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曾称,秦始皇焚书时有不少经书幸免于难,“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书”。
虽然司马迁老先生硬生生将史书写出历史小说的调调,但元军屠城时,会放过手艺人倒是真的,虽然所谓的放过也是为了让他们为军队去劳作,但在很多时候,百无一用是书生也是真的。所以,在读书这件事上,有时不妨杂一点,也读经史子籍,也看家常菜谱。也读文学经典,也看天文科普。
2018年里自家归入文史社科书单中便夹杂了数本杂书,因难以归类,且数量有限,便通通放入社科大类,反正都是知识书,或曰种树书。
1、 欧洲古典石膏素描的教与学--欧洲古典石膏雕塑与中国美术
豆瓣上,个人写的书评是首评,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篇评。其实,这只是中央美术学院一次学术研讨会的文章汇编---罢了。这次传言主要是讨论了石膏像在博物馆收藏、美术教育中曾起到的现实作用,及其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全书共分三编,大抵内容分做石膏像在欧洲的历史与今天,石膏像引入中国的历史与意义,再来便是石膏像在当今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说起来第三编真的是全书最肥美的一部分了,生生占去全书的一半以上,一干一线老师们痛说革命家史。
不对,是大谈自家教学中的实际真实体验,虽然这种真实是经过粉饰的,石膏像在其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也是经过修图的,但因为是教学一线的心得,外行如我,看的还是很开眼界的。
2、 日本料理神髓
作者小山裕久是日本料理神人的厨界大神,东京获得米其林星级评定的餐厅中有三家的主厨都出自他门下,有这等佳绩,很可以大书特书一番了,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术业有专攻,一位优秀的厨师却未必是一个好的美食作家。
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亲著的十二篇文章中,本着先总述后分述这种记叙文最传统最正规的法则,从何为真实的日本料理说起,一一讲述如何设计菜单,感觉不比《红楼梦》里大家主妇王熙凤等当家媳妇布置节庆家宴容易。
通过作者的描述,人们才知道,同样的食材,只因刀工的高下不同,竟然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以及如何降低刀刃对鱼肉的压力,不刻意施压便将鱼肉切断,最大限度保持鱼肉光泽度的方法。
文中有关如何用刀之类的专业描述,尽管作者已经是长篇大段的细细讲述,但厨艺超级一般如我表示,还是看的有些似懂非懂,我明白这是由于个人在厨道方面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太差的原因所致。
很多书籍的阅读,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读了也是白费功夫。便如只有参加了工作,才能看懂《红楼梦》中宝玉手下那些职员(丫环)们的明争暗斗一般。
虽然文笔质朴,但许多道理不光适用于烹饪界,比如:
每一项功夫都需要特别的技巧和准确性,这种学习是没有终点的。要达到这种程度,只有不断地练习,这跟有没有知识或是食谱没有任何关系。通过训练,让自身的自然而然地赢得这些动作。跟练习一次的人相比,练习五次的人一定可以切的比较好,当然练习十次的会比五次的更好,练习百次的一定强过十次的。
本书前半部的内容是作者亲手所写的十二篇文章,后半部全是作者与几位大厨的对话录。
大师间的对谈,干货自然满满,只是略有内容注水之嫌,但想想以作者的工作日程与文化水平,能写出前面半本内容已属不易了。
3、 菌物志
这本书是化学博士、博物学爱好者斑斑的科普新书。这既是一本风趣幽默的科普文章合集,也是一部人类与真菌同生共存、相爱相杀的历史新闻综述。
著名生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曾在其代表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谈到过病菌对于人类历史的影响。事实上,真菌对于人类历史所产生的真正影响要远远超越我们的想像。
这本由若干讲菌类的小文结集成书的科普合集,每篇文章都很生动活泼,让人对于菌类与人类那些事儿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4、 天才假象
