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绿皮书》获得91届 奥斯卡三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因为这个原因,花费人民币29元去影院看了这个电影,看完后感觉这个价格观看如此电影,超值!这得感谢马云老爸(因为据网络上说这个影片马云老老爸刷三遍),也得感谢阿里影业(阿里影业是《绿皮书》的联合出品方),这么快地把刚刚获奖的影片引入国内市场。
观影过程是愉快和轻松的,观影厅里不时响起观众的笑声,是会心的笑声,而不是那种被搔痒的笑。
影片的画面很美,尤其是凯迪拉克奔驰在原野上的画面,真是太美了,饱满的色彩扑面而来,视野的变换,仿佛自己也在那条路上。
片中的人物很美,角色的美不仅是颜值,而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场的美。唐.雪利一出场,穿一袭华美的非州长袍,优美地一个转身坐上高高的靠背椅,尤如一个气定神闲的天神在俯瞰人间。一开口说话,又是那样的温文尔雅,真绅士啊。气场强大,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得到那股优雅之势。
而托尼.利普这个人物的美,却是他的真实。
影片中除了视觉上的美,还有音乐之美,听觉的享受。唐.雪利的钢琴演奏,华丽而流畅,时而灵动时而激扬,配上中音提琴与低音提琴的三重奏,真是妙不可言。可惜的是不是全场,只是为影片选取的片段,为角色服务而已。
以上这些是我对电影的观感,是感官的盛宴。
一部好的电影,除了愉悦感官,还要为精神与思想提供养分。本片不止愉悦了感官,轻松了身心,更是一场思想的盛宴。电影引发的思考与观照是给精神提供的食粮。
电影看完的当下,内心就有很大的震动,心中有许多的感想,但真要把这些感想变为文字写出来,却发现又有难度。
电影在表达什么?是种族歧视吗?
电影在透过唐的故事励志吗?
还是在讲唐与托尼的真挚友谊?
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是真的吗?
我能看到这个故事,对我的人生有什么启发?
带着这些问题,我在网上看别人写的剧透内容,脑补看完电影遗忘的部分。看戏外唐与托尼的资料介绍以及网上能搜到的争议内容。看网上发的宣传片,以及两位主演的采访短片,看到他们的对所演角色的评价。接下来又看类似的电影《为戴茜小姐开车》。做完这些,我觉得可以写点什么了。
看电影,首先是“看",第一层的看,是视觉,好不好看,打动的是眼晴,其次是耳朵及身体,这些都是感官刺激。所以现在有3D电影、4D电影。大屏幕,环绕立体声等声光电的技术在影院里的应用,以及电影的拍摄过程中的应用。这些都得益于科技的发展及应用,满足了人们的感官需求,从而让观影者有更加真实的观影体验。
所以好电影,这也是一个条件,因此就有了大制作:道具、服装、演员、拍摄地等选择的要求。这些东西满足的是感官,是物质。
除了这些,我认为好电影还得满足另外一个条件,那就是思想性。好影片要有对精神的滋养的思想意识,直白地说法就是要有正能量,我认为的正能量就是要点亮人们心中的光,产生向善、向上的力量。
无疑,这两点,《绿皮书》都符合。
去影院看电影,享受的是影院的观影条件,所以为票房的贡献是必须的,你要为电影的制作者及服务者付费,观影的享受程度与你的付费成正比。感官的享受嘛,要依赖外在,依赖物质。
而精神的享受则不受这些影响,它取决于影片的内容及影片传递的思想意识。这个东西并不只是在影院里就能得到,或是看一遍就能得到。精神的享受不是即时满足,而感官的享受却可以。
精神的享受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精神与思想有关,思想需要头脑的思考,更需要心的参予。
看了电影,只在感官层次,不算看懂电影。
说了这么多,也是电影带给我的思考吧。
接下来,我们说回电影本身。
先说电影讲述的故事是取自真人真事。剧本的创作之一就是托尼.利普的儿子。当然啦,故事取自真人真事不代表没有演绎的成分,毕竟这是电影,不是纪录片,所以不要去追求故事的完全真实性。也就是说电影有创作者的角度与立场。创作者透过电影传达了他的思想与意识。我们从电影中获得的精神食粮也正是来源于此。
片名《绿皮书》,是影片中出现的一本小册子的名字,这本小册子是维克多.雨果.格林为黑人旅客出行所写的出行指南,记录了接待黑人的旅馆、酒店、餐厅以及目的地。小册子的出版方便了黑人的出行,却也从中反映出根植于人们观念中的种族歧视的偏见。以此书作片名就暗含了影片的意识价值取向一一片中的故事与种族歧视有关。
