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看书,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社会学概念——巴哈模型。
这一理论认为,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孩子的排行逐一满足着家庭的一下四个需求:1.生产需求;2.平衡家庭情绪的需求;3.人际关系的需求;4.统一的需求。我家里正好有四个姐弟,于是突发奇想,拿来套套这个模型。
001 老大——生产需求
理论认为,老大往往习惯于照顾他人并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更倾向于遵守社会规范并较为顾忌自我形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别人眼里就是个大孩子了。今年暑假,我听说村里有人向舅舅打听我的年纪,舅舅也记不大清,只说反正很大了,应该有二十七八了吧!妈妈说,你很小的时候就一副大人的样子,所以大家都觉得你年龄应该很大了。好吧,如果这算安慰我的话,我就接受了吧!
总觉得自己其实是个被压抑的红色性格,但我在做事时候的循规蹈矩,一点儿也不像红色性格。作为大姐的责任感要求我起到榜样的作用,所以对于自我形象,还是相当注意的,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
002 老二——平衡家庭情绪的需求
理论认为,老二在家里往往会迎合他人的期待和需求,通常较为敏感,更容易感知到家庭中情绪的波动或不协调。
二妹是个典型的乐天派。倘若她在家里呆个十天半个月,然后再回学校去,我们马上觉得家里少了点什么,冷冷清清的。
她以前是我的“小跟屁虫”,记得上三年级时,有一天晚上我因为乱花钱的事情被爸爸打,她先是绕前绕后观阵,一看大事不妙马上脱衣服上床睡觉。但爸爸余怒未消,采取连坐制度,把她和我一起罚跪,我老老实实跪着,她就跪坐在那里,听爸爸来检查了,一下子跪起来,惹得父母哭笑不得。
003 老三——人际关系的需求
理论认为,老三在家里扮演着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家庭中的人际关系上,常常用自己的方式介入家庭冲突中,总是希望可以顾忌更多人,化解更多冲突。
四妹出生后,家人给予的关注较少,小时候她常常一个人蹲在角落里,一蹲就是一整天,为了这事没少挨奶奶的打,直到现在我还担心小时候的这种蹲踞会不会是某种疾病的预兆。
她很少表露自己对家庭的情感,但当面临抉择时,她考虑的第一点便是家庭。这些年在奶奶身边生活,和三妹(堂妹)一起,起初俩人不合拍,总会闹些矛盾,让奶奶跟着受气。很快,奶奶就不再向我抱怨俩人的关系了,似乎是已经调整了过来。
004 老四——统一的需求
理论认为,老四在家里往往一副被宠坏的样子,总是用打岔,扮小丑的方式解决人际关系冲突,而他们的自我需求常常是被忽略的。
我们都觉得,弟弟被家人惯坏了。但其实家人并没有真正地关注他,也没有提供给他更多资源,顶多是以前奶奶在做早饭时会给他多做一份鸡蛋羹,而其他人都是喝粥或白开水。
弟弟在家里也是最没有脾气的那一个。记得上初三时,他特别想要一辆自行车,我承诺等他考上高中就买。考上高中后,那一年家里收入不好,再加上学校离家很近,走路五分钟就到了,于是我食言,没有买给他。为这件事情,心里其实挺愧疚的,但他很少会再提起这件事情。
005 反思
对一个模型的生搬硬套其实是不合适的,也是不严谨的。这一模型也并非已经完善,也缺少本土化的研究,所以我看到的,只能算作最原始的理论。
有没有可能继续发展出适合中国甚至不同地区的更细致的模型呢?以后开放生育后,或许就可以为家庭育儿提供些启迪。原谅我不合时宜的脑洞╮(╯╰)╭。
I LOVE MY FAMILY (ฅ>ω<*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