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母婴共生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玛格丽特-马勒教授为首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学者如富尔(Furer)、派恩(Pine)、以及伯格曼(Bergman),将“共生现象”移入对人的人性个性化、人格发展来进行研究,而研究的重点是母亲与婴幼儿的关系及其影响。马勒教授提出:正面理想的共生关系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在心理上的出生(Optimal symbiosis is“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individual”)的前提。简单一点儿说,即母亲与婴幼儿的共生关系,对于一个孩子的人格(即通俗所说的性格加品德)发展、心理状态、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母亲对孩子的关注,孩子对母亲的信赖,从共生关系理论来看,是一个人一生中一切人际关系发展的基础。

身体层面的共生

胎儿在母腹中时,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此时胎儿和母亲是完全的共生关系:胎儿的所有需要由母体即时供应得以满足。随着“十月怀胎,瓜熟蒂落”,婴儿从母体分娩出来,从身体上和母亲分离。但在之后的一至三年中,稚嫩的婴儿如果没有妈妈的喂养和照顾,几乎都不能活下来。婴儿和母亲因哺乳的关系仍然不能完全脱离身体的共生关系。

0--5个月:这个时期的婴儿属于一个自闭期,人格的各个层面都和母亲处于共生期。因为婴儿还根本分不清自己与外界的区别,以为自己动世界就动,自己笑、哭、饿、拉,整个世界也跟著出现同样的状况。婴儿在妈妈的怀里渐渐睁开眼睛,通过嘴发现手,继而发现身体的其他部位和整个的身体,在此过程中婴儿需要完全地被满足各种需要。

1岁以内的孩子会像小猴子一样完全地依赖着妈妈,这时候的幼儿因为身心能力都未能发展起来,从身体到感觉、感受、心理、认知、精神和心灵层面都和妈妈处于紧密的共生状态。这时的婴儿就需要其父母或是“重要他人”-----抚养人给予无条件的接纳,同时在其父母或是其他抚养人(重要他人)的生命中占据最重要的、第一的位置。如果婴儿从父母那儿得不到上述两个需求的满足时,婴儿长大成人之后,会尽其一生不断地寻觅可以作为其重要他人的人。

5个月--3岁:这个时期是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建立的重要时期(最关键的因素是父母关系良好)。从出生到3岁左右的共生期能否在3岁左右渐进地结束,关键在于孩子是否能渐进地、成功的与父母分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如果在生命的前三年中安全感和价值感的获得并不足够,3岁左右孩子离开家进入学前教育机构时极易产生“分离焦虑症”。

感觉的共生

多数家庭中,因为哺乳和照顾的关系,主要由妈妈来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妈妈和婴儿亲密无间。一岁左右时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站立并踉跄行走,但还需要父母携领才能走向更大的空间,孩子和妈妈仍然极度亲密。感觉层面的共生表现为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幼子:妈妈自己感觉冷的时候,首先会想到要给孩子添衣加被;妈妈饿的时候,也会先想到孩子该加餐了;妈妈爱吃咸,孩子多数也爱吃,因为“妈妈做的饭是最好吃的饭” ……在2-2.5岁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孩子都不能清楚意识到妈妈是“我”之外的别人。此时孩子的表现可能是极度依恋妈妈,常常要求“妈妈抱抱”、抚摸妈妈身体的某个部位,好像妈妈就是自己的一部分。

这个过程中,妈妈需要借助各种机会给孩子的感觉命名:这是甜的、咸的、软的、硬的、热的、凉的……宝宝饿了、渴了、拉了、尿了、困了、想妈妈了……从简单,到复杂。孩子通过妈妈(抚养人)开始了解各种感觉及其对应的名称,在妈妈的协助下发展出各种感知觉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愈来愈多地用语言的方式指称和表达自己对内外世界的感觉。这个过程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从与妈妈的共生走向独立的过程。

