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个人系统精进的步骤
1.进化论
上亿年的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残酷生存竞争成就了今天的我们。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进化让人类物种延续至今,对真理的极致的探索,对心理倾向不断的认知,提高个人反射,理智和情绪系统和谐共处的能力,让个人系统的性能不断优化升级,使我们脱胎于动物,成功超越了其他生物,最终成为了这个星球的主宰,并有走出地球,向更大的太空拓展的可能——正如我们的祖先走出非洲大草原。
语言的发明,让存在我们脑海的想法可以通过沟通交流被其他人理解,第一次让整个人类的知识增长加速。书写的发明,不仅让沟通交流的范围更广,也加速了知识的增长,并使知识得以存储——图书让教育成为可能,教育又进一步推动图书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系统积累知识的方式,让知识遵循“复利法则”爆炸性增长:知识增长的涓涓细流已经变成了势不可挡的洪流,并且还会以更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知识的进化速度是如此之快,知识进化的力量也是如此的强大。即使人类的智力和道德水平依旧停留在上百万年前的水平,我们依靠知识的力量就能主宰自然,主宰世界。甚至在同个人类群体中,也因为获得知识程度的不同,导致高级知识群体相对于低认知群体占有更多的生存发展资源。社会的竞争态势已经转换到知识的竞争,转换到认知水平程度高低的竞争。
所以我们会把生命的前十几年或二十几年投入在通识教育上:早教,幼儿园,九年义务教育,初高中和大学等等,都是我们积累认知,以理解当今社会运行规则的方式,也是我们能顺利融入由不断增长的知识推动不断升级的社会的唯一方式。人类知识的增长是如此的快速,由不断增长的知识塑造的人类社会变化是如此之快。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通识教育,个人该如何融入已经完全脱离原始形态的社会?我们天生的生存能力已经完全保证不了生存了:只会打猎、摘果子、生火和使用石块的技能,在需求会种地的农业社会还有一些机会,但在需求会使用机器的工业社会还有机会吗?在需求会使用电脑的信息社会还有机会吗?在需求会使用数据的数字化社会还能生存吗?
另外,让我们焦虑的是,人类知识快速的增长造成了社会变化加剧,即使我们完成了几十年的通识教育,在踏出校园的大门,开始接触社会的时候,我们发现所学的与当下社会所用的已脱节!特别是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我国,这种现象更加的严重,甚至有言:毕业就失业。
面对自身知识的落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快我们的学习速度,让我们的知识可以赶上社会所需,通过终身的学习,提升认知,防止自己被快速增长的知识裹挟的社会抛弃。幸运的是,得益于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通过科学的方式,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释放大脑的潜能,进化出更高的性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认知,跟上社会的发展,甚至有机会超越社会的知识,完成自我实现。
2.复利原则
下面我们来看如何采用科学方法,高效实现自己潜力最大化释放,实现人生的成功。
首先来看一个公式:(1+0.01)365=37.8 (1-0.01)365=0.03
正确的方法让每天进步一点,与时间做朋友,随着时间的延长,个人系统得到优化升级的程度就越大,潜力的释放程度也越大。这就是著名的“复利原则”。
从公式中知道,我们的重点应该在确保每天那0.01的正向增长,持之以恒便可得到蜕变。关于如何确定0.01正向成长的位置,和使正向增长持续足够长的时间的问题,我们从以下“难度等级圈”来分析:
从个人吸收知识的难易程度看,我们可以把知识的难度等级分为三级:
第一级为舒适区,就是人体在吸收和消化这个区域的知识过程中,不会产生不适的反应,人体在整个学习的体验过程中是平淡的,也是无趣的。这个区域的知识也不会对个人知识的增长有很大的帮助,同样也不会引起人体学习的欲望,大脑对这个区域的知识吸收和消化,已经不能释放足够多的多巴胺作为奖励了。
第二级为学习区,对比舒适区内的知识,这块区域的知识稍微难于自己已掌握的知识,但只要稍微花费一些时间精力又是可以马上吸收和消化的。大脑基于自然设计的进化规则,会对在这区域的学习给予充分的奖励,即释放大量的多巴胺。其作用有两个:①任何提升竞争力的学习都是个体需求的,因为它是人体在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得以生存的根本。大量的多巴胺是奖励人体顺从进化规则,保证个体具备生存能力的底层机制。②人体喜欢多巴胺,它让人体更加舒适。释放多巴胺的奖励机制可以让个体爱上学习的行为。又因为人体强大的适应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同的学习内容会让大脑释放的多巴胺逐渐减少,人体的舒适感降低,于是人体会继续尝试新的事物以保持足量的多巴胺释放,保持人体的舒适感不减弱。自然进化法则通过这种设计诱导人体不断向更高级的区域学习,不断提高竞争力,保证生存。
