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向阳村,离县城一小时的车程。如今成了小康村,村口左侧几排错落有序的住宅区。一条清澈的小溪绕着整个村子,从祖祠门前的那棵大榕树旁到右侧的村民活动中心,再从活动中心绕到外侧的田边,一直到山脚下。这里有青山,有绿水,有绿油油的麦田,有矮矮的小山坡。
二十年前的向阳村,路面多年失修导致崎岖不平,每逢下雨天,这里必定满地黄泥水,坑坑洼洼。一眼望去,村里几十户人住的破旧小平房,唯独老李家那栋三层小洋房最显眼。纯朴老实的村民们,几十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收割的瓜菜只够维持自家一日三餐简朴的生活。
向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归功于谁?说起家乡的变化,年过七旬的李铁军总会逢人就说自己是向阳村的大恩人,没有他,大伙哪来今天的好日子。
李铁军在向阳村称得上有钱人,含着金钥匙出生,三代单传,祖上给他留下十几亩地,向阳村西边的两座山也是他家的。
李铁军长得高大,五官标致,他对待感情不专,读书时凭着帅气多金获取了不少女同学的芳心,投怀送抱,暗送秋波几乎延续到他高中毕业。他对待感情不旦高调还来者不拒,短暂的几段情事让他练成了情场老手。
家里天天有女人到家门口找儿子,李老太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还得了,万一做了错事,李家的面子往哪搁。
老太太找大师算卦,师傅交待这孩子桃花伴随一生。老太太问大师是否有办法化解,师傅掐指算了许久,告诉老太太:“必须做一件福报苍生的大好事,这做好事还有讲究,就是不可留名,只有这样才能破解,否则还是劫数难逃,会毁在女人的手上。”
老太太担心这事说出去万一被传出去那可不得了,而她只告诉儿子千万要处理好女人的事,别干出什么幺蛾子的事来,今后一定得多做好事行善积德。
年轻的他哪会相信什么大师的话?只是点头敷衍母亲,转过头已经把这些事丢到九宵云外。
到了适婚年龄,这么好的人家,媒人婆隔三差五跑到家里找老太太说亲。但介绍了几个,老太太都不大满意,要不就是嫌弃家庭出身,要不就是八字不合。
老太太听说隔壁村老村长王根的女儿巧妹贤良淑德,便让媒人到老村长家问问,老村长也希望女儿找户好人家,于是便同意了这门亲事。李铁军觉得巧妹太内向,不懂风情,但碍于父母喜欢,且八字旺他,所以也就答应了这桩婚事。
婚后四年,巧妹为李家添了两个孙子,也算光宗耀祖了,她负责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李铁军通过老丈人的关系,在县城房产局当办事员。他把家里的地让表亲帮忙打理,每年分点收成钱。
老太太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临终前,把儿子叫到身边,从床头的铁盒拿出几捆钱:“铁军啊,这些钱你拿去把咱村那条路修起来,可保你以后事事顺利,你可要答应娘啊……”
铁军点着头:“娘,你放心,我答应你。”
老太太嘴巴一张一合,还没说完下一句要交待的事便昏迷了。
两天后,老太太去世了。
母亲去世百天后,铁军按照母亲的叮嘱,把村里那条烂路铺成了沥青路。
通路仪式那天,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回荡在向阳村的上空,李铁军掀开盖在碑上的红布:“向阳大道。”右下角题了名:“李铁军捐赠。”向阳村的村民们齐声吆喝,拍着双手叫道:“铁军,好样的!”
李铁军做了一件福荫村民的大好事,所谓路道财通,村里的生活慢慢地在变好!
九十年代,正是房产起步的时刻,房产商征地盖房,商品房像雨后春笋般上市。房产商向政府单位送礼宴请攀关系。
而正是这个时候,让铁军认识了正大房产公司办事员王小倩。王小倩负责公关工作,为公司申办证件。她不但身材丰满,漂亮,还风情万种。几次接触后便对铁军暗送秋波,铁军哪里受得住这种诱惑,很快俩人开始了地下情。
情场得意的铁军是头管不住的犟驴,仗着自己有点官职,每天下班回到家,公文包一扔,翘着二郎腿等吃。他心里面,老婆是照顾家庭的佣人,哪比得上讨他欢心的小倩。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单位里的同事慢慢察觉到铁军与小倩的事。小倩亳不忌讳,隔三差五跑到单位到铁军,找铁军帮她办事。
这时恰好房产局局长被调到市里工作,局长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这个难得的晋升机会,落到正副主任身上。单位根据惯例,对他们进行评估。李铁军眼看着马上可以当一把手了,正在这关键的时刻,一封检举信打破了他的升职梦。信里提到他个人作风不正,为企业开绿灯,包养情人,并附上各种证据。
最终局长的位置落到了副主任梁宇头上。
铁军得知后,气鼓鼓地冲到梁宇办公室,指着他大声吼了起来:“梁宇,工作上我没对你怎样吧?你怎么能为了升职,这样对我?”
