刷视频所学到的所谓的知识相比之下就不重要。以学习知识为借口刷视频而不去学习最重要的知识只是在偷懒罢了。

7.我还想怎样用上它?(作答要求:设想新的应用情景,为实际应用做准备)

这在人际交往中尤其重要,对于他人的话语,评价也好,观点也罢。专业人士的观点往往是很重要的知识,而非专业的可能只是信息。有的人对你的评价可能很有价值很有意义,有些人在找茬,区分知识和信息尤其重要。其次,确立知识的优先级,这实际上就是用于做事上,优先做什么事?什么事可以暂缓?如果我的大学学习与社团活动等发生冲突,我应该优先处理哪一项?等等其他问题,“又尝饭饭”会很实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