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学校教你的可能是错的,父母教你的可能是错的,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能是错的,通识七艺,通识七观
为什么学校教你的可能是错的?
通识教育是干什么的?
通识教育就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跨界知识高手,而且把你培养成一个敢于怀疑、勇于探索、自信而又谦卑、努力而又从容的“得道”者(你崇敬且愿意追随的人)。
北大钱理群教授说:现在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出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话外音:钱教授的点评真是犀利、精辟!👍)所谓绝对,是指这些学生的言行都只为满足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所谓精致,是指这些学生不仅智商高,而且惊人的世故和老道,很懂得配合和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达到自己的目的。
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里·路易斯说:“大学已经忘记,它们对大学生的成长所承担的更大的教育责任是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帮助他们呢找到自己的使命。”
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讲过一个一个故事:两条小鱼在水里游,对面游过来一条老鱼。老鱼亲切地跟小鱼打招呼道:“早啊,小伙子们,今天水里怎么样啊?”小鱼们也很有礼貌地跟老鱼点点头,然后接着往前游。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实在忍不住了,问另外一条小鱼:“哎,哥们儿,水是什么玩意儿?”
华莱士的故事告诉我们,最明显、最普通、最重要的事情,往往也是最难发现,最少讨论的。就像小鱼不知道水是什么玩意儿,学生们也忘记了教育是什么。
教育的真正价值和成绩、学位完全无关,只与生命的觉醒有关,你必须自己悟出,什么是真实的和重要的。
那些从学校毕业的精英们,最后会成为优秀的绵羊,他们只是看起来优秀,其实是一群懦弱的、懵懂无知的、盲目追随的绵羊。他们都去追求同样的学校,上同样的课,选择同样的专业,毕业找到别人羡慕的工作,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终其一生,过着未经省察的“二手生活”。
为什么父母教你的可能是错的?
直升机型父母:他们总是盘旋在你的头顶,无论你抬不抬头,他们总在那儿,时时刻刻监督你做每件事。他们相信,只有严格要求,才能培养出完美的孩子。
溺爱型父母:他们尊重孩子的意愿,对孩子基本不管不顾。孩子犯了错,没关系,他们会说:你是最棒的!他们会跟别人夸耀,我们从来不管孩子,只给他们鼓励,不给他们惩罚。
这两种父母的做法都不对,他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依据的都是自己的理念。跟了解孩子这件事比起来,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理念。直升机型父母更强调纪律,向往成功,所以他们会说,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严加管教。溺爱型的父母更强调自由,更向往幸福,所以他们会说,我们要尽可能让孩子过得快乐。
这两种父母都要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缺少的东西。那些想让孩子成功的父母,其实自己害怕当失败者,所以他们要让孩子成功,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成功的父母。那些想让孩子自由的父母,其实自己最担心生活的压力,所以他们想让孩子快乐,是为了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快乐。
这两种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我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教育不是计划经济,不是你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就能控制最终的产出。
两个真相
1、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小
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基因,基因的影响是先天的,我们无法改变的。除了先天的基因,后天的经验也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影响,但是,父母能起到的影响只是一小部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是孩子与身边同龄人之间的互相学习。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经验,有自己的理念。上一代人的经验,到了下一代,社会环境变了,就不一定灵验了。即使你在家里把孩子培养的很好,他们到了学校里、到了社会上也未必会跟在你面前表现得一样。
2、成长就是背叛
成长并不总是顺利而美好的,成长的过程是残酷的。成长就是自我挣扎,成长就是背叛。你要背叛原来的你,你要背叛你的家庭、你原来的朋友、你原来的环境。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有一个阶段,要当一回“孤儿”。
如同孩子断奶一样,虽然痛苦,但是不断奶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同样,当孩子要变成成人的时候,也要经历一次“断奶期”。
对父母的劝告:做个麦田守望者
是不是说,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呢?当然不是的。该管的还是要管,只是你要知道,不是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他们就会成为什么样子。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东西,就是一个适宜他们成长的环境。
美国作家J·D·塞林格在《麦田守望者》里写道: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片麦田里玩儿,几千几万的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总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你能当好麦田里的恶守望者的角色,忠实地守在那里,不让孩子掉下悬崖就足够了。
对孩子的忠告:犯错要趁早
德雷谢维奇教授说:上大学期间,和父母的交流频率不要超过一周一次,最好是一月一次。无需告诉父母任何有关论文或考试的成绩,甚至是任何在校期间的情况,同时,也不要期望求助于父母。如果他们干涉你选课或者大学生活的细节,那么你需要大声告诉他们,大学是完全属于你的,不是他们的。
何帆老师的忠告:犯错要趁早。尽可能在年轻的时候,没有进入社会之前,把能够犯的错误都犯完。但是,你要记住:第一,不要犯致命的错误,第二,不要重复犯错误。只有不断的尝试,不害怕犯错,才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迅速地自我迭代,才能在磨练中变得更加成熟。
为什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可能是错的?
学习之前首先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这些知识?它对我到底有没有用?老师教的方法是不是对的?学习它的意义何在?
何老师的学习经验:
1、要“六经注我”,不要“我注六经”
读书是为了从别人的想法中得到启发,补充和完善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了解和死记硬背别人的想法和观点。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出行
2、不要永远停留于“学习”的状态,要尽快进入“研究”的状态
如富兰克林一样,做一个知识的探险者,而非按部就班的学生。
杰斐逊:做一名“自然贵族”,通过自我培养获得德行和才能。
3、不要去“记”,要去“悟”
教育就是当你忘记了之后还能记得的东西——冯·劳厄
胸中无剑胜有剑(只有忘记了,把自己放空了,才能更有效地接纳新思想)——张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