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开启东野圭吾的新书《恶意》,周末花了五个多小时一口气读完了,感觉甚爽。
《恶意》是东野圭吾挑战写作极限的长篇杰作,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解忧杂货店》并称东野圭吾四大杰作。《恶意》深刻揭示人性,故事中无边的恶意深不见底,有如万丈深渊,让人不寒而栗。从未遇到这样的案子:杀人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读完《恶意》,才算真正认识东野圭吾,人生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坏,你会遇见一些温暖和善良,但你也会遇见很多突如其来的恶意,他们诋毁你,中伤你,不是因为和你有多大的仇,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心中的嫉妒,可能仅仅只是因为他们看你不顺眼。
东野圭吾的小说《恶意》里,有这么一句话:“你永远也不会知道,那些生活中看似和你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多大的恶意。”在小说里,著名作家日高邦彦为人慷慨仗义,心地善良,他和野野口修从小一起长大,每当野野口修被欺负,日高总是挺身而出。然而,他的仗义相助换来的不是感恩,而是野野口修的仇恨和嫉妒,因为日高的优秀让野野口修看到了自身的卑劣和不好。这世界最可怕的,就是某些突如其来的恶意,因为它伤害了你,你可能都不知道为什么。
多年之后,日高邦彦已经成了一个闻名全国的作家,功成名就,但有些人,看得越多,越懂得什么是谦卑,走得越远。因此,日高并没有因为名利而忘记生命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根植于生命之中的善良和自由,而他昔日的玩伴野野口修,人到中年,人生并没有多大起色,他和日高交往,是日高的朋友,也在日高的帮助下,成了一名作家。然而,这名作家却突然被杀害,凶手扑朔迷离,警官加贺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在野野口修身上,作家日高的死亡,他有重大嫌疑,被加贺盯上后,在野野口修的自白手记里,他讲述了日高死亡之前关于他的一些事情。那天,他前往日高家里,不巧的是,日高出门了,他看见一个女子,她的猫被人毒死了,她怀疑是日高下的毒,因为她的猫经常在日高的院子里拉屎。日高回来后,野野口修和他聊天,说起猫的事情,日高轻描淡写地说:没错,是我干的。他说这话的时候,轻松自在,似乎他做的只是从地上捡起垃圾这样一件小事。恰好这时,藤尾美弥子来了,因为日高的作品,对她已经死去的哥哥的名声造成了损害,她要替亡兄讨一个说法。野野口修离开了日高家里,然后他和朋友约好出去吃东西,但日高又给了野野口修一个电话,约他晚上八点到家里谈事情,然而,没有多久,日高就被杀害了,但在日高的电脑上,还有他未写完的小说。
凶手是谁呢?这是一个谜团。但从野野口修的自白手记里,最起码他证明了自己不是杀人凶手,并且还有证据。由于日高死亡时,家里的门还上着锁,所以警方打算从陌生人作案和熟人作案两个方向展开侦察,因为凶手大概是从工作间的窗户里进来的。随后,很多记者采访了野野口修,因为他是日高死后的第一发现人,得知野野口修和日高熟识,记者就问野野口修,作家日高,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们希望能找到一些八卦,来制造热度。野野口修沉默了很久,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给人留足了悬念,最终,他说日高是一个冷酷且个性极强的人,所以,他的沉默,就给人留足了想象。野野口修的自白,并没有让加贺打消疑虑,这位敏锐的警官,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当一切都看起来很正常的时候,其实可能就是不正常,因为人性,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深渊,你会发现什么,就看你到底进去了多少。
