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斜斜地漫进窗棂,一天的工作,正不声不响地拉开序幕。
林慧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个保温杯,一个泡着枸杞菊花茶,是给熬夜改报表的自己准备的;另一个装着已熬好的鸡汤,下班后要带给独居的老母亲。她的困境像办公室空调的温度,不冷不热,却总让人浑身发紧。
新来的实习生熟练的用AI生成周报时,林慧对着自己熬了三个晚上的手写台账愣了半晌。她从心底升起一丝怯意,领导在会上说“要给年轻人腾位置”时,她是下意识的攥紧了手里的计算器——这是她在公司待了18年的底气,可现在连计算器都开始智能语音播报了,她的底气就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叹气。
偏巧,厄运总爱结伴而行。还没到下班点,突然接到电话,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她匆忙赶去照料,尽管问题不大,却也需要有人24小时陪护。
林慧请了三天假,回来后发现工位上多了个年轻姑娘,负责的是她手头最核心的会议安排。不大会就收到了“优化人员结构”的通知,她盯着电脑屏幕,突然发现自己既没资格像年轻人那样裸辞,也没勇气像母亲那样坦然老去。
丈夫以“你妈总说我做的饭太硬”为由,躲在房间刷手机,女儿放学回来跟她说,下个月有xx游学活动,参加的话要交xx钱,她只是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了厨房。窗外的路灯亮了,她对着电饭煲发呆,米香在锅里渐渐舒展,正慢慢熬煮出一锅人间烟火。
晚上,林慧在衣柜里翻出了条十年前的连衣裙,拉链卡在腰间拉不上。镜子里的女人眼角有了细纹,可眼神里的慌张,却像刚毕业时攥着简历站在公司楼下的小姑娘。
有些人啊,这辈子都在给别人添柴,却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温暖的那一个。
林慧开始学着每周给自己留一个下午。不去想冰箱里的剩菜,不去管丈夫晚归的借口,就坐在阳台的旧藤椅上。有时勾毛线,有时翻出女儿用剩的水彩本,对着窗外的梧桐树涂两笔。画得不像,勾得也糙,但她发现,当笔尖划过纸面,或线穿过针孔时,脑子里那些嗡嗡作响的声音会停下来。
人这一生是一场漫长的跋涉,会有反复和疲惫,但只要每一步都是朝着“靠近自己”的方向,你就会在某个瞬间发现:那些曾经困住你的东西,已经挡不住你往前走的脚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