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成为真正的自己。无声告白里小女孩,一直活在父母的期待里,最终选择用死亡作为自己无声的告白。父母的期待,社会的主流观念,舆论,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这些裹携。
昨天去看了《芳华》,电影里的男主刘峰,他人眼中的活雷锋,唯一一次释放自己,流露出一点私心就被人诟病,作为污点无限放大。要么生存要么毁灭,要么你一辈子洁白无瑕永远的活雷锋,要么死的伟大,成为英雄被唱进歌里。人总有这种变态心理,自己不好也见不得别人好,总想把人一起拉下水。所以有时候得到他人的认同,也不见得是好事。
这些年,在很多事情上都得到了他人的认同,我很感激。但我有时候渐渐开始分不清这些到底是我选择的还是他人期待的。这些年一直都过得很主流,读研,结婚,生子,工作。有时候在想,如果没有他人的认同,没有主流的观念引导,我还会走这条路吗?我会走向何方?
但有时候,我又很感激他人的认同。
比如,今年毕业答辩时,导师们认可了我的论文,让我觉得这么长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比如,今年经历的种种面试,每次拿到offer,都是他人对我能力的一种认可。
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正确,这时候需要他人的不认同作为参照标准,对自己进行微调。
我们总在听从和不听从之间徘徊,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我们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