加贺在分析案情时发现,这件案子,是一个临时起义的杀人案,凶手多半是熟人,但案发当天,去过日高家的,只有藤尾美弥子,还有野野口修。加贺经过分析,怀疑凶手就是野野口修,但他还是秉持着一切都要看证据,所以又觉得是自己过度揣测了。因为在加贺的印象中,野野口修就是一位遇到任何事情都很冷静,能按部就班把一切办妥的人,他想成功,不想当老师,可他却只是一个平庸的人。然而,事实证明,日高就是野野口修杀害的。他为什么要杀害这位作家呢?要知道,他们从小就认识,日高多次帮过野野口修,还向出版社介绍日高,帮他成了一名儿童故事作家。日高几乎算是野野口修的知己和恩人。这难道是农夫与蛇的故事?野野口修被逮捕了,他承认了所有的犯罪事实,可是他的犯罪动机到底是什么呢?随后,加贺又在野野口修的文字处理机里,找到了日高正在创作的《冰之扉》的原稿。
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更令人震惊的是,野野口修的住所里,竟然找到了5部长篇小说稿,内容与日高已经发表过的小说几乎完全一致,虽然小说名和人物出场名有所不同,但大家都确定,这就是相同的作品。又一次做笔录的时候,野野口修突然身体疼痛,医生检查后,才知道他已经患了癌症,且已经到了晚期。可即便如此,野野口修依然不肯说出自己的杀人动机,他一定是在隐藏些什么,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世间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恶意。通过一系列的证据,加贺觉得,野野口修很可能是一个影子写手,日高所发的那些作品,都是野野口修写的,可是,野野口修却对此竭力否认。这又是为什么呢?如果他是日高的影子写手,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为什么不自己拿去发表?在随后的取证之中,加贺也从别人口中得知,野野口修一直想成为一个作家。他看不上日高的作品,但大家都觉得,他是嫉妒恨,因为儿时的玩伴成了作家,他心里不爽,却又无法无视对方的存在,边说自己写得比对方好,对于野野口修这样有着极强自尊心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荣耀。按照这样的逻辑,所有人都觉得,背后一定有天大的秘密。他们继续按照野野口修不经意透露出来的某些东西,不断往下追查,最后在野野口修家里找到一张日高的妻子的照片,被珍藏得极好,当那张照片被拿到野野口修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松了一口气,又似乎在忍耐着极大的痛苦。随后,在他的自白中,野野口修年轻的时候,热爱写作,但不知道怎么开始,已经成为作家的日高,就鼓励野野口修,让他大胆地写,日高会给他提出修改意见。野野口修写完之后,就将稿子给了日高,但久无音讯,后来日高发表了一部作品,就是野野口修给他的手稿,只有行文被稍加修改。随后,日高和野野口修,日高给了野野口修一笔钱,让他继续写作,但是野野口修就是一个影子写手。日高的妻子初美,对野野口修的遭遇充满同情,两人暗生情愫,互相爱慕,可初美已经是他人妇,他们两人只能暗中约会,还要被良心和痛苦折磨,他们试图杀死日高,但被日高识破了,并留下录像带和一把为杀人留有野野口修指纹刀的证据。从此,日高控制了野野口修,威胁他,要是不帮日高写作,日高就揭发他试图谋杀的事。因此,野野口修做了很长时间的影子写手,直到日高准备出国,才打算给他自由。在野野口修的手记里,他这一写,就是许多年,这许多年里,他活得痛苦不堪,爱人死去,自己又身不由己。这似乎就是他杀人的理由。
可是这世间很多事情,经过人们的口说出来,往往就变了。
经过这些,野野口修的杀人动机似乎也有了,试想一下,一个人被如此欺辱,他愤而反抗,又有什么奇怪的呢?然而,加贺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作家日高真的是那样卑劣的人吗?野野口修真的像他说的那样是绝对的受害者吗?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加贺去拜访了一些认识日高和野野口修的人。他得知,野野口修当老师的时候,工作繁忙,他身体又不好,但从去年秋天以后,他就避开一切社交活动,早早地回了家。如今听到野野口修是影子写手的说法,大家都觉得,他可能是抽空回家写作。但加贺却感到奇怪,为什么是从去年秋天才开始?他也像别人打听野野口修的人品,但影子写手的热度,掩盖了人们许多记忆,他们看到的,只是热闹。还有些人看的不是热闹,而是自己心里自以为是的正义和道德。