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赞美的力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尘心第38天焦点解决分享

有朋友问:  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各种教育理念,说要家长多赞美孩子,“大拇指”教育。可一旦这样做,那孩子岂不反了天?

现在的大人都是由过去的小孩子变来的。可能是我们做大人太久了,忘了做孩子时的心情。这么说,是不是感觉很常识性的事情,被我啰嗦的复杂了?我就直奔主题吧。

第一,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是担心孩子失控,而是担心自己失去控制孩子的权利。可能忘了自己曾经做孩子时的感受。我们做孩子的时候,家长如果表扬和肯定了我们做的好的地方,我们是怎么想的?我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家里姊妹多,每个孩子都想表现的多些,好些,能被父母看到。偶尔被父母看到了,夸一次,那简直要激动死了。心里会暗暗下决心,下次要做的更好。不过, 往往很多时候,事与愿违,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好的结果,越想做好,反而很容易出错。不可否认的是,那个时候心里是攒着一个念头,想把事情做的更好。所以,我想,多鼓励和肯定孩子,是给孩子增加自我价值感,让孩子更愿意尝试,更愿意积极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

第二,表扬和鼓励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长成自己的模样。不带期待,不含诱惑,没有目的,纯粹的表扬他,肯定他,认可他的做法和行为。

我们在表现和鼓励了孩子以后,往往想立即看到孩子表现出一个全新的形象。如果表现的差强人意,就会恼火: “我都表扬你了,你咋还不改变?”孩子呢,心里会想:“想让我做啥,直说得了,别卖关子了!”这就是当我们带着短期效应的心理去赞美和表扬的结果。

第三,相信和尊重孩子。这句话说着很容易,做到却非常难。举例来说吧:  我家孩子假如今天特别不想弹琴。到了弹琴的时间,找各种理由不想弹。我会陪着她聊天,谈心,或者给她做好吃的。看她心情好些以后,问她:是现在愿意弹琴,还是休息一会儿再弹?——家长的心机表现出来了。我的各种关爱都是没有充分地尊重孩子,变着法让她上我的“道”。人性的自然规律是,都渴望自己美好。所以,当我们充分的尊重孩子,相信相信的。

最后借用心理学家曾奇峰老师的一句话,送给我们这些“大孩子”:  担心是一种诅咒。爱孩子,就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自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