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9
下午在前台坐着时,有一位一身花衣花裤戴眼镜的女士和我打招呼,问我在这家店工作了多久了,这是很多客人和我闲聊时会问的问题,我不以为意,告诉答案:一年。她接着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她说,这里以前是我的家。
“您的家?”这里不是自1873年修建起来就一直是酒店吗?我心里一动,难道她是前任掌柜之一?前几天刚在和老乡们聊天中记录下我们客栈从1873年建立到现在的历任掌柜的名单,加上我自己共有十个。按目前瑞士的工资税收等制度以及瑞士人对个人生活的注重,瑞士的酒店,除了掌柜的,一般在酒店工作的人除非是试用期,或者开始阶段一时没找到房子,一般很少会住在店里的。
一般也只有掌柜,会以店为家吧?
结果她还真是在这里工作过的,但不是掌柜。她说, 我在这里工作了一年,也住了一年,当时的感觉,这里真正的是我的家。
“请问您当时是在阿诺手下工作吗?” 阿诺是我印象比较深的掌柜名字之一,早就听说,他是经常来这里喝早咖啡的鲍尔(准确说,鲍尔每次来喝的是带气矿泉水)的哥哥;而且,前几天刚有个意大利男人来店里,说三十年前在这里工作过,就是在阿诺手下。我对人年龄一直判断不准,这个女士年龄看起来在那个意大利男人和鲍尔之间?
她笑起来:“不是不是,我在这里工作的那一年是1960年,当时阿诺是和我差不多年龄的玩伴,他是后来做的掌柜。我是在米吉手下工作。”米吉!!!那是客栈第二任掌柜,那个活了一百岁的传奇老太。我以为她是离我很远很远的人了,今天竟然见到了在她手下干过活的故人!我迅速地心算了一下,1960年?那是56年前的事。。。。。。“那您当时多大年龄?”“17岁,现在我74.”
她有些不好意思继续打扰我,说您忙,我就是来看看,我在外面露天餐厅已经点了东西,吃完就走了。我意犹未尽地跟过去,继续闲聊。
在她的描述下,五十六年前的客栈在我眼前慢慢显出了轮廓,黑白照片一样叠加在眼前的真实客栈上面。
客栈目前有三栋楼,其中用于住宿的部分有两栋,新楼部分在三楼有14间客房,被瑞士酒店行业协会正式评为三星级Hotel,这14间客房外,附属的其它空间有地下一层的背包客多人间(30个高低铺床位),地下车库,一楼的公共卫生间,暖气室,早餐间,娱乐间,办公室,前台,三楼的洗衣房,还有电梯。而这部分在1960年时都是完全不存在的。不仅客栈这部分不存在,客栈往西,村里很多房子那时都不存在。客栈以东,则是村里老房子集聚的主要小巷。
老楼部分则是有八间客房(多数在三楼,二楼有一个八人间),一个二居室带厨房卫生间的顶楼公寓(四楼),附属的则是在二楼有一个可以容纳100人的大会议室兼宴会厅,一个储藏室兼洗衣房,一楼一个有九张桌子(其中一张是村民固定咖啡桌)四十几个座位的餐厅,一个厨房,两个厨房储藏室,一个冰箱房,一个酒窖,一个饮料储藏室。老楼部分的客房是不符合现代瑞士酒店三星级标准的,是没有被评为三星级的部分。因为不是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门窗地板也是老的,如果重新装修,这些老门窗, 不符合他们的最新保温隔热标准,是要被更换的。而我非常喜欢老楼部分,尤其喜欢那些老的木地板,老的门。
老楼部分,就是五十六年前,这个女人在米吉掌柜手下干活时的客栈主要部分了。但和那时还是有了很多变化。
她说:“当时餐厅只有三张桌子。就是现在餐厅入口后左边的这部分,没现在大。右手的那部分,以前是店里的小商店,卖一些糖啊,面粉之类的。那时真美好啊!晚上村里年轻人都来我们店里,他们喜欢我们店,因为米吉对年轻人非常宽容,比后面那家店的老板宽容。那时法令规定,到了10点,所有餐厅都要停止营业,有监察会从村的那头开始检查,一直到村这头,超时不关门,会挨批挨罚的。那些年轻人经常过了十点,还在这里不走。我们很多夜晚唱歌,唱了很多很多歌。”