情绪的共生

婴幼儿与母亲的情绪共生几乎决定着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注:这里不包括遗传或基因因素,以及某些人力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或突发事件)。父母影响孩子人格形成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情绪:妈妈高兴,孩子也会咯咯地笑;妈妈生气,孩子也会频繁哭闹或有更多的攻击行为;妈妈平静,孩子也会开朗快乐;妈妈恐惧,孩子会更加焦虑;妈妈悲伤,孩子就敛息屏气、察言观色,或者和妈妈一起掉眼泪……

如果母亲有情绪、心理、行为模式上的问题,不能及时地以稳定的行为和情感回应婴幼儿的要求,比如一会儿娇宠孩子,不顺心时则忽略或冲孩子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带有愤怒和敌意,总是看负面问题,对人对事常常挑剔指责;焦躁不安,易怒并常发脾气、不断地担心这担心那;忧郁,经常觉得生活无意义、无希望,过起日子来无精打采等等,以上这些不稳定的、负面的情绪回应都会打乱、干扰甚至扭曲孩子正在成长、发展的人格和个性,孩子也很难发展出健康的情绪智能:对情绪的察觉、理解、表达和管理的能力。

心理、认知、精神的共生

在0-6岁的阶段,孩子的心理活动主要受情绪感受的影响。由于婴儿出生时情商指数为0,儿童的情绪感受主要由身体及精神的需求(敏感期)是否得到满足和父母的情绪状况而决定。可以说儿童简单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抚养人的情感状态所决定。

儿童认知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对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解读,决定了父母要么是违背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有为而教,或者遵循儿童精神胚胎决定的敏感期无为而育。

父母是6岁之前的儿童所处的最大的环境:人文环境或者叫精神环境。父母精神生活的状况决定了儿童的精神生活:家里要么是文化沙漠,要么是流行文化,要么是人文气氛浓厚的书香门第。父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对儿童起着决定性的濡染作用。

对于6岁之前的孩子来说,父母就像种子所处的土壤。儿童在人格的所有层面和父母,尤其是母亲,紧密地共生在一起。

共生的结束

按年龄阶段解读敏感期

0-2.5岁  视觉、口、手、走、空间、细小事物、秩序、

模仿、自我意识、审美

2.5-3岁  自我意识、秩序、建立概念

3-4岁  执拗、垒高、色彩、诅咒、追求完美、占有、绘画、逻辑思维、秩序、人际关系

4-5岁  出生、情感、人际关系、婚姻、审美、数学、音乐、身份确认、性别、绘画、文字符号

5-6岁  婚姻、书写、数学逻辑、社会性兴趣、动植物收集、实验、人际交往

2岁半左右开始,多数孩子开始渐次进入自我意识的敏感期,自此孩子开始了一个重要而艰难的旅程:从与妈妈的共生状态中渐次脱离,走向独立。从3岁左右开始,人际关系及人际交往的敏感期持续地出现,并与婚姻敏感期、身份确认敏感期及社会性兴趣敏感期交叉出现,直到12岁。孩子们从一对一交换食物和玩具开始,到寻找相同志趣的小伙伴并互相依恋,到形成基本婚姻观,再到积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和规则,形成合作意识,都需要在家庭之外的混龄同伴群体中进行。

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父母尤其是母亲不仅要关注孩子身体的发育和成长,更要支持孩子个性和人格的其他层面的发展,放手让孩子与自己“分离”(Separation)。在“人格分娩”或分离之际,孩子可能会更多地表现出依恋和依赖,已经会走、会跑、会跳的孩子可能频繁地要求“妈妈,抱抱!”这正是孩子即将从与母亲紧密的依赖(共生)关系中独立的征兆。他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妈妈和他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如果母亲能处理好共生关系中的分离阶段,那么孩子将成长为情绪、心智、行为都相对健康的人。