第三级是困难区,这块区域的知识与我们掌握的知识间的距离,跨越了整整一个“学习区”。意味着我们无法吸收和消化这个区域的知识,也无法从这个区域的学习中获得舒适感。如果长时间处在这个区域内学习,会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不适,甚至会引发厌学,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恶劣影响。就好比我们很难让蹒跚学步的幼儿跑起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喜欢微积分,让读小学的小朋友理解相对论等等。
总之,为了确保每天0.01的正向增长,让优化得以延续,我们应该在“学习区”范围内学习。个体在学习区内的学习是以尊重自身情况的前提下,高效获得知识,让个人系统具有明确的优化升级目标,充足的动力,和可量化考核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3.2-8原则
专注在个人“学习区”范围内的学习是保证我们每日进步和让学习可持续的关键。但我们知道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可需要学习的内容,想要实现的目标却是无限的:新语言的学习;PPT、CAD、演讲技巧等工作技能的学习;管理、经济、投资等领域的知识的学习等等。我们该如何解决有限精力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
前面我们提到“2-8定律”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也掌控着事情最终结果好坏与否:20%的因素决定了80%的结果,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了解这个规律对我们解决有限的精力与无限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有重大的意义,它在合乎事实的前提下为我们找到事情的关键,对我们达成预期的结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我们决定学习一个新事物时,我们建议首先使用Why→How→What的“黄金思维圈”,对事物进行深层次剖析,确定自身为什么要学习?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什么方式学习?日常学习的计划和具体安排?然后再使用“2-8分布原则”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明确真正决定学习结果的那20%内容,最后使用OKR(Object→Key
Result)工具,确定目标和细化影响目标的关键节点,把内容切细,揉在在日常生活中,保证每日努力的方向都是朝着最终目标前进的,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保证最终的成功。
举个“学习英语”的例子。从重要性来说,首先,“英文”科目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作为必修课程伴随我们十多年,重要性可见一斑。其次,“英语”是当今世界,引领世界发展的发达国家阵营的首选官方用语。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文化和语言的碰撞将会越来越频繁,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英语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的沟通语音的第一位置,长时间内都不会改变。掌握英语意味着更多的机会。最后,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不同的表达逻辑对我们丰富表达方式也有着促进作用。英语在时态上表达的严谨,会加强我们在表达过程中长期忽略的部分。精确的表达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的营造开放,平等,可理解的沟通环境,对获取个人系统提升所需的高质量的反馈信息也有极大的积极影响。那么怎么才能算是掌握一门语言呢?
我们知道,一门语音分“听”、“说”、“读”、“写”四个部分。无障碍的英语交流是大多数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所以我们简单以“说”的流利程度作为掌握英语与否的标准。在如何通过学习,我们尝试使用“黄金思维圈”、“2-8原则”和“OKR”工具,梳理和优化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实现使用英语流利沟通的目的。
第一步,使用Why→How分析英语学习:
Why(为什么做):
1、更多工作选择机会,更高的工资,有机会遇见更多优秀的人;
2、更自信,更幸福;
3、掌握多一门语言可以让自己更专注;
4、有更多学习新事物的经验;
5、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让思维更开阔,自己更开放,谦虚,提高沟通能力。
以上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英语可以获得的好处,“掌握英语”就是成功获得这些优势的目标。在这里我们停下来想一想,抛开“为学而学”的禁锢,开放思考,要获得这些好处,还有没有比学习英语更快更好的方式?如果确实没有,那么我们就把“掌握英语”作为必须要完成的目的去实现它。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主要有:懒惰、没有时间、没有方法、没有环境、记忆力差、记不住单词、坚持不下去等等。针对这些困难,我们先分析它们,并通过制定可行的方案去解决。
How(怎么做):
