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智商,专注才是成为天才的秘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有天赋的人,想要成为天才,除了可以长时间的刻意练习,还要具备对专注。这里的专注,指的是一直坚持做同样一件事,不停止。


有名家说过,天才还在于专注。郎朗之所以能被人成为天才钢琴家,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弹钢琴,注意是每天弹琴。弹钢琴需要的是长时间的专注力,如果专注力不够,那么也就不能坚持下来。


《跃迁》作者古典说:“上天给了你无限的机会,却只给你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华,所以越是优秀,越要专注。”

01专注是成为天才的秘笈


钢琴家郎朗一生致力于学习和练习弹琴,在弹琴这一件事情上他极为专注。


他小就开始练习弹琴。不仅到处拜师学艺,还专门到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的求学。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的机会,成为了当时的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著名钢琴家格拉夫曼的学生。


郎朗每天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独自一人在钢琴前度过的。三十几年时间,他从未间断练琴和学习,这也成就了他今天的辉煌。


一个人只有严于律己,长年累月的专注于做好一件事情,并且坚持练琴学习,才能享有随之而来的成功、荣誉和财富。


要变优秀,要成为行业里面的第一名,必须持续专注才行。


总之,专注,就是具有匠人精神,不忘初心,要做到战略上的专注和战术上的精益求精。不仅一心一意专注于当下,而且长期盯着一件事来做,一直把事情做绝。


成为一个领域的天才,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郎朗只是通过长时间的专注和学习,才达到了现在的高度。专注就是郎朗成为天才钢琴家的秘笈。



02一生只专注做好一件事


众所周知,巴菲特从小就喜欢阅读,而且他也是终身阅读和学习的践行者。在《成为沃伦 巴菲特》的纪录片中,巴菲特每天都按时起床,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新闻、财报和书籍。


曾有人问巴菲特是如何工作的,他这6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就是阅读。”


正是巴菲特专注阅读,不仅读过大量的商业书籍,而且各种金融理念熟记于心。凭借着读书之多,让他成为全球著名的投资商,而且是享誉天下的“股神”,是人们崇拜的传奇人物。


巴菲特说:每个人终其一生,只需要专注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比如,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70多岁时,仍专注服务用户,做出最美味的寿司,是一种对美食艺术的执着追求,在他86岁那年,被评为“全世界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


一个能够专注到把学习当成减压、把兴趣培养成特长、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且已近痴迷的人,如何不成功?


曾国藩说过: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想要在一个行业领域有所成就,就必须做到从知到行永远不停歇的专注探索和实践。


在《舌尖3》的第一集里章丘铁锅,瞬间被人种草。因为章丘铁锅的制造,需要历经十二道工序,再过十八遍火候,十几种铁锤工具的三万六千次锻打,直到如明镜般能映出人脸。


只有在锻造过程中有足够的专注和耐力,凝聚时间、精力和智慧,才能制造出如工艺品般的铁锅。


八十三岁的打铁匠王立芳说,三万六千锤,少一锤不行,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如同章丘铁锅,只有专注做一件事,花长时间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这样成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03专注力已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知道的很多,但大多时候,我们真的仅仅只是知道了而已。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力,你就拥有了独一无二的竞争力。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他的作品《专注》中,特别引用了一个结论:专注力比智商更能影响一个人的最终成就。


因此,我们只需要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自己的优势,然后专注的投入进去,像匠人精神的精雕细琢与精益求精,努力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专注,那么即使他再怎么天资愚钝,也能够成功。因为专注有无比巨大力量。


比如说:


只专注做纽扣的普通人,成立了一家航空母舰式的纽扣店,被人称为‘纽扣大王’。

只专注做零售业的沃尔玛,成了行业老大。

只专注做汽车配件的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成了世界第二强。

只专注做软件的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还说过一句鼓舞人心的话:“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个街角等你!”


所谓专注,就是持续性的坚持下去。


有天赋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具有专注力的人很少。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样样精通。专注于某一个领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只有真正做到持续的专注,一定会有所成就。


现在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想方设法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多的事情,然而只有肯花大时间做一件事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当我们专注的投入某个领域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深入,那么我们也终将会有所回报。很多失败的人,不是他们没有,而是他们朝三暮四,做事不专心。


只有让自己保持专注能力,才是脱颖而出的不二法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