故事发生在1962年。当时,“白人至上,黑人劣等"的种族歧视观念还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着。这种歧视是普遍的集体意识,不仅是在白人的头脑里,连黑人自己也认同了这个观念。即便是气质高贵,仪态优雅,拥有两个博士学位的天才钢琴家,有身家有学识有能力,只因为肤色是黑的,他的优雅自律里也包含了隐忍与刻意,从而让他的高贵有了一丝丝做作。这一丝做作里有自卑的成分,自卑是因为他也认同了这个偏见。所以温文尔雅里少了洒脱与真实。白人的偏见在头脑意识里,表现在语言行为上,是赤裸裸的。而黑人的偏见在潜意识里,更多的表现在排斥行为上,它的表现是隐晦的。比如音乐家的偏见表现在他不吃黑人常吃的炸鸡与啤酒,不与黑人交往,不听黑人的流行乐,也不去了解演奏这些音乐的音乐家,努力地让自己表现得象自己以为的白人一样。
影片的创作者是反对这种歧视的,但他们的表现手法却不是说教,而是采用了充满戏剧化的对比手法,用事实说话。
第一重对比
黑人雇主与白人司机,颠覆传统的表现手法:白人富有,黑人贫穷。第一回的打脸:用事实摆明黑人也可以富有,白人也有贫穷的。
第二重对比
黑人举止优雅,谈吐礼貌,有学识有能力有教养;
白人举止粗鲁,言语粗鄙,废话连篇,行为冲动鲁莽。
第二回打脸:白人未必高贵,黑人未必下贱。
第三重对比
黑人有学识,有两个博士学位,以及从小就训练的钢琴演奏,是有天分的音乐家。
而白人没学历,混迹于夜总会,在社会的底层打拼,为钱而活着
第三回打脸:黑人不是天生劣等,白人也不一定生来就有本事。
第四重对比
白人的有钱人邀请黑人来为自己演奏,欣赏黑人的演奏技艺却排斥黑人的身份,一份追捧一份排斥。
黑人面对排斥及羞辱的自尊与自重
第四回的打脸:自以为优越的白人的无知及虚伪,黑人的自尊自重。
电影的对比手法还有很多,比如两位主角的穿着对比,写信时的表达的对比,行事风格的对比等等。各位,在看电影时再自行发现吧。
两个如此不同的人却坐在了同一辆车上,踏上同一段旅程,故事由此展开,旅途中发生了许多的事,两人在共同面对的过程中逐渐改变了对彼此的看法,互相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意识上的盲点。从而放下了对肤色的偏见,一白一黑两个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黑人音乐家不缺钱,踏上去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之路,虽然有绿皮书的指导,但未知的不确定性仍然让巡演之路危机四伏。但唐依然放弃在纽约的3倍于南方巡演的舞台而踏上巡演之路,为的是改变人们的观念。影片的主题思想由此而出:仅有天才是不够的,唯有勇气,才可改变人心。而白人司机托尼也正是因为这个话而完全改观了对唐的看法,用事实证明了种族歧视的观念是偏见。当你看清是偏见的时候,偏见会自动脱落。
而唐的偏见的脱落却得益于白人司机托尼的不断肯定与看见。随着两人在一起的时间的加长,唐身上的优点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托尼,唐的音乐天赋也震撼着托尼,人身上的美好是会打动人心的。唐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打动了托尼的心。打开了心的托尼就看见了唐的好,从而由衷地说出了肯定与鼓励唐的话,行为上也做出撼卫唐的利益的行动。唐得到了白人托尼的尊重与理解。这份尊重与理解让唐松了下来,不再去证明,而做回真实的自己。这时的唐优雅自律而又洒脱,酒巴里的那场即兴演奏不可错过。当一个人真实地呈现自己时,偏见也会无影无踪。
始于证明的 唐的巡演之路,意为改变人们的观念,别人的偏见变没变,影片没有交侍,但托尼却放下了偏见,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与行为。而唐自己也放下了偏见。没有完成的巡演依然有完整的意义:因为它让两个人放下了偏见。
行文至此,我也在问自己:我们有哪些偏见?这些偏见是不是成为了信念?它们会不会阻碍我们看见美好?
挤破了脑袋去考公务员是不是偏见?
农民工的称谓是不是歧视?
有钱了就是成功是不是偏见?
做事不赚钱就是无用是不是偏见?
等等
好好地检视一下我们的思想,找出那些偏见,拿出我们的勇气,改变我们的心。
正如片中所说:只有天才并不够,惟有勇气,才可改变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