我有些感叹。变化缓慢的瑞士乡村这六十年来,也变了很多很多。现在瑞士的乡下餐厅里,更多的回头客本地客人是老人,就是她嘴里的当时的年轻人,那时年轻人没有汽车,不能出去,以村为中心生活。现代化进程中,瑞士乡村建筑保护得很好,但人口一样在萎缩,年轻人在乡村工作机会不多,都去了大中城市里,每个村除了几大家家族传承的大农户牧户由家族年轻人继续继承,或大的乡村企业,比如我们客栈对面的全瑞士都有名的园林企业,隔壁的绿色建筑工程企业,以及一些乡间传统服务行业比如我们这样的客栈能容纳一点年轻人外,没有太多机会。很多人喜欢乡村生活,却只能把乡村作为一种向往,留给假期和退休,所以,很多人经济宽裕时,会在乡下购买度假屋,却没办法靠乡居日子谋生。最多的可能也只是,在距离城镇不远的乡村居住,但在城镇上班。
我问,你那时做餐厅的Service?她说,我什么都做,餐厅的Service,房间的清洁,店里小店的销售。。。。。。 她往下面停车场一指,还有给要加油的客人加油。我知道,我们现在的停车场那里有个加油站的设施,以前是加油站,不知道在哪个掌柜手上停止运营了。
她说,那时整个店只有两个人,就她和米吉。她做服务员,米吉做菜,米吉的菜做得非常好。
客房那时是没有水的,每次客人登记入住后,她们两就要在楼下的水管接了水端上去。房间里有洗脸盆,她用手比划,长方形的,不是塑料的,是瓷的。老楼不仅那时,一直到现在都是没电梯的,需要走木楼梯端到二楼房间去。我如果要是在那时做这里的服务员,只怕我还做不了,力气不够。
她说,那时客房里也没卫生间,整个店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在楼的后面的外面。我忘记问了,那每个客房是不是有什么容器供客人夜用?后来我问村里老乡,他们很多人那时家里都是用瓦罐的。她说,那时店里也没暖气,冬天店里是没有住宿客人的,只有餐厅有客人。我告诉她,现在,1月是我们店住宿入住率最高的月份。
我问她住哪里呢?她说顶楼的尖屋顶下面的那个房。那是我现在住的地方。那米吉呢? 米吉住二楼。
她说,那真是我一生中非常快乐的一段岁月,那时我真的把这里当作家,可惜后来我妈妈需要我回去帮忙,我妈妈有小儿麻痹症,我不得不离开。再后来,认识了我男人,我们结婚,结婚后再没来过这里,现在丈夫去世了,自己很久没出门,今天突然想,我应该出门转转,就到了这里。她说,其实我不太饿,但我一定得在这里吃点什么。
她抬头望着桌边的毛栗子树说,真不可思议啊,这两棵树还在,还那么茂盛,那时就已经很老了。我说是的,它们比我们都老,还会比我们都活得长。我告诉她,这树实在太茂盛,枝丫都盖住了客房的窗户,我今年年初刚请人给它们锯了些枝杈。
图片:老人家桌旁和背后,是很老的两棵毛栗子树。
后来我带她去参观了老楼。她不时轻声惊叹,这部分楼梯还是原来的!啊,这里,现在做洗衣房的地方,以前是厨房!旁边以前没有卫生间!哎呀,这张木桌还在!这是我们那时放在厨房的桌子! 这个会议室,以前只有这边一半,现在这么大了!这个八人间,当时就是米吉住的地方,一间是起居室,一间是卧室。哎呀,这些门,还是我们那时候的门!我微微笑,是的,如果有可能,我希望有些东西,永远是以前的。
图片:以前米吉住过的房间,现在是八人间,两个相连的房间,每间四张床。
后来,我问爸爸,1960年时,中国的招待所,旅馆是什么样的?他说那时他还没成年,没住过,但那时即使武汉这样的城市里,一般人家的房子,确实是没暖气,没卫生间,只有在外面的公共卫生间。农村也一样。瑞士农村在那时不会比中国强。
现在,中国城市和瑞士城市物理差距其实区别不大了,但两个国家农村差距很大。那些区别,不在水管,卫生间,甚至不在基本互联网。那些差距更多的是“形而上”的,体现在无数细节中。 以至于,我有时会感觉,两个国家的乡村,还有五十年的差距。。。。。。。我很好奇的是,这些差距的原因在哪里呢?能想出的只有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