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稻盛和夫先生阐述他为攻克一个技术难关到了山穷水尽地步要绝望时,到现场去寻找答案所进行的描述:用眼情去凝视,用耳朵去倾听,用身体去贴近,用心灵去感受,这时他听到产品发出的声音,从而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
用眼睛凝视,用耳朵倾听,用身体贴近,用心灵去感受一一这句话给我的震撼非常大。
我想,这样的方法用在工作中,有这样不亚于任何人的热情,有这样对解决问题的深切期待,有这样对解决问题全身心的投入,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狂喜。
想起曾学习过的有效倾听课程中也有这样的要求,这样的方法也有助于与他人建立亲密链接,感受到对方最真实的心灵声音,达到倾听的最高境界,听到那些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思,听到弦外之音。
我想这样的方法用在家庭建设上,用在人际关系处理上也同样适用。
还记得老师曾经教给我们的,与家人相处、与他人相处需要把握好的两个比例也与稻盛先生的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秒。
这两个比例是:声音高低与心灵距离成反比例,空间距离与心灵距离成正比例。声音越高,心灵距离越远,所以声音要放低,有理不在声高;空间距离越大,心灵距离越远,所以要缩短与爱人、孩子相处的距离。那怕是在一起都不说话,呼吸的声音也可以传递亲情与爱。
所以,当孩子有问题时,我们能否安静下来听听孩子最真实的表达?尊重他,理解他,无条件地爱他。当他跟你倾诉时,看着孩子的眼晴,用耳朵用心去倾听,抱抱他用心去感受他的苦恼,与他共情,理解他,让他心里有安全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或许有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用眼晴凝视,用耳朵倾听,用身体贴近,用心灵去感受一一我觉得这既是解决问题之道,也是建立亲密关系之法,可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