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源于内心的温暖。
逢雨的周末,多宅在书房,漫读案头之书。
见周四在增知书店淘得的一本书,《慎思录》,是个人作品集,约一小时后丢之,好的少,多是青菜豆腐之类的不在场写作。
另一本是合集,欧远方主编的《文海流韵》,非正式出版物。文章却是中华书局出版物的水准。政论文对1949年至今的历史、文化、社会,入根见底的剖析,文笔也出彩,作者是欧远方、黎洪、施培毅、江鲲池、邹人煜等,杂文、散文,有如“今文观止"……
内有俞乃蕴论梁启超文风一文,因人熟,文读起来,自有风味。便给俞先生挂了一个电话,竟得逸闻一则:文原发《安徽大学学报》,俞因与安徽大学一教授是情趣相投的文友,相聚其宅,就餐时二人坐床沿,四人坐小凳子上,酒席间友人将俞介绍给同席(俞时任省政协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谁料同席一人是学报主编,教授,当俞站起,伸手欲握手,学报主编既没站起,又没伸手(可能是坐在床沿,站立不便),说你就是俞乃蕴?可是什么俞?什么乃?什么蕴?一一核对后,又说,没想到你搞行政的,文章能写这么好?请坐。
颇有老师考学生之状。
俞老说到这笑了起来……
他这一笑,却使我记住文章的结尾:梁氏的文章,也恰如黄河之水,是那么奔腾激荡,气势磅礴;却也像奔流的黄河那样,夹着大量的泥沙,总不免带着一层层历史的沉淀物……
我以为然,我们的思想与行为,总是在历史与现实的夹缝中徘徊,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