“李主任,你误会我了,我啥都没干啊!这事与我无关,你自己想想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梁宇平心静气地解释道。
这一场战没有打起来,铁军就输了,的确是自己平时做事太自我,经常得罪人,这事是谁干的,仔细想想,谁都有可能。
官场失意,让他脾气变得更暴躁了。他把气全撒在巧妹身上。在他失意的时刻,小倩陪在他身边,贴心地照顾他的情绪。她把铁军哄住了,也把他的心偷走了,铁军索性家也不回,天天跟她腻歪在一起。
一个月后,小倩骗铁军说自己怀孕了,让他给自己买套房子,铁军幻想着与这个女人共度余生,可房子到手了,小倩就离开他了,门锁换了,人也找不到。
一个小小的县城,这事很快就传得热火朝天。从县城传到了村里的大榕树,再从大榕树传到了巧妹耳朵里。内向的巧妹安慰自己,是外面在乱传,她心里不愿意接受丈夫的背叛,只有把这些丑事吞进肚子里。她不敢告诉俩个孩子,担心孩子会受影响。
铁军的大儿子李科在省城读大学,农业专业,他从小懂事,村里的状况他看在眼里装在心里,暗下决心,要发奋学好本领,长大了建设家乡。
李科比小儿子李威好学,而李威脑子比李科转得快,是块经商的料。
2000年,李科大学毕业了,不顾父亲的反对,放弃大城市分配的工作单位,回乡研究新品种,当起了新农人。
随着新农村的规划,政府支持乡村研发新品种。
李科连续几年投入了不少钱,种植嫁接后的橙子,可结出来的橙子不够甜,汁水也少。多少次失败才能换回成功。
老李心疼自己的钱,总对总李科说:“我滴小祖宗啊!好单位你不去,非要回来折腾这些干啥呢?这大学生回来耕地,说出去不被人笑话?再说,你这样下去,你爹就算有金山银山,也不够你挥霍。你这是要气死我啊?”
李科是个孝敬儿子,他低着头任由父亲说教,等父亲说完,轻轻说:“爹,我希望能够用我在书本上学的知识,放到实践中来,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带着乡亲父老们走上致富之路,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老李知道儿子的性格像自己,比较犟,不撞南墙不回头。说再多也没用,唯有在经济上支持他了。
科室里有个办事员闲聊时说起:“李主任,听说您儿子大学毕业回家耕地?”