作为一名屡创佳绩的退役运动员,著名专栏作家,萨伊德的新作《天才假象》书如其名,作者用一整本书、九个章节、多个领域的多个实例否定了成功由个人天赋决定的理论,证明了勤奋努力和刻意练习的重要作用。
在书中,作者从自身青年时期的练球经历写起,并列举了运动界中的若干实例,用事实证明了,成功更依赖于汗水的浇灌,而非天才的灵感。成为业内顶尖需要巨大的练习量,至少需要十年这样的时间跨度。答案就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语:一万小时定律。
但是,不光是你在某个领域投入了一万小时便能成为大师,相比之下,练习的质量更加重要。水平一流的专家为了达到大师级别会进行专业化的学习,在一万个小时的每一个小时里都要全神贯注,才能令每小时的付出都学有所得。
对于时下大热的刻意练习概念,作者在书中将其称为“目的性练习”。因为志存高远的练习者们在练习时都会有一个明确而坚定的目标,既取得进步。
这个目标在练习中的每一小时、每一分、每秒里指导着他们不断打破自身能力上限,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练习任务中去,从而不断进步。
作者认为,反复的刻意练习成就了刘机长当天的出色表现。也用事实证明了作者在《天才假象》一书中的观点,练习成就卓越。只要我们肯吃苦,肯动脑,能够坚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那么--人人都可以实现卓越。
5、 新闻微茶座
说到这本书,就是范以锦将自己与网友聊新闻那些微博结集成书的产物,只不过范老师这本微博书的风格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一条微博,不过占据半页纸不到,剩下一页半再放上若干网友评论如众星环绕一般,于是一条微博就费去两页书纸油墨,如此这般下来,100条微博。按内容分成就业篇、见习篇、学习篇、伦理篇四个系列,硬是编成一本小300页的书了。
这本书的成书经历,范老先生在他传遍网络的热门演讲中也曾说起过:曾经有人问我,他说范老师,你的微博有170多万的粉丝,怎么没看到你赚到钱呢?我说:“我不差钱,我不像年轻人那样要买房。我已经70岁了,我连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传播社会价值,跟大学生、跟年轻人进行交流。”
在通过答问方式聚集了170万真心粉后,老人家又一鱼两吃,一物多用的将这些微博聚沙成塔,变成实体书去挣把稿费。
身为一名老牌新闻人,范老先生还是很懂得抓住受众心理的,为何短短时间吸粉如此之多,个人认为,做到了精准的观众定位,选择了大家关注的话题是最大原因之一。
针对微博是年轻人的天下这个事实,范老先生同大家聊的,当然是青年群众感兴趣的话题,也是自己擅长的话题。聊什么,当然不是新闻界的史海钩沉,那些事儿只有极极少数人才肯去看是真。
范老师和大家聊啥,聊就业啊,聊新闻系学生的就业啊,聊新闻专业的年轻人如何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记者梦啊,以上这些,学新闻的青年人群都极其有兴趣,范老先生也非常熟悉,讲的愿意讲,听的真想听。市场、需求、客户一时皆有,三缺一的大前提下就差产品这个牌搭子了。
于是,范老师翩然而至,讲座推出的可谓恰逢其时。一时间受众至,讲课始,尤其再加上微博自带方便互动这个优秀属性神助攻,真是如虎添翼,又添一份助力。
范老师还说,传媒业界需要三方面的创新能力,具有适应内容创新的过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新的视角和方法洞察社会的能力,把握新媒体时代新闻发展趋势的能力。
如果在学校多加研习公关广告等课程,更能表现出色。毕竟这年月复合型人才嚷了这么多年了,可不只是说说。这年月,专长优势要利用好,斜杠青年固是大佳,一专多长更是上上之选。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英语好,那么在查找资料过程中,与国外采访对象沟通中,能有多大便利,大家用脚都能想的到。
以受众为本位做好“内容”,就应做“新”做“深”。“新”体现在思路新,即以独特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切入分析。技艺新,能让信息载体的版面、形式等更具新意。而“深”则重在调查的深度、思想的深度及影响的深度。
同样的,书中许多关于新闻方面的评点,放在今天的自媒体身上,也完全适用,时代虽变,道理不变。事实上,不管是自媒体,还是公众号,从本质讲,不就是个人专栏的网络版。所以书中许多观点,对于那些10万+的大V们,或者那些欲成10万+大V的人而言,也同样需要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