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简上字迹演变过程

竹简上的很多字是从一个物体结构形状演变形成的。

竹简上字迹的演变过程:

人类观看环境中的事物,感觉到自然物体的具体形状,脑内把这个物体形状复制到脑内,存储这个物体形状,这样当再次看到这个物体时,把两个图像对比一下,奥,和历史存储一样形状的两个影像是相同的物体。那么如何把脑内的这个判断表达出来,告诉对面的其它人呢?最好的是说话,发音,这样就发生了口喉动作,发出了声音。人开始练习讲话。

人类把环境中的物体画下来,并且和说话的口喉发音互相对应。一个物体的画形结构对应一个口喉发音,这样出现了最原始人类的象形符号。象形符号即保存了物体的主体结构形状可以写刻在某些载体上,又对应了人的口喉发音,它可以存储到人体脑以外的物体上,延续保存。

1画物体形状

2对应口喉发音

3保存脑以外的载体上

4代表某些意义

最关键的是“画物体形状”这是文字的特点。也是书写文字与说话语言根本的区别。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说话发音的表达信息形式和写字表达信息形式是两种不同的工具方法。也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处理过程。

那么竹简上的字迹是从画物体形状结构演变过来的,是一个物体的像,代表一个物体的现象。

字是用一个简单结构代表一个复杂结构的物体像,方便手写。

脑的记忆能力把竹简上的字迹影像,对应的自然物体,进行了一个回忆和对比,判断了一个字的意思是什么。这个字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关系。知道了一句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总结:

1  自然环境物体用工具画到竹简上,形成象形文字笔画结构。

2  脑内把感觉到的文字笔画结构影像与历史存储记录进行回忆,把这个文字和它历史上对应的物体联系起来,复原这个字的原始物体意义。

这是一个字它的循环过程。

竹简上的字,它来源自然物体。一个物体对应产生一个字迹结构形状。用字体结构形状代表一个自然物体。

静月园

庚子年

正月廿四

竹简上有的字是来源一个物体的结构形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素描知识大汇总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作为造型艺术形式之一的素描,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位置、运动、线条、明暗调...
    感叹号美术阅读 10,138评论 0 19
  • 从出土竹简上所看到的汉字笔画结构是方块形字体。产生方块字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汉字的象形结构,笔画比较多。第二个是...
    静月园阅读 5,077评论 2 10
  • 苹果明年初中港市场推HomePod 抢攻智能喇叭市场 苹果宣布,明年将在中港地区销售智能喇叭HomePod,抢先亚...
    klps123阅读 1,365评论 0 0
  • 2019年3月16日 天气晴 星期六 今天,我上完英语班到楼下上电梯时,唉,“怎么停电了”?我心里自言自语...
    孟向阳阅读 2,415评论 0 1
  • servlet 生命周期 1.加载 2.初始化 3.服务 4.销毁 创建servlet种方式 实现Servlet接...
    噶好可怜阅读 8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