0-6岁期间,孩子能探索的外部世界是很受局限的,他常常需要在父母的带领和陪伴下玩耍和探索。外在的世界丰富多彩、充满变化,内在的世界----感觉、情绪、心理、精神、心灵的世界更加变换莫测,也同样需要孩子在漫长的成长历程中去体验和认识。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婴儿就必须发展两个方面,而且必须同时向这两个方面迈进:向外走,走向自然的、物质的、文化的、人的关系的世界,发展自己的智能,发现并建立与外在世界和其他人的关系;向内走,走向内在的、情感的、心理的、灵性的世界,开拓一个丰富的、生动的内在世界,创造情感的、心灵的、认知的、精神的生命景观--发展自己的“自我”,并以此连结外在的世界。

由于对外部世界的探索受到身体和认知水平的局限,在6岁以前孩子对内在世界的认知反倒成了最重要的任务,它甚至比认知外在世界更为重要,因为感觉是儿童建构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父母需要重视和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心理活动,帮助孩子发现、熟悉、发展自己的情绪认知和自我认识,帮助儿童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儿童也需要借此发展出独特的内在世界(心理、精神)对外在世界(物质和人的世界)的反应模式。

没有父母高品质的照顾、支持和协助,孩子可能会滞留和迷失在内在世界之中。在孩子的人格中也很难形成“信任”这种品质:因为孩子没有发展出由认识、判断自己而生发出的认识他人的能力。未来孩子在情绪、心理、行为、认知和精神方面都可能会出现偏离。

儿童自己创造自己

要从与妈妈在身体、感觉、情绪、心理、认知及精神层面的共生状态中走出来,儿童必须做自己的主人。

感觉的创造

孩子生来就能用眼耳鼻舌身感知内在和外在的世界,但是,较小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有某种感觉却没有对应的概念。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和需要时,他就只有用哭来表达。父母要协助孩子认识内外的感觉:冷热酸麻胀痛、酸甜苦辣咸鲜、饥饿饱足困倦、尿意便意便秘、柔软坚硬粗糙细腻等等……爱斯基摩人关于雪之白的形容词都有十几个呢。非常私密的嗅觉与味觉表达起来有时候是非常困难的:美妙的味道难以言传。试试用语言描述一下我们嗅到的和品尝到的味道吧,美食家在描绘美食和美味时总是搜肠刮肚,还不一定能找不到恰当的语词,有时我们只能用鼻音发出一种只适用于当下此时的赞叹!

协助孩子用眼耳鼻舌身去感知内外的世界,并用正确的词汇来描述,就是帮助孩子走出共生迈向真实的“感觉世界”。

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进行认知,是协助孩子正确表达各种感觉的有效方法。比如,在协助孩子认识“甜”、“咸”时,妈妈可以拿一块糖,再拿一点盐,让孩子看看、尝尝,然后把概念和感觉配对:“这是糖,糖是甜的。这是盐,盐是咸的”。

需要提醒的是,很多妈妈用各种各样的食品塞满孩子的胃,致使孩子几乎没有机会感觉“饥饿”这种感觉。吃不吃、吃多少、吃什么,最好让孩子自己决定。当我们不强迫孩子吃东西,让孩子做自己感觉的主人,相信孩子的身体一定有智慧去选择合适的食物。

情绪的创造

父母要允许孩子经验各种各样的情绪感受,尤其要允许孩子哭,不以好坏来评判孩子的情绪感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02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9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57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35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5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50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06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4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0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36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8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4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64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7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04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01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66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使用前准备物料 [Charles4.2及其破解方法](链接:http://pan.baidu.com/s/1j...
    从心开始的我阅读 10,554评论 2 14
  • 留白,最早出现在书画中的解释是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给观赏者遐想和发挥的空间。这种反应事物另一面的艺术在生活中的很...
    慢小孩阅读 1,472评论 0 1
  • 生活方式不断多元,越来越多人加入到“夜猫族”行列。上网、聊天、玩游戏、搓麻将……夜生活的节目可谓丰富多彩。然而近来...
    迷兔阿姨阅读 326评论 2 1
  • 一天的冬雨,自己也懒得出去办事,就宅在宾馆里,腊月初九,那个难忘的感恩回忆哀思!七年的时间,没有淡忘,而是依然存在!
    豫草根阅读 13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