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孩子进行人格的教育,教会孩子独立思考、人格独立。
其中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教孩子认识世界的残酷,适时的告诉孩子人性也有黑暗面。
我们通常都是教孩子什么什么好,所以当孩子受到挫折,看到世界的黑暗面的时候可能会受不了,进而形成一种反社会的人格,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教育的时候最大的一个缺陷。
社会是复杂的,不仅有尔虞我诈,甚至还有骨肉相残,因此犹太人不会轻易相信他人。在他们看来,过于天真的人无法面对复杂的社会。犹太人认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绝不可以轻信任何人。
书中有关教育的场景让人非常深刻:爸爸让孩子从壁炉台上往下跳,说我会接住你的,在孩子跳前两次的时候,爸爸都接住了孩子,但是当孩子第3次从壁炉台上往下跳的时候,爸爸就没有接他,孩子重重地摔到了地上,痛得放声大哭。
爸爸通过这个事情语重心长的对孩子说:“你为什么相信我会接住你,孩子?我不是有意让你受到伤害,但我是故意骗你的,因为我想让你明白一个道理:在关键时刻,谁都不要相信,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不管是什么时候,别人都有可能骗你,你能相信的只有你自己。”
犹太人的这种教育观,还可能对我们的教育观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我们可能会质疑犹太家庭教育,质疑这种做法会让孩子从小留下阴影,不再相信任何人。
对这种疑惑,犹太爸爸是这么解释的:“你觉得我残忍,但这是每一个犹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关键时刻只能相信自己。社会是复杂的,他们不可能永远都生活在与世无争的环境。提早让他们明白世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不能随便相信,从小学会有所防范,这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好。”
在我们的观念里,孩子应该保有天真和纯洁,过早让孩子认识世界残酷的一面,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可是,话说回来,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要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要独自面对人心的险恶、世事的艰难,如果不从小告诉孩子要对他人有所防范,是否反而会让她一再受骗了?
犹太爸爸继续解释:这种看起来有些残忍的教育方式,在犹太家庭是很普遍的。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只能相信自己,不管你愿意不愿意。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一颗纯真的心,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就像头顶上蔚蓝的天空一样;人性是善良的,人是可以相信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社会是复杂的,不仅有尔虞我诈,甚至还有骨肉相残。正因为如此,犹太人不会轻易相信他人。
犹太人认为,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绝不可以轻信任何人。这种“只能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孩子们形成独立意识的基础。