“唉!没想到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我差点没被他给气死。你说,读那么多年书白读了吗?好单位不去,跑回家种地。”老李边叹气边摇头。
“话也不能这样说,所谓行行出状元嘛。我有个同学没读过大学呢,他喜欢鼓捣一些发明,还真给他成功申请了几项专利,国家还有补贴发呢。”
“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了,他这几年种了几个品种,也没赚到什么钱,倒是亏了不少。”老李头吸了口烟,呼出白烟。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五年,李科把橙子换成了猕猴桃,改良后的猕猴桃终于出了好结果,黄心猕猴桃个大多汁,甜度比市面上的都高了几个度。这下把他给高兴得跳起来。
他逐步扩大投入,把自家的十几亩地全部换成猕猴桃种子。
李科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弟弟李威,希望两兄弟,一个搞生产,一个负责卖,把这个事业做大做强。李威脑子灵活,觉得哥哥说的这个事情有前景,只要产品好,就不怕卖不出去。他带着果子到各大水果批发市场跑业务,免费吃免费试。批发商从一个,两个,慢慢累积起来了。
李科把自己地里种的猕猴桃送到村里的叔辈们家里,让他们品尝自己种出来的果子。
一旦打开市场,销路不停上涨,订单开始多了起来,这让李科有了下一步的计划。他到叔辈们家里问是否要种猕猴桃,可以带大伙做起来。
“侄儿啊!这可是好事啊!这比我们种菜可赚得多了。我愿意跟你干。”家里只有三亩地的老高,高兴起拍着李科的手,笑得小眼眯成一条线。
一户,两户……向阳村所有的地都种上了猕猴桃。随着引进新科技带动农村农业的发展,县政府,镇政府到村里视察,大力支持村民们把这个产品干起来,立牌匾,这里成了猕猴桃村。
守旧的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这里特有的土壤环境和气候,适合种植各种农产品,每家每户都靠自己的双手致富,一步步走向小康生活。
随着网络的发展,李科兄弟俩除了卖鲜果,还带着回乡发展的年轻人,把自家的猕猴桃隔着屏幕展现在全国各地的陌生人面前,增加知名度和销量。
正在李科兄弟俩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母亲巧妹长期压抑,导致精神失常。三年前的一个晚上,因服用过量药物去世了。
俩兄弟觉得母亲的去世,父亲有很大的责任,一是对母亲的不忠,二是对母亲的疏忽照顾,自然也对父亲态度有所改变。
巧妹刚走那会,老李的确有难过一段时间,两儿子在县城各有一套大房子,儿子们让他轮着一个月到自己城里家住,跟孙子们一起热闹些,总好过一个人住在村里。老李却说自己不喜欢被儿媳妇们管着他,住得别扭,感觉一点自由也没有。所以他宁愿自己住,不用看别人的脸色。
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不去儿子家住是有原因的。其实老李在巧妹生病那会已经不老实了,总跑去按摩店找女人按摩。
这种日子过了半年左右,他又找了新点子,跟儿子们说自己年纪大了,得有个人照顾他才行。要求找个保姆照顾他,换句话说,自己一个人在家孤零零,有个人跟他聊聊天也好。
李科想想也有道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老爹自己住有个三长两短,也有个人看着。他便托家政公司找了几个保姆,年轻的不愿意照顾七旬老人,只有中年保姆才合适,无奈让老爹自己选。选来选去,没选中,其实就是没看对眼。
李铁军每天下午都会到大榕树下跟大伙下下棋打发时间,大伙也总会说些话调侃他。
“老李,听说你在找保姆?”老梁抖着腿,打开保温杯喝了一口茶,问道。
“是啊!找个人照顾自己,反正退休金也花不完。”老李故意提高音量回。
“俩个儿子都是大老板,请保姆还得你自己掏钱啊?”
“做生意要资金周转嘛,他们说他们付的,你这么一说,这请保姆的钱他们出也应该,对吧?老子那么辛苦养大他们,供他们读书,做生意还贴了不少老本。”老李点着头说道,眉毛开始上扬了。
“你有这福气,那找个年轻漂亮的照顾,光看着心情也好啊。”旁边的老钟也附和起来。
“那必须滴,哪个男人不喜欢年轻貌美的?哈哈哈……”老李头越说越起劲。
过了几天,大榕树下又传出了大新闻:“老李头领着一个漂亮女人到市场买菜,到商场购物。”“听说小他二十岁呢,还住在一起了。”“男人就是靠不住,老婆才走了三年,就忍不住了,真没良心。”
这些话从大榕树下传遍了整个村子,也传到了李家人耳朵里。
“爹,你老人家呆家里就好了,可别跟保姆到处晃悠,别让人说闲话。”李科电话里跟父亲交待。
“住在一起怎么了?光明正大的事,还怕谁说我闲话?你娘没在了,我找个伴是你们有意见还是怕别人说闲话?你们没时间陪着我,我要是一个人在家里有个三长两短,还有个人通知你们,这不是减轻你们负担吗?”老李反过来理直气壮地教训儿子。
“爹,我们这不是担心你被骗嘛,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又像以前……”李科还没话完,老李就挂断了电话。
老李头从不忌讳别人,依然我行我素,到哪都带带着保姆阿莲,还逢人介绍:“这是我老婆。”
直到半年后的冬天,保姆阿莲带着他存了几十年的血汗钱卷跑了,他再也不出门口。
李铁军一下子老了好多,他变得颓然衰朽,双目无神,直直望着巧妹的照片痛哭了起来,他的哭声从屋里传出,回荡在向阳村的上空,传到了大榕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