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好大好大的花市,一进入人头攒动的那个温室棚,让我眼前顿觉一亮。一路上,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只匆匆瞥上一眼,便迅速扭转头,边睁着好奇的眼睛,边用手机抓拍这难得的万紫千红,生怕一不小心就错过眼前的一切。
这是第一次来这座美丽的花卉市场。早就听同事说起它的与众不同,今天终于目睹了它的风采。我被缤纷的花、碧绿的叶和茁壮的虬枝树干搞得眼前一片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那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合着玫瑰、百合、兰花等叫得出和叫不出名的小花小草,让置身大自然中的我,陶醉于万花丛中无法自拔。哦,好壮观的一片花海。
看吧,鲜艳欲滴嫩的郁金香,艳丽奔放的一串红,深红色的非洲菊,粉嫩水灵的玫瑰花……它们红得如火,粉得如霞,白得如雪,蓝得似海,让过往的行人,身不由己地停下脚步,对这里巧夺天工的一切啧啧称赞。
不觉间,我们来到了一位老者的跟前。定睛细看,高兴地大叫起来。真是巧合,这名老者原来是我们同村的李大爷。
他原是一名退休工人,因为比较热爱花卉养殖,所以去年在这里租赁了一个摊位,做起了花卉养殖的行当。老人看上去有六七十岁的年龄,他的身体很硬朗。
身穿一件浅灰色体恤衫,虽已是满头白发,但看上去精神矍铄,而且非常健谈。看到我们的到来,老人非常高兴,赶紧招呼我们赏花品茶。
李大爷管辖的这片园子,火炬凤梨特别像一支火炬矗立在宽大的叶子中间。细细长长剑兰的叶片,更像一把把威武霸气的宝剑,那一棵棵青翠欲滴的红豆杉树上,正懒洋洋地躺着一只只红彤彤的“小灯笼”。
买花和赏花的顾客络绎不绝。这不刚送走一个小姑娘,又来了一位买花的中年妇女。李大爷从容地将女主人选的花和它身下的土,一同装入浅棕色的塑料盆里。
然后递过去,反复指导新主人好好养护它,看管它。那双不舍的眼睛,分明在告诉买主,他卖的不是花,而是被嫁出去的闺女。
刚才被那个买花中年女人一顿讨价还价,李大爷又让了五元钱,他笑呵呵地告诉我们说,他对养花能赚多少钱看得并不重要,而是看中了养花过程中,所享受到的那份恬淡与快乐。
我向大爷询问一些养花技巧。他就响亮地回答我一个字“勤”。浇水,施肥,喷药,修剪,哪样都不能含糊,必须像照顾自己的孩子那样,细心周到,一丝不苟。
只见他拿起小铁锨,一会儿给花儿松土,一会儿帮它们浇水拔草。偶尔还听到老人在向它们低声喃喃自语。那些花儿,在老人眼中,统统变成了又乖又听话的好孩子。
我边挑选着心仪的花儿,边倾听老人谈他的创业史。因为是老乡,所以交谈起来格外轻松快乐。老人原来以为,自己接过来这项工作会轻车熟路,谁知道一上阵就吃了一个闭门羹。
他想得太简单了。当初他连什么叫木本,什么叫草本,哪些是当年生,多年生等花卉的基本常识,老人都一窍不通。只记得第一年的冬天,因缺乏养育花草知识,使过冬的花卉全军覆没,他因此损失惨重。
然而,市场不同情眼泪,挫折能教会人如何坚强。老人并没一蹶不振,而是一改常态,开始买来大量花卉书籍和杂志,挑灯夜战,潜心研究,一边摸索,一边积累经验。
苍天不负有心人。老人经过一番深入学习和实践,终于读懂了花草的需要,原来花儿也有语言。最终,他知道了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施肥。冷时,就把它们端到阳光底下,热时,便挪到阴凉处降温。
老大爷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要抱着玩玩的心态,那样你只会一败涂地。你只有摸透花草的生活习性了,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这让我的心头突然一震:是啊,对待花草如此,对待那些班级中鲜活的小生命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看着老人忙碌的身影,我陷入了沉思。
我突然懂了,种花就如同养育孩子,需要耐心地等待它们抽枝发芽,成长开花。世间的万物都是有灵性、有生命的,而所有的生命,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成长规律,而不是搞拔苗助长的一蹴而就。
那个老大爷,何尝不是以一颗纯善之心对待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灵?
老人的那双大手是如此温柔,又是如此有力量,它不靠天,不靠地,而是用脚踏实地的辛勤劳作,换来了属于自己的一片艳阳天。
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不论从事哪个行业,不但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更要有铺下身子真抓实干的精气神!
养花的过程,就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唯有不急不燥不放弃,才见得花开。虽然有些花的品种,你养好多年,都未见到它的开放。
但是这又何妨?只要你耐着性子仔细守候,耐心呵护,不断钻研它的生长习性,终有一天,你便会欣赏到那片靓丽的风景。养花如此,教书育人更是如此。
捧一颗纯善的心灵,扬一张和蔼的笑脸,裹一份和善,携一份祝福:
耐心守候,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