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相处模式决定了孩子的模样

最近看到这样一句话:

“上天给了你一个缺席的父亲,就会赠送给你一个焦虑的母亲,最终只会养育出一个失控的孩子。”

丈夫成了家庭中的隐形人。

母亲则会慢慢地把感情和注意力从丈夫身上抽离出来,寄托在孩子身上。

孩子就只能活在夹缝中喘息,最后变得叛逆和失控。

家庭的本质代表的是“爱”,教育的本质代表的是“规矩”。

在家庭里面,感性的妈妈,更容易教会孩子:什么是家庭,什么是爱、什么是安全。

而理性的爸爸,则更容易教会孩子:什么是社会的规则、规矩。

所以,引领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爸爸的责任是最大的。

但现实是,很多爸爸忙于事业和工作,几乎很少时间关心孩子学习,甚至以工作忙为由,来推脱自己的责任。

而妈妈不得不承担起大部分教育孩子的责任。

所以现在大多数家庭的现状都是:

总是缺席的爸爸、容易焦虑的妈妈,和不听话的孩子。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不作为的爸爸越来越被边缘化,焦虑的妈妈越来越强势,夹缝里的孩子越来越失控。爸爸的缺席

孩子难以拥有完整的人格

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需要经营,靠的是夫妻双方的付出和热情。

而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更能成就一个身心健康、性格乐观、人格发展健全的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地爱孩子,营造温暖有爱的家庭氛围。

一个不缺席的爸爸,给予了孩子生命中最初的安全感,并将伴随和保护孩子一生。

一个不焦虑的妈妈,用平和的心绪,传递着人世间最温柔的情感,在孩子的内心,铸就出温暖的一角。

爸爸爱妈妈,妈妈尊重爸爸,父母合力,一起教会孩子什么是爱,如何去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