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对我来说最好的书,就是10万字左右的长篇小说。长短刚好,重读时也不会感觉繁重。百看不厌。
村上的书都给我这种感觉,《国境》亦复如是。
我对《国境》的梗概描述,想必与一般人不同:
一个男人找回自己的故事。
我越来越相信,读书是需要阅历的。唯有阅历,才能让这些哲理使自己感同身受,而不会觉得是一碗鸡汤。
不扯了,说书本身。
这部小说想表达的东西似乎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们终其一生,都想成为那个自己想成为的自己,到头来才发现,那不是自己。唯有现在存在的活生生的你,才是最真实的自己。
一直都在年少轻狂,也曾有很多的固执。或者说,称为偏执更好。以前看到什么都以为是命中注定,想要自己追逐着所谓的宿命的脚步,最后才发现我无论如何都只能是我。
从理性上讲我一直不相信什么宿命。而我渐渐地把胜败、得失都归结于它。宿命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我想要的人生,哪怕并不是真正想要的。于是我开始追逐它,得到了还好,如果没能得到或者更不可能得到,就会陷入一种无解的漩涡中——毫无疑问,我想成为宿命中的那个自己,可是当我接近于抵达的时候,我发现以前的一切全是海市蜃楼。
或许真的如那歌词所说:“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从来就没有什么宿命。我们走在救赎的路上,起初因为知不可得的无奈,后又因为看惯得失的勇决,最后是回到原点的大彻大悟。
而对于不谙世事的我们,放弃对我们来说大多是因为无奈的选择。更多时候害怕失去,害怕孤独,所以放弃,所以逃避。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时间决定你会在生命中遇见谁,你的心决定你想要谁出现在你的生命里,而你的行为决定最后谁能留下。”主人公初深陷于过往的泥淖,没有和过去说再见的勇气。哀莫大于心不死。
流浪于人间烟火的我们,很多时候,真正欠缺的不是经历,而是看待得失的智慧和选择取舍的果决。若不明了这一点,任你跋山涉水,行遍海角天涯,亦只是画地为牢。
大千世界多是纷繁过客,他们都将杳无踪迹。所剩的不过沙漠,人生的沙漠。而宿命,不过是海市蜃楼。对于过往,我们总是太舍不得,不明白放手,哪怕活在回忆的幻想里。可现实终究是现实,而过往,终将幻灭。不管我对过去多么耿耿于怀,多么念念不忘,可终究有说再见的那一天。
而现在存在着的我们,真正的、也是唯一的我们,只在有限的可能性中生存下去。很残酷,但真实。过往就像一桶水泥,早已风干僵硬,烂在桶里,而现在我们的我们拿着未成型的水泥,去建造自己的人生——若拘泥于过往,现实也会烂作一团。我们终将是不完整的,不是因为过往,只因为这是铁的定律。
而我们应当活在当下,力图把自己填补得更完整一些。完整从来不是因为遇见哪个人,完整是发自内心的——每个人都有伤疤,而我们力图让自己他们愈合,而不是藏起伤口,任他们发脓溃烂。这样我们将成为一个病人,而且永远正常不了。
回忆终将杳无踪迹,任何人都无法将其捕获。我们便是这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