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去世,享年100岁。11月30日上午10时,叶嘉莹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天津第一殡仪馆滨河厅举行。从此,这世间少了一个真正的诗词儿女,但她撒向无数人心中的诗词种子,如池中小荷,早已青亭如盖,开花结果指日可待。
1 翰墨流传家族书
叶嘉莹先生出身不凡,是蒙古裔的满族部族,后被编入满州国正黄旗。她的家族背景追溯到叶赫那拉部族,清朝时期的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是她的本家。清朝灭亡后,改姓叶。
叶嘉莹的父亲叶廷元,家住北京西城察院胡同的“进士第”,这是他的曾祖父高中光绪年间的进士之后建造的。因家中设有私塾,叶廷元自幼便研习古文,后来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顶尖学府北京大学英文系,就职于当时的航空署。叶嘉莹的母亲也同样出身书香门第,婚前是一位女子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充满书卷气息的家庭氛围中,叶嘉莹自幼秉承家学,3岁起跟着母亲背诗,4岁起识字,6岁开始学《论语》,10岁便能独立写诗。
然而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就,并不是用一句“家学渊源”就能概括的。她的家族背景让她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打小就埋下了种子,但不可湮没的是她经年累月的内心坚持。在她一生中,无论时代多少战乱频繁,无论家庭几度颠沛流离,无论个人多少困窘苦厄,她都始终保持着对中华民族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执着,最终在古典诗词教学和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她的著作如《迦陵论诗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迦陵论词丛稿》等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王国维在《惠风琴趣》评语中写道:“惠风词小令似叔原,长调亦在清真、梅溪间,而沉痛过之。疆村虽富丽精工,犹逊其真挚也。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果何为哉!
李后主如果没有国破家亡,他写得出来这“春花秋月何时了”吗,所以他是以血书词。苏东坡如果没有经历乌台诗案,没有在黄州历经“寂寞沙洲冷”的岁月,他写得出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吗?辛弃疾如果没有壮志难酬的岁月,他写得出来“醉里挑灯看剑”吗?上天把很多种凶险的处境安排在诗人成长的每一个脚印里,使得诗人嬉笑怒骂、痛醒醉泣皆成文章。
叶嘉莹先生也是这样。她的家族历史充满了变迁和挑战。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正值第二次直奉战争和日军侵华。刚上大学她的母就亲因手术失败,永远地离开了她,而那时她的父亲正远在千里之外,没有任何消息。雨碎梧桐的夜晚,寒灯下哭母的时刻,她也曾陷入无法抑制的悲痛。数年后父亲归来写的悼亡诗供在母亲像前,叶嘉莹先生还来不及誊录留存就毁于战火,这使得她一生都满怀歉疚和遗憾。当她遇到了赵钟荪,步入婚姻的殿堂后,她以为的幸福安稳并没有随之而来。1948年,随丈夫移居台湾之后,她在临盆之时被丈夫留在医院独自承受生产的痛苦和恐惧。他俩都曾历经牢狱之灾,但出狱后小家庭并没有苦尽甘来,她反而陷入了自己丈夫无止尽的家暴中,这才是叶嘉莹先生无处言说的痛。面对失望痛苦的婚姻,她对赵钟荪的评价也不过就是轻轻一句:哎,赵钟荪这个人。
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西学的文化滋养,使得先生在新旧文化夹击中痛苦不堪,但无论如何痛苦她也只是默默忍受,从没考虑离婚;也因此她独创了“弱德”这一词学意识形态,身弱而志韧,体柔而意坚。她不得不在三所学校间辗转教书以维持生计,她不得不和女儿裹一张薄毯挤在过道熬过寒夜,她不得不在大姑姐家寄人篱下,她不得不长期忍受丈夫的蔑视和虐待直到晚年。她努力在云迷雾锁的人生逆旅中,寄情诗词心向阳光,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她努力在残酷的生活现实中,从绝望里寻找希望,从茫然中自我觉醒,从伤痛中自我疗愈,并最终在古典诗词的世界中找到了救赎。
她把所有的不幸,视为对自己的馈赠。她用不幸、挫折、耻辱、失败,这一切曾加诸于千古词人的工具,为自己修筑了柔韧的精神堡垒。虽然在旧秩序的颠沛流离中,没有谁能逃过时代的魔爪,但她却能在经历了重重痛苦磨难后,依靠古典诗词的长久陪伴,积淀了沉痛、真挚的艺术情感,在古典文学的文艺殿堂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不正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吗?