骚扰电话和信件还不断打扰着日高遗孀的生活,要求她返回作品的版税,还痛斥作为作家的日高背叛了自己的职业。可正是因为这样,日高的书反而卖得更好了,还有野野口修的亲戚,也找上了她,让付版税。但通过了解,加贺还知道,那天野野口修去日高家的时候,还带了一瓶香槟,加贺以为,野野口修打算用毒,但香槟没毒。在野野口修的手记里,日高曾参与校园霸凌,而野野口修就是那个被霸凌的受害者,可是加贺在认识日高的人身上听到的,都是日高从小到大就是一个热心肠的孩子,他乐于助人,心地善良,充满正义感。反而是野野口修,虽然确实被霸凌过,但为了躲避霸凌,他成了霸凌者,还欺负过日高,而日高不计前嫌,总是宽厚待人,有时候,不能从一个人的口里去认识他,因为他说的,可能只是他想要展示出来的。
日高被杀的案子,还没有结束,但该了解的,都已经尽力了解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有一天,加贺去见野野口修,他发现野野口修因为写字而落在手上的厚厚的老茧,他突然明白了,野野口修的那老茧,是因为写字太多,可野野口修向来都是用文字处理机的。最终,加贺还是找到了野野口修作假的证据,他再次去见了野野口修,野野口修之前决定不做手术,他不是不知道要做手术,但他不做手术,加贺推断,从他放弃不做手术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谋划杀害日高,并为自己制造一个美好的名声这件事了。一切都明白了,野野口修并不是什么影子写手,他是在谋划杀害日高的时候,才拼尽全力将日高的所有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去讲述一遍。为了让警方相信这一切,他还做了很多证据,扰人视听。他患了癌症,他也不想让别人好活,他精心谋划,杀了日高。他的所有计划,都是以被捕为前提制定的。而他最真实的杀人动机,就是为了隐瞒他曾经参与校园霸凌的丑闻,因为随着日高的小说的发表,那些记录着野野口修丑行的录像,可能就会被公之于众。可是,日高多次有恩于他,甚至在日高少年的时候,还被霸凌过,而野野口修,就是帮凶,但日高依旧不计前嫌,帮助野野口修在儿童文学界生存下去。但野野口修却因为害怕自己的丑行暴露策划了这样一起杀人案,要杀的,竟是多次帮助过他的人,他杀死了别人的猫,却在警察面前伪装出那些日高的恶行,他纵使拼上所剩无几的生命,也要贬损一个人的人品。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妒忌而产生的恶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野野口修最不想被日高超越,而日高不仅超越了他,还成了他的恩人,这让他自卑的心里变得扭曲,于是心生恶意,他不仅杀了日高,还要诋毁他,让他身败名裂。
人性是复杂的,有善有恶,有好有坏,从来不是某种单一的东西,而善恶好坏,也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人心中自有一套标准,而世界另有它的准则。所以有些时候,不是你善待别人,别人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善待你。但别人如何对待你,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如何对待自己,善无法直接抵达善,无论怎样,我们还是要选择善良,并且不要试着去考验人性,因为每个人各自看到的,都只是冰山一角。当我们对这个世界怀抱诸多恶意时,自己也不经意被恶意蒙蔽了双眼,给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就像尼采说的: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而更多时候,是善意让生活更加明朗,充满希望。
文章出处《每晚一卷书》 无侵权行为
书中经典语录
人性中的恶意:贪婪、嫉妒⋯
真是十分可怕的负面能量,让人寒毛凛凛。
一一东野圭吾《恶意》
这些人尽把自己的快乐建统在别人的痛苦上,还一天到晚注意哪里有这样的机会,至于对象是谁,他根本不在乎。
一一东野圭吾《恶意》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一一东野圭吾《恶意》
最大的恶意不是杀了你,而是毁了你
一一东野圭吾《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