1、懒惰主要是由紧迫感不足,和没有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导致的。通过加入学习小组,与组员相互督促可以增加紧迫感;使用小工具首先评估自己的基础,确定自己的学习区,在学习区内学习获得成就感;——加入学习小组。
2、没有时间可以通过调整作息和利于碎片化时间解决。比平常早起半小时读英语,利用上下班通勤碎片或出差途中的时间都可以学习;——早起,碎片时间学习。
3、找获得成果的经验人士取经,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讲给他们听,从他们身上学习方法,集众家之长,总会找到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向别人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4、没有环境最快的解决方法就是报培训班,在学习上不要太舍不得花钱。在培训班里尽可能使用英语,并与母语是英语的老师们交朋友,课余时间同样可以联系,练习;——进入专业教育机构学习。
5、记忆力差,记不住单词是很多学习英语的同学遇到的问题,在我看来,成年人有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新事物时使用逻辑思维帮助记忆,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更好。就是把单词放在文章中去背,这样我们从逻辑上对单词的理解就更深,就能记得更牢;——用逻辑背诵文章。
6、学习是一段艰苦的旅行,坚持不到终点的占十之八九。让旅途充满乐趣可以提供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学习区内学习,获得成就感;达成每日目标后的小奖励,一份甜点,一个水果或一段消闲的小视频都是不错的选择;常备补充能量的小零食随时补充消耗,把因学习引起的身体不适降到最低,茶、咖啡、水果饼干和巧克力都是即时能量补充的好东西;改变烦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尝试更多个人参与的学习方式,比如更易于交流互动的面对面小班课,小组话题课甚至游学等等;——常备零食,让自己投入提升兴趣。
第二步,使用“2-8分布原则”的剪刀和“OKR工具”提炼和分割目标:
英语流利沟通→理解对话的意思→听懂对话内容→句型的结构
我们使用2-8原则剪刀,梳理影响英语流利沟通的因素,从逻辑上分析,句型的结构就是影响英语学习80%结果的20%部分,也是英语学习的系统杠杆点,是引起整个英语学习系统正向优化的关键,针对句型结构的学习就能让我们的英语学习事半功倍,也是决定我们能否顺利实现英语流利沟通的关键。
所有的语言都遵循“主语+谓语+宾语”的结构,英语也不例外。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型,都是从这个基本的结构延伸而来的。比如,我们来看最简单的句型:我是嘟嘟。“我”是主语,“是”是谓语,“嘟嘟”是宾语。复杂一点的:坐在凳子上,翘着脚,东张西望的人,是,我们熟悉的嘟嘟。这个句型中,“坐在凳子上,翘着脚,东张西望的人”是主语,“是”是谓语,“我们熟悉的嘟嘟”是宾语。组成句子主语的小段落中,“人”是主语,“坐在”、“东张西望”、“翘着”是谓语,“凳子上”、“脚”是宾语。所以,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型,我们只要掌握它们的结构,按照这个结构去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就会简单得多。那么,当确定了“掌握句型的结构”是英语流利沟通的关键目标,下一步我们使用“OKR工具”把目标进行细化分割。
句型的结构→读(背诵)→写→说→听
以上是使用OKR工具把掌握句型结构的总目标按影响大小先后,从易到难顺序进行切分。读(或者说背诵)范文是掌握新语言句型结构的首选。一方面,大声的背诵可以加深大脑对新句型的记忆,也可以培养对单词发音的熟悉感;另一方面,大声背诵可以有效训练语言发音的肌肉,对提高发音准确性有很多的帮助。使用学习到的句型写日记是帮助我们熟悉句型结构,灵活使用并拓展句型结构的好方法。日常的沟通表达是我们把背诵了的,拓展了的句型进一步实践的最好机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日常话题,语境甚至沟通用语的不同都是检验我们所学,巩固我们所学的助推器,这也是个人系统与外在环境联系的第一站。外在环境反馈的信息会让我们得到更多反思的机会,也意味着我们获得更多进步的机会,说多,练多,进步就越多。最后是最难的听力:口音、语速、句型结构甚至文化差异等等都是造成理解失真的原因。在自己听力的学习区内,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比如体育、游戏、电视剧、文学等首先切入,每日坚持,专注于句型的学习,在随着新词汇不断的积累,我们相信肯定实现最终的目标。下一步就是把读、写、说,听融入到日常,形成习惯每天练习。
第三步,结合自身情况,把目标分散在日常中,养成学习的习惯,让人体由于学习消耗能量而引起排斥降到最低,天天进步,最后完成目标:
What(做什么):
1、早睡早起,保证完整的7~9个小时的睡眠,让大脑有充足的时间把每日所学“写”入长期记忆里;
