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分享-《绩效咨询》心智模型与逻辑

达纳·盖恩斯·罗宾逊等人著作

第二章一开始用达芬奇和布莱克的名言导入,我比较喜欢达芬奇的话:

达芬奇

作者解读的是要有心智模型才会有逻辑开展工作,我更倾向于是否明确目标、是否有平台和机制去完成任务。

后来用一个技术总监和HR绩效沟通的一件事来分析这个心智模型:

具体讲的是技术项目拖期,技术总监希望用奖金50%作为负向考核来激励员工完成项目。那么你应该怎么做?

这就开启了心智模型----需求层次、目标、原因、逻辑

第一需求层次,包括四个方面 如图

四个需求


业务需求-是最核心的需求,比如说这个技术总监,运营成本已经超过预算6%了,这是一个业务需求,降低运营成本,另外就是客户不满意,这个不满意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这几个需求可以量化一下,但是应该抓核心的需求,就是完成这次任务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第二  目标-原因-现状逻辑  用GAPS模型

这个模型挺有意思,就是遇到问题先做个清晰的原因还原出来,而不是为了减少成本而改进绩效,是需要搞清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是改进考核绩效,客户就满意了!

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抓核心关键因素。

这个生产情况的GAPS地图就清晰一目了然!

不过,这个工具貌似很简单,但是真实的完成这些内容,需要协同业务部门一起去研究,所以要抓业务的关键部分

去了解和洞察,才会有改进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