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候 看到了很多融入不了的环境。有时候人就会天然进行排斥。
那是因为那无法共鸣和成为不了导体一样的存在。
既然成不了导体也也就无法成为自带氛围有着BGM气氛在。
不散特别的一天。
公司举行答谢宴邀请远道而来的一些经销商进行聚餐。
在商业上着算一种信息交互和相互认识的过程,
但前提是都在用一个环境里,在不同的区域售卖着同一款产品。
这当然有在销售方面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一般的。
但是当一帮中年男人相聚到一起在酒精的作用下,聊天的话题一直绕不开的就是:吹牛、讲故事、讨论女人、颜色段子。
这本质上其实就是男人的一些特性,有的人懂得收敛也就会克制,会少一些。
有的人不会收敛,在酒精的作用下也就变得肆无忌惮。
在中国这个国家,尤其是在酒桌子上,大致很多时候的有效信息是没有用的。
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熟悉感以及一些粘性还就是通过这种酒精催化剂的导火索所建立。
也会通过一场酒局了解到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以及这个这个人在往后的生活中好不好相交与相处。
于是也诞生出了酒桌文化,酒桌游戏,酒桌氛围等
也有人喜欢 也有人排斥
自己就属于排斥的那类
排斥的本质是因为在酒桌上换来的有效信息并不能完全直接应用于往后的工作和生活。
再一个也就是喝酒伤身,尤其是醉酒的样子往往引来的是很多时候会让一个人失去理智变得暴躁和固执,也会因为后续会带来身体上的一些不舒适感。
对于我个人不喜欢这种酒文化以及这种酒桌氛围是和从小所在的家庭有一些因素。
在年少时候父亲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在很多人情世故上父亲经常把自己喝的烂醉。
喝醉后会往往是需要麻烦别人的一件事,当然自己母亲也很讨厌喝得烂醉时候父亲的样子。
多年过去父亲也并没有改掉自己喝酒的习惯。
依旧是不分场合不分时段只要在饭桌上有一起喝酒的,父亲基本上是不会控制自己喝酒的量。
其究原因,父亲爱喝酒以外还不懂得劝酒、推脱,喜欢自己喝闷。
也因为父亲并没有很多挣钱的能力以及不会顾全大局的人。
哪怕曾经家里比较穷的时候她自己喝酒抽烟的那笔费用依然不会少。
这部分也是母亲不喜欢父亲的一些原因。
这一切都伴随着自己的童年以及少年时候的记忆,如今也就成了自己所不喜欢的一种氛围。
另外一种也就是自己见过了太多在酒桌上很多失态的中年男人样子。
那些样子也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在很多时候自己感觉自己也活成了自己所在的另外一个世界。
在很多场合自己也就是不喝酒的,哪怕很多时候各种氛围到了,有人劝酒自己还是没有学会。
在桌上基本是一个陪笑的饭客。
哪怕很多时候在中午的时候没有酒氛围的时候自己也依然是一个沉默的听客这种。
也很多时候自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
这种孤岛的生活习惯,渐渐的也会变成一种特质和特别的存在。
可能很多中年男人酒醉后的一种精神寄托就是肆无忌惮的吹牛皮,三句离不开的颜色段子和无法割舍的女人话题。
这也很多时候也是男人自我存在的一种形式。
这或许就是渡边淳一笔下说男人就是个东西,男人这东西,就只是个东西。
也可能这就是碳基元素组成的生物体特征其实也符合孟德尔豌豆。
狂欢是一群男人的孤独。
孤独是一个男人的狂欢。
其实每个人都是活成信息茧房里,游荡在社会海洋中的那条孤独的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