2、跑步运动可以让大脑释放多巴胺和神经元养料,其中神经元养料是大脑神经元增长和连接的重要能源,运动后两小时内读/背诵英语范文,利用人体系统能量最充足的早晨时间段学习,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3、在上班途中使用小软件学习,练习听力和学习新句型,《老友记》、《摩登家族》、《生活大爆炸》等经典美剧都是好素材,另外一些物美价廉的小程序,比如《百词斩》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推荐学习区内的素材作为听力练习,教育机构的APP也有适合的素材供我们学习新句型,这些都可以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英语;
4、业余时间,如下班后,周末尽量订课练习口语,保持每日都有1个小时左右开口说的习惯,加强记忆;
5、坚持用英文记日记,并在间隔一周后检查日记,修正错误,优化句型,获得学习进步的成就感,让习惯能够更好的保持;
6、睡前冥想20分钟,可以放松身体促进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睡眠把注意力专注于呼吸20分钟可以有效治疗失眠,改变拖延晚睡的习惯;并且长期冥想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专注度,让注意力更集中,对学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就是“英语流利沟通”的目标,细分至日常可以操作,并可以量化考核的过程。总结起来就是“早→跑→读→听→说→写→冥”七字真诀。其中我们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方法,在尊重事实,尊重个人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把想要实现的大目标,提炼切分至我们每日可以实践小目标,通过日常习惯以实现每日小目标的方式,最终达成大目标,完成了个人系统的一次漂亮升级。
个人系统优化升级的方法有很多,影响个人系统顺利优化升级的个人心理倾向也有很多。总之,明确的目标、及时的反馈、可以量化的考核,合理的系统运行规则是系统优化升级的关键。把对真理的追求当作系统优化的终极目标,养成每日反思,记日记的反馈习惯,列日常清单对每日的学习做量化考核,以理性引导反射和情绪系统和谐运行的系统规则,在学习区内学习,把进化法则释放的多巴胺奖励,作为系统升级的持久动力。以上,是使用科学逻辑方法,合理利用人体诸多心理倾向促进个人系统升级的有效路径。
4.概率论
随着个人系统升级的深入,个人潜力释放不断的增大,个人存在价值被认可,被需求的可能性就会加大,我们与外在系统的融入就会不断加深,我们肯定会遇到更多的新问题,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问题也会更多。前文说过,当下的竞争态势已经转变成“同物种间的竞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意味着在很多领域,不同于具有固定达标线的“英语学习”,很多的竞争是没有固定的达标线,或者说成功线的。
比如说英语的学习,只要我们用正确的方式,坚持足够长的时间,最后我们肯定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成功率可以说接近于百分之百。但是如何想成为口语最流利的那个人,那么成功的几率就要低很多。因为我们此时的目标,或者说达标线,变成了“打败其他人”,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我们的达标线会因其他人的优秀程度而变化。他人越优秀,达成目标的困难程度就会变得越高,甚至完全有可能无法实现。
所以说“不确定”是自然的底色,概率永远是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永远主宰着事物的发展。
暗物质,暗能量,黑洞,更高维的空间等等超越我们认知的存在,从宇宙大爆炸开始,随着时间和空间无限延续而越来越多。以我们知识积累的速度来看,我们仍然需要在探索宇宙秘密的旅程里花费足够长的时间才有可能认知到。并且由于组成物质的粒子的共轭变量不可同时测量的属性,预示着我们可能永远也不能完全准确的对事情进行预测。对世界运行规则不充分的认知,与我们对“确定性”的需求,是我们当下的主要矛盾。在条件制约下提高确定性的概率,将会是长时间里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要方式。
“概率”主导我们的发现,发展和结果。提高成功概率是我们保证预期结果的唯一方法。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认知,把未知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才是我们降低失败的概率,提高成功概率的有效方法。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受概率的主导,任何对事物结果的预测、判断都遵循概率分布:即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确定未发生事情的结果——我们有我们的想法,但世界另有想法。
我们预测不准经济周期,判断不了2019年的新冠疫情会爆发,也确定不了惊喜和意外谁先到来等等。在这些事情面前,我们的行为就像是低纬度生物对高纬度法则无助的刺探,就像勤快弱小的蚂蚁焦急地想翻过那一条永远也翻不过的粉笔线。
三维世界的我们只能看得见高维世界的一角,任何以其中一角的视线就试图狂妄的判断全局的论断是错误的;任何依靠片面一角的视线,指导全局的行为都注定的是失败的;任何抓住了一角知识就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而失去了继续探索,失去了让知识更全面的机会是可悲的。
