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对孩子吼叫?
孩子不听话,做事拖拉,吃饭弄得到处都是,作业做不好,学习不认真,想一想,这些问题是不是你每天都在面对的?
很多父母在面对上面这些情况的时候,本能的就会做出大吼大叫的行为,试图用大声来纠正自己认为不合适的行为。
在这里,我们先要承认这一点,你的出发点一定是对的,不需要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你需要学习并了解的是,吼叫的方法是不是真的管用?
一位爸爸因为辅导女儿写作业被气到下巴脱臼,大晚上不得不去就医,这则视频迅速走红网络,引发网友“感同身受”。
孩子妈妈介绍说,当晚爸爸负责辅导女儿写作业,结果女儿不开窍,导致他情绪太激动,直接气到下巴脱臼,最后不得不晚上就医。
看到这则新闻真的是有点啼笑皆非,吼叫往往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是通过威胁或者恐吓阻止某些行为,只是表达了你的负面情绪。
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一门需要即兴发挥的艺术,我们需要的是充满连接、尊重与爱的美好日子,而不是日日夜夜的鸡飞狗跳,甚至伤害到了自己的身体。
为什么会控制不住情绪?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事情,伴随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情绪。在某些特点场合下,你的情绪会被触发,我们可以把那时的场景或事件成为外部触发器,比如:
开车时,当你看到前面的车亮起了刹车灯,你就知道要踩刹车了。
每次你女儿一开始哼哼唧唧地抱怨,你就会生气。如果她没完没了,你就会开始冲她嚷嚷。这里,外部触发器就是她的声音和她的要求。
当你看见你的伴侣又把内衣扔在浴室地板上,你就会生气。他的行为就是你情绪反应的外部触发器。
一个外部事件可能成为愤怒情绪的导火索,但之后就是你的想法在为这怒火提供燃料,结果就是你在不断升级你的想法和情绪,导致情绪失控,表现为大吼大叫。
除了这些外部触发,你的心理状态也会成为酝酿吼叫的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孤立无援、睡眠不足以及感觉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
但你要明白,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你陪孩子的时间越多,发脾气的时间越少,孩子们的状态就会越好。
情绪失控对你有怎样的伤害?
上文提到的那个下巴脱臼的爸爸就是一个最好的案例了,当你的压力频繁导致激素变化,你的身体就会受到伤害,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甚至疾病。
除了下巴脱臼的这位爸爸,前些年还看到过很多辅导作业脑溢血的案例,这都是情绪失控后对自己身体造成的伤害。
请认真想一想,你最原本的出发点是什么,你希望孩子认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想大部分家长的主要愿景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更好的生活。
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却被一种错误或者说无效的方式所支配,试想一下你真的能达成你最初的目的吗?
相比给自己一些时间冷静而言,修复一段被愤怒的言辞和叫骂伤害的关系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力。
结束语
作为父母,我们都不完美,诚实地看待这一点就已经是一种巨大的解脱。记住,在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