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考,确实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在思考,但是我们的思考是属于哪个层面的思考,不同层面思考又有什么属性,大多数人并不是很有意识,我自己也在探索和验证中。下面就我目前的了解和实践,对思考表达如下:
何为思考?
在《孩子的发展》这本书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当我们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正在形成图景。由于存在这些图景,我们才得以获得关于生命的知识,关于人、动物、植物以及世界上的许多事物。把这些图景储存于记忆,我们就可以记住他们,因此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它们。
思考有三个层次
思考有三个层次,分别为“具体的思考”、“抽象的思考”、“想象式思考”。生活中我们运用较多,被强化较多的是“具体的思考”能力,“抽象思考”次之,而想象式思考多数人并没有发展出来,因为对于这个范畴的思考我们多数人是没有意识的,下面简单阐述三个层面的思考范畴:
1、 第一个层面的思考为“具体的思考”:这个层面的思考与地球的运转相连。比如:怎样赚钱谋生,怎样拥有一个家,谁是家人,谁不是家人,怎样从一个地方旅行到另一个地方,怎样做对自己是相对合适的。
2、 第二个层面的思考为“抽象的思考”:这是更为高级的思考,比如,做数学题,读书,理解一些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等等。“抽象”的思考意味着在思考的时候,我们所思考的对象不一定要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也表明我们的思考可以将事物整理为一个系统。今天我们读书过程中,很多运用了抽象的思考。逻辑思考很多部分也在这个范畴。
3、 第三个层面为“想象式思考”:这是最高层次的思考。在这个水平上的思考,使得我们获得深深的对人、对世界、对宇宙的理解:即理解真理。这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思考,是创造性的活动。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艺术家都曾在此层面对人类活动进行深深的思考,所以我们才得以获得许多知识。想象式思考最为接近柏拉图所说的“理念”的世界!
当然,想象式思考不仅仅在哲学范围应用广泛,艺术领域、文学领域、数学领域都需要想象力思考。比如我们中国的三个伟大诗人:李白、王维、杜甫。是他们将中国的抒情诗歌艺术推向了巅峰,直到此时我们仍无法逾越唐朝诗歌文化的高度。
一篇优秀诗歌的创作,不仅需要作者扎实的语言功底,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有敏锐的感受力,以及将这些感受精准表达出来的能力,这个过程就是想象式思考工作的过程。
如何发展孩子的想象式思考能力?
其实很简单,就是为孩子们讲优秀的、安全的故事以及童谣、角色扮演的带入。
那么,怎样的故事才是优秀的故事?——《童年的王国》已经做了解答,“以想象性的图像表达高层次真理的故事”。
又该如何辨别一个故事是否为好故事?我想,只有提高审美能力(美的感受力),同时与一百首好故事进行工作,那么故事中的智慧自会流进你的心魂,而你也自会辨别出哪些故事是真的好故事!
推荐故事
雅各布斯童话、格林童话都是非常好的故事,但如果没有选对翻译版本,故事就会失去原有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更有版本大量删减篡改,对童话中的智慧真的是毁灭性损害,所以大家选择翻译版本要注意。而中国传统故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这里推荐一本一苇老师整理重述的中国传统民间童话故事结集。
还有一个推荐就是言说艺术与治疗教育艺术家——塔卡老师指导修订的两本故事集。
塔卡老师指导创作的这两本故事,幼儿阶段孩子都可以听。至于故事对孩子的意义何时得以呈现,我想只有我们真正坚持去实践,去检验,意义终有一天会真的成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