如果说有什么法则主宰着这个世界的运行,首选答案肯定是“概率论”。我们对事物发生的概率的预测是我们试图提高认知,改造世界,把不确定性的事转化为确定性的事的第一步;也是我们根据客观事实,做出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保证后续行动的正确性的第一步。为了避免狭隘,我们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视角,降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方法提高事情预测的准确性——即用开放谦虚的态度,规避一些错误引导的心理倾向,合理利用心理倾向塑造自己在日常交往中的合宜的言行举止,营造相互尊重,诚实,正当,可理解的沟通环境。少评论,多聆听他人不同角度下对事物的见解,以此提高自己的认知,完善自己个人系统升级的方法,提高个人系统处理多角度信息的性能,降低狭隘性,以期提高预测、判断事情发展的准确性。
同时也要深刻的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概率,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提升认知,升级个人系统性能,我们仍然因根本性的局限而无法做到完全正确。避免因狭隘认知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结果的另一方式,就是接受自己的狭隘,认识到自己的狭隘的前提下做好准备,留足够的安全空间承受失败概率发生的风险:不要梭哈,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要在看似高回报的赌局里,用生命赌手枪里的是空弹……
5.安全空间
在这场同物种间知识比拼的竞赛里,在这场人类物种间的能力比拼竞赛里,影响胜出的因素实在太多,不确定性也完全超出了我们理解和掌控的范围。如果不能完全确定成功,为了避免失败带来的极端负面影响,我们就需要建立“安全空间”,把每次失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同物种间的竞争中,安全空间的建立对个人生存,对个人系统的升级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安全空间也叫安全边际,它可以让我们在失败后仍旧有足够的再生能力,争取下一次的成功。不求每次都成功,只求在人生漫漫路上的整体成功。
玻璃杯一摔就碎,塑料杯就有更好的抗摔能力。个人系统更好的适应能力是我们构建“安全空间”的关键。不断提升认知,使用正确的认知引导个人系统升级,让个人系统处理反馈信息的性能更强,更好的指导我们的言行举止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是我们关于如何提高环境适应能力的解决路径。为什么把个人系统升级作为适应环境的解决方案呢?
首先,因为外在环境是所有个人系统的总和,无论是从认知难度,还是从改变难度上看,以改变个人系统的方式融入环境都是最正确的选择。并且,在个人系统刚开始优化升级的阶段,其可塑性是最强的,意味着我们对其优化升级的难度是最低的,成功率也是相对高的。从“生物进化”赛道转到“知识进化”赛道的当下社会环境,唯一能让个人更好融入环境的,就是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的有效对接,也就是要求我们不仅仅完成通识教育,也要把不断获取知识,提升个人认知的终身学习当作人生的目标和存在的意义。在个人系统的升级上,通过与外在不断的接触交往,反思获得的反馈,内化吸收提升认知,把不断提升的认知当作系统持续升级的指导,优化的系统性能又能进一步处理更多的反馈,进一步加强了个人系统与外在环境的联系,使个人融入环境的程度更深,适应能力更强,与环境的摩擦就越小,个人的安全空间就更稳固。
其次,泥块沿着山坡滚落会破碎,相反雪球会越滚越大。个人系统性能随着优化升级的不断深入,融入环境,适应环境的能力由量变带来质变——个人系统不再是环境的外来物,也不仅仅只是环境的一小部分,而变成了重要的组成部分。至此,个人系统甚至拥有改造环境的能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依照个人的意愿让环境向个人生存发展有利的方向做出改变。
所以无论从事情可为的难易程度,还是合理程度,从提升个人系统性能端开始融入环境,比让改变环境接受个人的方式更易于操作和实现。
随着个人系统的不断升级,其对环境变化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适应能力不断加强,甚至完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环境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刻个人与环境融合的促进力量达到最大,个人与环境融合的排斥力量达到最小,个人系统和环境的融合达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再难以剥离的状态,也即个人系统的安全空间达到最大化的稳固。个人无论是在个人系统优化的程度上,还是在改造环境的能力上都达到了“治国,平天下”的至高境界,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个人价值也得以最大化的体现。
以上就是我们对个人存在的全部阐述,以及对个人如何体现个人存在,达成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出了一些理论。下面我们将使用这些理论指导日常的具体实践,在“好习惯的养成”和“财务自由”两个领域实践中检验理论的对错,同时也发挥实践对理论的提升和完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