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简书,就是一方江湖,金戈铁马,铠甲银枪。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了简书里的文章,仿佛发现了一块风水宝地。后来一个写作的朋友说,你可以上去写点东西,全当练笔了,不管有没有人看,自己开心就好。
于是,在那个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的时代,我还是决定回归网络写作-这种朴素的方式。不为别的,只是不想在自己qq空间里恶心朋友了。
回顾一下过去的两年,我在这方江湖里留下了只言片语,也删了许多无病呻吟,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区区几万字,不够大神一篇小说的量。每篇阅读量多则数百,少则几十,获得点赞更是屈指可数。有段时间也想过,怎么能拉个阅读量,提高点赞数什么的,可最后还是放弃了。
作为一个做文案起家的营销策划人,博人眼球的事还是略懂一些的。然而,凡事总要抱着目的性去做,其实很累,人生如此,写作亦然。放下那些想成名成家的欲望,心和文字也许都会更灵动一些。
可能是老了吧,随着年岁的增长,生活也越发简单,很多事情也是看淡了。就像那首《听雨》所述“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遇见的事多了,心境也自然不一样了。
前段时间,一个简书上的朋友跟我聊了关于写作的事。他问我现在什么文章类型最火,我说我不知道,他告诉我有两种,一种是变相鸡汤,一种是吐槽。
现代人是最善于思考的,因为有强大的信息摄入机制,可以让他们对比并做出判断,并不用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于是,你就能看到一件无关自己的事情,就衍生出无数道理。别人老公找小三,你总结女人要自立自强;别人说英语太重要,你就立刻送上xx天战胜托福雅思攻略。
于是,各大网站上的技术贴,干货,鸡汤,像瘟疫一样蔓延,不管有底没底,先干一碗再说。而这个社会又那么喜欢给人贴上标签,签约作者,网络红人,微博大咖。。。每个人都活成了别人眼中的人,却唯独活不出自己。
你若袖手旁观,我亦会逢场作戏。
说到这儿似乎有点扯远了,回到正题。如果非要说在简书的两年得到了什么,其实就是一个坚持的态度和对文字的欣赏鉴别能力。
对文字的执念让我两年时间没有放弃写作,虽然每篇更新间隔太长。也不愿意找什么借口,毕竟挣钱糊口的事会消耗掉一天中大多数时间。而看了那么多简友们写的文章,你自己终究会了解什么是号文章,什么是烂文章;更多选择,更多欢笑。
还是要感谢简书这个地方,让我们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最原始的感动。套用武侠江湖专题月刊的标题:“这就是江湖!”
写作这事儿,不管你出于什么目,心真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