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第二阶段的挑战,已经开始了。过去的一个月,可以算是过的比较充实的一个月。这段时间,我有7篇文章在无戒小岛、砍柴书院发表,并通过了头条原创认证,历史领域认证。在未来的21天内,希望把这种良好的状态保持下去。
不过现在也碰到了很多的问题。就像老师说的,到了一定阶段回头再看,是否还能保有初心。
昨天听了嘉宾的分享有一点思考。对于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或许别人刻意地追逐热度,无可厚非。但人和人不一样。写自己都感到痛苦的事,面对自己不走心的文字,无法令人感到愉悦,而别人,就能把写作完全当成一种手段。
我到现在为止,没有写过什么爆文,也没有追过热点。是真的不想呢,还是有别的原因?我觉得是我的思考不够,我看不到一件事背后的社会原因。但是热点有很多类型,娱乐八卦、花边新闻我是不愿去碰的,蹭热度、标题党,恶意消费别人的苦难,我所不齿。
另外一方面,我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历史储备其实并不够。虽然有些伙伴说好奇地问我是不是历史老师出身,但是我并不是那么专业,要是把自己偏好的真变成专业的,还真不是那么容易。
在看无戒老师上星期谈自己写作初心的讲座时,就曾提到写作都会经历这样的几个阶段。
刚开始是最纯粹、最快乐的阶段,那时初生牛犊不怕虎,什么都想写,什么都敢写,那时的文字简单而真挚,不掺杂任何功利心,是最难得可贵的阶段;
等到有了一些粉丝,有了一定方向时,这时就会考虑读者喜欢什么,接纳什么,要找到能让读者认同自己的满意的平衡,会把自己折磨的非常痛苦。这个时候其实刻意的去写些违心的文字,搜集些猎奇的素材,并不能触动自己的内心,比如我写一个人物,连我自己都不是很喜欢,如何介绍给读者呢?
我曾经写过很多人物,我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他们的坚韧不拔,还有豁达超然,轻描淡写,张口就来,其实他们的内心经过多少纠缠和挣扎,我未必知道,只是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冷冷叙述罢了。
当越过了很多坎,也许我们会走入读者视线,被大家所认识。这时候也许声音会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鲜花和掌声会不期而至,会让人诚惶诚恐,一方面质疑和不解也会如一盆冷水让人清醒。还记得贾平凹的《孤独地走向未来》有这样一句话:“当你一直走,一直向前,脚步越来越快,超越了众人,这时候大家会吹捧你,赞扬你,尊你为神圣。”
内心强大的人会称赞,怯懦而抱怨的人会质疑别人的地位从何而来。这个时候更应该沉淀下来自己。无戒老师正是这样,在众人的称赞中消失,在2018年的时候,退掉了大部分社群,潜心读书、备考、讲课,不再理会热闹的社群。
老师说:“作家写作的背后,是没有自己的。时时刻刻都在剖析着自己。”我想,写一个人物,也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一个月,我只是有了一个还可以的开始,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我应该不断地给自己寻找动力,不应该总是在等待,在寻找,从现在开始,要更多的增强知识储备,才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稳稳地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