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败,赵括仅仅只是指挥失误,赵孝成王却葬送了赵国!
战国中后期的最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算得上是一场极为激烈有极为惨痛的一次战争。激烈主要是指,秦赵双方在这场战争中投入的兵力是空前绝后的;惨痛是因为赵国战败之后,赵国四十万降卒被白起坑杀了。
赵国之所以败,笔者认为主要责任在于赵孝成王,是赵国君主一手造成的。虽然说赵括夺得廉颇的兵权有一部分人在赵孝成王耳边吹耳旁风,但是作为一国君主,却没有察觉得了自己手下将领的军事才能,不能够知人善任。
而反观秦国,秦国针对赵国的计谋是一个接着一个,在面对廉颇的固守,说实在话秦国铁骑的英勇即便是天下皆知,但是也是无可奈何。也正是这样秦相范雎派人在赵国四处散播谣言:廉颇打仗不行,秦人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不得不说秦相范雎也是个人物,他把控了赵孝成王的心脉,契合了赵孝成王速胜的心里,慢慢的对廉颇一味采取防守的姿态感到颇为不满。心里换将的想法也越来越浓厚。大家只知道赵国此时名将如云,然而真实情况是:乐毅虽然因燕国新君的猜忌,投靠了赵国,但是这个时候却没有经受考验,而此时的李牧也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此时赵括的大名在赵国可谓是如日中天,主要是因为赵括的父亲赵奢是赵国的功臣,曾经取得了“阙与之战”的胜利,用兵之妙,令人叹服。其二就是因为赵国纸上作业在赵国无人能及,每次到了相关考核的时候,赵括总是能够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赵括是赵国工人的军事天才,而且还是赵国王室成员。然而赵孝成王在任命赵括担任主将的时候,或许是忘记了赵括父亲的话:赵括经验尚少,还得些许历练,或许能够成为大器。
赵孝成王做出赵括换廉颇的决策的时候,主要是考虑的赵括的忠诚度,再加之赵括的家世,正所谓:虎父无犬子。
而这则消息传到秦国之后,秦昭襄王自然是大喜,为了让胜利来的更猛烈些,秦昭襄王也偷偷的改任白起为秦军主将。
相较于白起而言,赵括显得是一张白纸。赵括来到军中之后,首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改赵军的守势,转为进攻。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才使得赵括带领着赵军直接跳进了白起为其设下的陷阱。
在当时的兵力对比之下,秦军的兵力是赵军的一点五倍之多,白起能够将赵军围住的主要原因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赵军被困,秦军并没有选择与其正面厮杀的策略,而是选择先切断赵军的粮草。白起的计策之高令人叹服,他并没有给赵括两败俱伤的机会,用时间就将赵军助力困死了。
在这个关键时刻,对比一下秦赵君主的做法:秦国君主秦昭襄王在得知此时是击溃东方强国赵国的关键时刻,事关秦国的一统大业,秦昭襄王选择的是来到了里长平之战很近的地方河内,给前线将士以精神上的支持。并在秦国征集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驰援长平战场。
而赵孝成王还远在赵国静静的等待着前线能够送来好消息,别的还真没有做过多的有效的措施去挽救这场败局。虽然在得知战败的消息之后,赵国庙堂之上或许是一片争论逃避责任的唇枪舌战,但是可怜的是长平埋下了赵国四十余万的好儿郎。
虽然秦强赵弱是客观的事实,但是这也并不是一味着赵国一定会战败,况且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也是不少的。比如说当年的秦魏之战。
要是从将帅的角度来讲的话,赵括也是远远不合格的,在庙堂之上赵国做的显然也是极为的不称职的,三番连次的错误决定为长平之战的最终结局埋下了伏笔,所以赵孝成王才是真凶。
在长平之战上,赵国也是可以与秦国一战的,并且赵国军队也是名冠当时的天下的,占据着优越的地理优势。并且赵国还得到了上党人民的心,民心之所向才是一个王朝稳固的根基。
赵孝成王只觉得自己十分的苦,觉得赵国无法在支撑赵军与秦军对决的所需的军需物品。
然而换一方面来讲,秦国在此时也是也是在苦苦坚持。如果赵孝成王不临阵换将的话,或许长平之战的最终结果会走向不一样的方向。赵孝成王的一次次失误,直接葬送了赵国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期积累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