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欢乐颂》热,虽已退潮,但剧里的五美却深入人心,最让人心疼的莫过于樊胜美,最让人惋惜的也莫过于樊胜美,最真实、最贴切的像我们身边人的,也莫过于一个樊胜美。
她出生在一个特别重男轻女,需要一份工资养一家子的家庭;有一个要求拿女儿的钱补贴家用及儿子的像吸血鬼一样、偏心至极的妈;
有一个不学无术,隔三差五就闯祸、又无止境求助的哥哥。一个一言不合就回娘家、毫无担当、事事依赖自己的嫂子,和一个爱吃肉、不懂事,还未长大,就指望姑姑找工作的小侄子。
她一个人在大城市独自、辛苦的打拼,总想削尖脑袋挤入有钱人的圈子,拼命的想在偌大的上海有一片自己的立席之地,可她被原生家庭压榨的喘不过气来,依然无处可逃、任他们宰割。
这樊胜美真实的生活写照,也过于贴近生活,所以我们常常是:“想活成安迪,过得像曲筱绡,结果却被现实,逼成了樊胜美”。
如果说樊胜美的悲剧是,出生在那样一个严重重男轻女的原生家庭,被迫的榨取、抽血,而无法脱身,无可奈何,又无能为力。
而我确是,一不小心、一步步、心甘情愿的把自己变成了樊胜美。
2.
今天早晨,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弟弟公司二老板,发出了最后通牒,勒令其于这个月底辞职。原因: 慵懒、无责任心、投机取巧。
弟弟的工作是托朋友帮忙找的,虽被要求主动辞职这件事,在上星期已经有了苗头,但依然心存侥幸的我,利用和朋友多年的交情,死皮赖脸的请求他,让再给弟弟一次机会。
这个星期,对我来说度日如年,我过的甚至比爸爸、妈妈还要惶恐不安、郁郁寡欢,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比我丢了工作还难受、害怕。
我一方面利用心理学的点滴知识和最易于接受的语言,从旁敲侧击到直言劝说,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照顾他心理、怕伤他自尊的同时,又要起到劝说的作用,让其改掉这些毛病,脚踏实地,在同事面前重新树立威信。另一方面,又找他的师父、朋友、同学给他摆事实、讲道理,能想到的办法,我几乎通通用到了。
可是今天,依然被辞退了。
我的心情糟糕透了,茫然无所从,依稀觉得连呼吸都变得特别困难,于是就把幽怨的情绪变成了皱巴的文字,发在了朋友圈:
我们的天空下起了雨,
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不想说自己已经尽力,
却真的无能为力。
一位朋友的留言,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怎么把自己变成了樊胜美?
回顾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因为比弟弟大了十一岁,所以一直以来总是在提前帮弟弟安排好一切,包括上什么学、在哪里补课、学什么专业、在哪个公司实习、到最后还替他找了工作。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围着这个家转、围着他转,这些居然是自己心甘情愿的。
我没有重男轻女的父母、没有无关爱无温暖的原生家庭、没有被压榨、被索取、被要求。恰恰是我有一个自己热爱的工作、疼爱自己的老公、可爱的女儿和自己温暖的小家,可是我却硬生生的越过父母,把自己变成了樊胜美。
现在他像被宠坏了、长不大的孩子,慵懒、幼稚、无责任心。这和我有莫大的关系。我包揽着他的一切,担起本该他担起的所有责任,懒,是被惯得;幼稚,是被保护的;无责任心,是被圈养的。
此时此刻,当社会在替我们教育他的时候,我还在以长者身份、过来人的姿态劝说着他:人从哪里倒下,就应从哪里站起来;
吸取教训,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人可以被两个石头绊倒两次,却不能被一个石头绊倒两次。
并仍然想着替他怎么找下一份工作。
其实,素不知道社会也狠狠的打了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错、错、错。
不能再做樊胜美,即使心里有自己的情节,也要成功的完成一次分离,从这种事事包办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学会放手,活出真正的自我。
放手,于他、于己都是最好的选择,谁都不能陪谁走一辈子,即使是父母也不能,又何况是兄弟姐妹,。他也不能依附在翅膀下永远不展翅飞翔。
以后的路要他自己去走,道理要他自己去领悟,我们做不了他的主,也做不了他的过来人,因为他的青春要他做主,只有他自己才是他的过来人。
是鲜花,就应该绽放于草原,在浩瀚蓝天下释放自己,
是露珠,就应该放流于小溪,在清澈的溪水中自由奔放,
是雄鹰,就应该搏击长空,浩宇展翅,翱翔天空。
是男儿,就应该征战沙场,方显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