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经》中的四季养生法则

四季养生:


四季对应的节律

生——长——化——收——藏

春——夏——长夏——秋——冬

肝——心——脾——肺——肾

木——火——土——金——水


春:对应“生”,万物复苏生长,阳气复生。这个季节应该晚睡早起,多去自然界走走,披着头发,自由的漫步。生发之季,不宜虐杀,培养一种“容纳万物”的胸怀。违反规律则伤肝。肝气伤则心气虚,火不足,易生寒病。


夏:对应“长”,阳光旺盛,草木繁茂,阳气充足,万物长势喜人。此时该晚睡早起,不要害怕热烈的太阳,也不要厌恶漫长的白天。保持心情舒畅,滋养生长之气。逆之则伤心,秋天收敛之气就会随之减少,秋天易患疟疾。


长夏:长夏通常指六月下旬到七月上旬。对应“化”、“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长夏是湿热天气,脾脏生清降浊功能削弱,乏力、消瘦、大便不调、烦躁都直接或间接与湿热内侵、脾胃功能呆滞、消化吸收不足有关,而饮食养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在长夏季节里,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


秋:对应“收”,有收获、收割之意。此时万物成熟,平定收敛,天气劲急,地气清明。这时应该早睡早起,保持情绪稳定,精神内守,无欲无求,来抵抗秋天的肃杀之气。违反则伤肺。“收”不足,则减少冬天的闭藏之气,则冬容易发生飧泄。



冬:对应“藏”,此时万物凋零,生机闭藏,此时应该早睡晚起,敛阴护阳,养精蓄锐,适时进补。不要在冬天剧烈运动,不要让皮肤出汗,避开冷的事物,靠近温暖的地方。不然会耗散珍贵的阳气,除此之外,有太阳出来的时候要好好珍惜。如果违背也伤肾,春天生发之气随之减少,容易肢体萎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