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祭灶神的日子。相传这一天主管家家户户一日三餐主要设施灶火的一把手,灶王爷要上天面见玉皇大帝述职。民以食为天。关乎姓吃饭的大事自然得到重视。人们扫尘、贴窗花,蒸馍、炸油糕,包饺子、做粘瓜隆重祭拜灶王爷,望其“上天言善事,下地隆平安。”祈玉帝降福黎民百姓,保来年风调雨顺衣食无忧。
但是,同为一条长江养育的华夏儿女,为何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而南方却是二十四,小年不为同一日,难道南北各拥一个灶王爷吗?个中缘由允我慢慢道来。
过小年的历史汉代有记载,唐宋广流传,神州大地不分南北,小年一直是腊月二十四。到了清朝中后期,大约在乾隆年间,腊月二十三朝廷有重大活动祭天,转天再祭灶,有点太浪费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同为祭,不如合二为一,先祭天再祭灶,于是宫廷一枝独秀就在腊月二十三提前过起了小年,王爷贝勒达官贵人效仿。朝廷在北方,潜移默化,民间也跟风在腊月二十三过起了小年。而南方,天高皇帝远,仍延续传统,保持二十四过小年至今。
你说这不折腾灶王爷吗?来回两趟,旅差费谁给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