3 转篷离乱动乡思
在叶嘉莹先生的心底深处中,祖屋的花池,母亲的贤能,伯母的仁善,童年的幸福,大学时美好青春,恩师的理解支持,诗词的壮美婉约,都给了她足以照亮生命的阳光。而这一切生命的能量和恒久的活力,都源起于祖屋,积蓄于故里,绽放于祖国;无论她遭遇丧母之痛、牢狱之灾、离乱之苦、婚姻之痛,她一次次地凭着这些光和温暖,照亮茫茫迷途。
回看来路已茫茫,行行更入茫茫里。每在绝境中,孤苦无助的时候,她就以诗词托物言志,以诗词升华苦难。叶嘉莹先生说,诗词存在于苦难,也承受着苦难,因此是“弱”的。但苦难之中,人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是“弱德”。她的一生,始终践行了自己在诗词中创建的弱德之美:虽命途多桀,仍冰心在壶。弱而为德,并非软弱,而是在“弱”的姿态中不失韧劲,始终保有一份持守的力量。
她在古典诗词中领悟到生命的脆弱无常,也传承了中国文人深切的家国情怀。转蓬辞故土非她所愿,离乱断乡根也是迫不得已。1948年来到台湾,为生计她多番挣扎求存;1954年起在台湾大学任教;1966年,应邀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任教;1979年,叶嘉莹先生终于获得机会,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故乡任教。
当她回到当年读辅仁大学女校的旧址,参加恭王府的海棠雅集时,也不禁潸然泪下。一样的海棠花开,一样的柳絮飘飞,跟七十年前所见的一模一样,所以“春花”年年不改,“秋月”年年不改,中秋的月儿年年都圆,望月思乡之人却早生华发。而叶嘉莹先生的九十年旅程,大半生的漂泊,终于在此靠岸了。
她有两段梦,曾经多年萦绕在睡梦中迟迟不去。一段是她用母语给中国学生讲课;一段是梦回辅仁大学的什刹海,到老师家去,整个后海长满芦苇,她怎么走也走不出去。她又回到老家,进了四合院大门,所有门窗都密封着,她哪里都进不去,已故的母亲来了,看着遍体鳞伤的她,说要将她接回家去。无论走得多远,无论获得多少荣誉,她精神上的栖息之处一定是这里,她艺术成就的源头活水一定是这里。
4 柔蚕老去应无憾
叶嘉莹先生在台湾大学和北美任教三十多年,不只是站在三尺讲台上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还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讲大学“国文”及古诗十九首。
1975年她在加拿大温哥华成立了"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一个致力于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集团。1979年她从漂泊到归来,带回大量的珍贵书籍和个人笔记,先是在北京大学任教,不久应李霁野邀请转到南开大学任教。她应国内多所知名大学邀请,举行唐宋词系列讲座10余次。1991年,在南开大学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现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从传承到播种,叶嘉莹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和诗词紧紧地链接在一起。她曾以诗言志: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表达了她以传承中华文化实现报效国家的诚挚愿望。她捐出自己多年积蓄作为中华古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资金,她毫无保留地传授对古典诗词的见解,传播独特的“叶氏学派”的研究方法和教学风格。
她曾说过,“我虽然平生经历了离乱和苦难,但个人的遭遇微不足道,而古代伟大的诗人,他们表现在作品中的人格品行和理想志意,是尘世中的光明,我希望能把这光明代代不绝地传下去”。
当吟诵到迦陵先生的诗句,“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的时候,我们不仅感悟到她对于生命老去的通透与豁达,同时也感知到她像柔蚕吐丝一样,执着于传承古典文化,不惜奉献一切;也更进一步体会到其中“弱德”之意蕴。春蚕虽柔弱,却无私奉献,心有执守,乐观地期许后人将会把她对诗歌的体悟,编织成美丽的云锦。叶嘉莹先生曾说:“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她教的不仅仅是诗书,不仅仅是格律的艺术,更是一个民族历经磨难、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所以,即使老去,应无憾。
5 千春犹待发华滋
“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的颁奖词,是这样写叶嘉莹先生的:“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当她咽下猝失女儿的悲恸,跳脱出小家小我之上,追求更宏大的终极理想,要将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心魂、志意这些宝贵的东西传给下一代的时候,她就不再只是南开大学一家的教书先生,她是整个一代人的风雅的先生。
她不仅是风雅的先生,她也是白发先生,来送黄昏一抹红;她是苦难的诗人,她也是幽暗中的微光,莲实有心应不死。她为众人打开古典诗词的大门,传递了古典文学的薪火。但她在颁奖台上却谦虚地表达:“我一生所学,无非希望以我的微薄之力,把古典文学的美传递给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
她打开这扇门,让年轻人看到格律、意象、节奏之美;她引领的古典诗词潮流,让飞花令重新活跃在青少年的社团舞台;她开展的格律诗词讲座,让这一代人重拾以诗言志、以词寄情的文化自信。曾有人说,最美的古诗词早已经在唐宋朝写尽写绝,世间再无新的美丽诗词。但只要美好的情操尚存,美好的意蕴长存,谁能说世间再无与时俱进的美丽的诗词出现呢?
为了极力推动古诗词吟诵的普及教育,她甚至身体力行,在《叶嘉莹读诵纳兰词全集》首发的时候,叶嘉莹先生以纳兰性德族裔身份,展示正统的诗词吟哦。她用悠扬的语音语调诵读了三百余首纳兰词,跨越三百余年历史“原音重现”,为后人留下诗词平仄动人的节奏音韵。
当白发苍苍的她在电视演播厅被幼童环绕,传承经典的诗词吟诵的时候;当古典诗词的创作赏析被越来越多的学术团队推广传播的时候,我们似乎又看到了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李白的故乡明月,苏轼的大江东去,这些只属于中国人的诗歌意象,正在滋养新生一代的思想和灵魂,成为民族情结的深刻烙印。
迦陵先生的近作写到: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当长空中“人”字雁阵飞过时,不应仅仅是思乡,不应仅仅是小我的、私人的那一点感情,而应该是对国家、文化更博大的情谊。莲花虽然凋谢,但莲实的心不死,必将以种子的形式播散诗词的美好境界。
嘉陵先生的理想不会落空。她这一生,是为诗词而来,总是为了诗词四处奔波;她的志愿,如今已如池中的小荷,早已青亭如盖,开花结果应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